從CH到對話吧:我們需要怎樣的語音社交?
在牛年春節期間,Clubhouse(以下簡稱CH)這個語音社交產品在國外一直很火爆,朋友圈里很多人都以能玩CH為榮。
作為科技自媒體人的黑馬哥,對新生事物永遠保留好奇。所以,在國內的第一個CH的類似產品對話吧出現的時候,我就第一時間跟山寨發布會創始人陽淼要了一個邀請碼,參與了產品的內測。
剛開始注冊的時候,對話吧的用戶還不多,在主頁上也就陳列著兩三個話題,話題的內容也就是局限于創投、創業、私域流量這些內容。我就抱著圍觀的態度,進去聽了一下,里面的人貌似都很熟,聊的也很嗨。但是,因為里面的人我一個也不認識,我也不敢輕易上麥,所以我在各個房間里也沒有存在感。
在平臺上晃悠幾天之后,漸漸地我開始在一些房間里上麥介紹一下自己,聊聊自己對一些事物的看法。特別是,我作為有著快10年從業經歷的骨灰級自媒體,在自媒體方面還是有一些經驗,就經常在房間里分享一些關于抖音、快手、視頻號的一些看法,漸漸吸引了一些人的關注。因為經常在各個房間里泡,像一些庫爾特、Laurence、橘子大仁等這些對話吧老用戶,也慢慢開始認識我,會在一些很多人的房間里Cue我,讓我對一些話題發表一些看法,這讓我慢慢地在這個平臺里找到存在感。
在逐漸找到存在感之后,我開始在各個房間里非常活躍地上麥,發表自己對各種話題的看法,話題的范圍也變得寬泛起來,涉及科技、互聯網、電影、藝術等各個方面。即便,當時的房間還是比較少,但是我還是每天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對話吧上,我從未發現自己竟然有這么強的表達欲。
真正的轉機,在于一些大佬和名人的突然闖入。在2月19日晚上,我們正在一個房間里討論新消費,看到一個叫“洪晃”的ID閃現了,我們就Cue了一下她,問她是不是真正的洪晃老師?結果,洪晃老師上麥說話了,原來真的是洪晃老師本尊。即便是沒有精心準備,洪晃老師還是給我們講了兩三個小時的時尚,關于奢侈品大牌的一些歷史,以及像LV、香奈兒、愛馬仕都是如何選擇設計師,波司登如何通過海外推廣進行營銷等等。與此同時,不斷地有觀眾上麥,跟洪晃老師對話。比如,有一個叫“創業王小胖”的朋友,提問“為什么男生都喜歡給女生買施華洛世奇,而女生并不喜歡這個品牌?”最終,這個話題又延伸到男生到底應該送女生哪個品牌的禮物,讓洪晃老師和一些時尚界的朋友,給直男開一個為女生送禮物的品牌清單。
雖然跟洪晃的對話,帶有即興的成分,但是名人的號召力,還是讓處于內測期的對話吧成功出圈。周圍的人,不管有沒有玩過對話吧,都開始談論這個產品,都開始找人索要邀請碼,甚至在淘寶等平臺上,還出現了買賣對話吧邀請碼的黃牛。
對話吧用戶的小爆發,出現在2月20日晚。之前,馬斯克在CH上的對話,讓CH這個產品成功出圈。而對話吧的團隊,也想復刻這一營銷事件。這天晚上,映客創始人奉佑生用自己的人脈攢了一個語音局,拉了創投圈幾位大佬包凡、朱嘯虎、周亞輝做了一場對談,主題就是“中國能做成一個CLUBHOUSE嗎?”
大佬的到來,的確也帶來了用戶的暴增。當天,在這個主題對話房間里,一下子涌進了數千人,要求上麥的用戶更是不計其數,一些老用戶從未見過如此火爆的景象。
據對話吧的項目負責人江宇航介紹,目前(截止到2月20日),對話吧的用戶平均使用時長接近三個小時,2月20日做活動,在線峰值有三千多活躍用戶。因為對話吧現在還是內測階段,需要邀請碼才可以注冊,其實如果稍微放開一點,用戶的增速會更快。
是什么團隊推出對話吧這個產品呢?據透露,對話吧是映客孵化的音頻社交項目,2月初,CH爆火后,團隊意識到,國內缺乏類似的高質量社交產品,這一市場空間是巨大的。在確定要做之后,整個產品從研發、設計到測試,僅僅用了6天時間,并趕在2021年除夕當天上線。語音支持技術也來自CH的服務商聲網,保證平臺的穩定性。
在對話吧涌入大量用戶以后,這幾天大家在各種房間里,討論最多的就是對話吧這個產品的未來。到底CH類產品是一種現象級產品,還是曇花一現?中國人到底需要不需要一個對話吧這樣的產品?中國人到底需要不需要語音社交,以及這個產品未來的定位人群是誰?是像CH只局限在精英人群,還是可以延伸到下里巴人?在用戶增多之后,如何保證話題的質量?最重要的是,這個產品未來如何商業化,是依靠專業KOL驅動,還是平臺產生新的KOL?
