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e Chang 出任ARK創新咨詢首席創新官
最近,ARK的大船來了一位新船員CIO——Anne Chang,除了在Google、Microsoft和Motorola等公司產品創新的經驗,她還有哪些想要分享的呢?接著看下去吧。
Q:簡單介紹一下自己的職業經歷和成就吧?
我本科讀的是工業設計,研究生學了數位產品設計。研究生在讀期間,除了學術上在一些國際期刊如IEEE上發表論文外,也在飛利浦亞洲設計中心與研究中心實習,跟他們的科學家一起做多媒體聲控研究;在實踐上也幫臺灣的桃園國際機場、宏基和明基等國際公司做公司網站架構及頁面設計,這些工作在當時是比較新穎的。
畢業后,我到了位于北京的摩托羅拉(Motorola)中國。在那個時期,因為數為產品設計這個領域還很新,摩托羅拉在亞洲很難找到這方面的人才,后來亞太區摩托羅拉設計總監推薦我,于是我加入了位于北京的摩托羅拉的亞洲研發中心。當時,他們正在做一個旗艦級智能觸屏手機平臺,是一個完全在中國研發的項目。我從項目最初就參與設計開發,第一款A760手機和接下來數款手機在中國,美國和歐洲都很成功,那是摩托羅拉在中國非常輝煌的時期。我成了那個平臺的lead,負責平臺的產品設計并寫了Style Guide。
2005年,為了尋求更大的挑戰,我到了微軟(Microsoft)。當時微軟要找一個人在中國建立產品設計團隊,我去了美國總部面試,然后在北京、上海、深圳組建了團隊。我們團隊負責了整個Windows Live平臺手機端服務的全球設計,也負責MSN Messenger的中國本地化設計。2009年底,微軟決定重新安排人員配置,將在中國的數百人團隊人員轉到美國總部,我在決定不轉調美國后,就去了谷歌(Google)中國。
2009年,恰巧入職沒多久,谷歌就宣布退出中國。我做了谷歌翻譯、輸入法等工作后,就開始負責谷歌的廣告平臺,前后參與了許多谷歌的核心廣告平臺開發,包括Google AdWords,AdMob, DoubeClick, Google Analytics,很多產品的第一個版本都是我們團隊做的。DoubeClick是其中特別有趣也挑戰也特別大的項目,它是面對世界級大企業的廣告平臺,關系到企業數十億以上的營收。因為項目對于公司未來廣告平臺前景特別重要,而且項目團隊跨上海和紐約,所以經常半夜和紐約團隊開會推進項目進度,有時每個月都得飛紐約,拿設計方案跟來自華爾街背景的科學家談算法,尋找可行方案。
后來,因為身體步無法承受高頻次飛行,就轉到了谷歌國際化事業部,我的團隊分布于中國、瑞士、硅谷,所以也需要去往不同的地方把控不同項目的進展。
在我前后參與開發落地的40多個產品中,其中一個比較有趣的項目就是表情符號(emoji):谷歌的emoji有2300多個,從2016年開始,我們把之前多年的設計重新改版,不僅制定設計語言,還推動了一些關于女性平權的新emoji。在項目之初,我們發現現在世界都在推動平等,無論是性別、還是職業的平等,但emoji作為溝通工具,卻缺少一些元素,這就等于人無法用這些詞匯了。我們發現,之前版本的emoji里缺少了一個很重要的元素——職業,男性的職業描述只有3個:工人、偵探和警察,接近女性職業描述的也只有3個:新娘、剪頭發、跳舞。對于共同職業來說,之前版本的emoji無法充分表達現在職業的多元化。在做了一些行業研究、世界趨勢和媒體談論熱度研究后,認為代表全球熱潮的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代表酷炫文化的搖滾明星、以及最普遍的工人、農夫都是應該收錄的職業。于是,我們向統一碼聯盟(Unicode Consortium)提議,并與Facebook、Microsoft、Apple進行溝通,最后加入了13種職業emoji。
在谷歌的后來幾年,作為大中華區主要女性技術領導之一,我也在推動女性員工的職業發展。另外,也積極推廣設計沖刺(design sprint)這一創新方法,它不僅可以用于產品的創新,也能適用于各方面的創新。我現在也香港大學的產品創新課程中教授設計沖刺。
Anne 代表ARK創新咨詢參與 IRC「創新與敏捷」論壇
Q:提到推動女性員工的職業發展,你認為職場中真的存在「玻璃天花板」嗎?
我覺得沒有遇過。我覺得「玻璃天花板」這種東西首先是自己給自己限制的,我不認為女性有什么不一樣,尤其在我們的工作職能里,并沒有體力上的要求,反倒是女性因為興趣廣泛,在創新方面往往有多元的想法。在領導力方面,很多時候女性作為領導者更會換位思考,比較有同理心,會照顧人,只要女性在勇氣方面、自信方面能持續保持高度,在商業上能夠有洞見,繼續往前走是沒有問題的。
我覺得樂在其中是最重要的。要享受過程,結果不那么重要,也許你今天沒有達到預設的目標,之后某一天會達到,或者達到更好更有意思的結果。有時候有一些雜音不要去聽,那是別人既有的觀念,是別人的事情,只要我們有信心,沒什么事情是做不了的。
Q:你覺得設計這行業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
無所不能。世界的發展是圍繞這根主軸進行的,設計行業在推動整個世界的發展,它是一個影響行業的行業。我們是創造改變的一群人,當然身處其中的我們也在不斷的被改變。
Q:從業這些年,有哪些印象深刻的重要節點?
很多時候都峰回路轉,看似不好的事其實都挺好的。
比如說微軟的那個節點,生完小孩就發現自己「失業」了,但后來去了谷歌也不錯。
谷歌退出中國也是一個拐點,轉去做最核心的廣告平臺,這也挺好的,廣告行業是一個很深的垂直領域,而且它也是整個互聯網的命脈,可以說「沒有廣告就沒有互聯網」,所以了解廣告平臺和生態的運作,對于整個互聯網會有更透徹的理解。在谷歌沒有做廣告平臺是可惜的,因為它做的那些東西都領先行業兩三年,還能跟那么多厲害的工程師和科學家合作,里面所有的東西都跟數字掛鉤,是一種不同的思維模式。
轉到谷歌搜索AI團隊也是一個重要節點,不僅做了很多國際化的產品,也遇到了超級好的主管,支持我做任何事,在這兩年間我有很多時間可以幫谷歌的各地區分公司做創新方法的培訓,在香港大學教授創新方法,也投身在推動女性職業發展。
Q:為什么會從Google這樣成熟的互聯網跨國巨頭到ARK這樣一家小而美的創新咨詢公司?
我很喜歡ARK這種做事很快的節奏,喜歡沒有限制的氛圍。其實ARK的氛圍某些地方跟谷歌挺像的,很有創意,追求突破,很自由、很負責任、很有活力、團隊協作相當好,產生出的產品的市場影響力相當大。
Q:作為ARK的CIO,有什么期待?
對ARK的期待:ARK一直在做對的事情,我希望ARK能持續做對的事情。接下來希望能把ARK的影響力擴大化,能夠多做一些更大突破式的創新,最終的產出要對中國這個社會有正面影響,然后把創新的氛圍和成果帶到世界舞臺上。我希望以后國外報道某些東西是中國創新的,中國突出的創新是由ARK創造的。
對自己的期待:希望能把以前的經驗帶給ARK,幫助ARK在整個運作和技能上更加提升,也希望