首先,我從一個用戶的角度來看,語音社交的需求是存在的。CH的火爆,已經證明了這個模式是成功的,在中國必然也會出現一個語音社交的產品。有人會問了,像這種產品并不是新生事物,以前的語音聊天室,不是跟這個產品很類似嗎,不是也可以排麥發表觀點嗎,為什么這些產品沒有延續下來?
我想說的是,每一個產品都不能孤立來看,都應該跟它所處的時代聯系起來。比如,像語音聊天室出現的時代,智能手機還沒有普及,短視頻也沒有這么泛濫,大家的視覺還沒有那么過載。而現在,大家隨時隨地都在使用手機和用眼,大家對視覺的刺激已經審美疲勞,迫切需要伴隨式的語音產品來放松一下。
通過我這幾天的體驗,在對話吧里,你既可以在房間里高談闊論,跟別人互懟和交鋒,也可以在里面做一個安靜的聽眾,聽聽別人對一些事物的觀點,甚至突然蹦出一個不相干的人來,講一些你從未沒接觸的人和事,讓你感知到世界的豐富性。所以說,在對話吧里的體驗,可以說是豐儉由人,還是比較自在的。
也有人會說,現在是視頻的時代,直接視頻通話不香嗎?視頻和直播,的確更具有沖擊性,但是對于參與者的壓力也很大。并且,視覺沖擊,很可能會弱化別人的觀點和價值。比如,像我這種中年大叔,不管你講的東西多有價值,基本上臉一出來,就會被別人劃掉,因為你沒有小姐姐的顏值。而在對話吧這種平臺上,如果你分享的觀點有價值,還是有人會安靜地聽你講上五分鐘的。所以說,語音作為媒介而言,是觀點和意見傳播的最佳媒介,對話吧里的交流也是相對高層級的精神交流。
那么,既然是高層次的精神交流,是不是代表用戶圈層有限,只能存在于高知或者精英階層,也就代表著這類產品的規模做不大?一些大佬也認為,對話吧這種產品,應該像知乎早期一樣保持它的精英屬性,不能讓一些下沉市場的人進來,變成情感主題的語音聊天室。對于此,我比較認同對話吧里一個叫“刺猬”的吧友的觀點。她說,對于語音社交,核心的是圈層,是圈層共鳴和共振。大家在對話吧里,之所以半夜還能安靜地在房間里交流,是因為大家處于同一圈層,或者即便現實中的階層不一樣,但大家身上必然存在共同特質的東西。她不贊同大佬的一些看法,讓產品保持一種潔癖或者精英標簽。她說,三四線的一些大爺大媽,也會有精神交流的需求,如果他們使用這種語音社交的產品,相信也可以聊的很嗨。她說,一個產品要想持續和商業化,必然要做下沉,她相信這個產品在下沉市場也會有市場。
對于產品層面,很多人都認為核心是運營,CH之所以火爆,是因為馬斯克和名人的加持。而像對話吧這些平臺,要想吸引更多的用戶,必須每天要有大咖來對話,或者要有一些KOL常駐開話題。而隨著類似產品的增多,一些KOL,可能會變成各個平臺爭搶的對象。
而一個叫“大玩家產品經理”的吧友,他認為未來平臺成敗的關鍵是算法。他說,昨晚來了很多人,是因為奉佑生召集了一幫大佬來,進房間的人目的性很強,也都是科技互聯網相關的人群。但是,隨著用戶的增多,當普通用戶進來的時候,他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主題,如何能夠找到存在感并留存下來呢?這就要求算法比較精準了,讓小白用戶快速找到適合自己的話題和房間,最終要讓普通用戶留存下來。
在我看來,目前對于對話吧這一產品來說,面臨的挑戰還很大,不管是運營層面、監管層面,還是商業化。
但是,當所有公司都盯上CH這一產品的時候,速度快是關鍵,誰速度快,誰就能夠搶到最優質的用戶和紅利。由于CH這一產品也并不成熟,也沒有成熟的商業模式,對產品的快速迭代和運營能力要求會很高。對話吧,作為中國第一個類CH的語音社交產品,任重而道遠。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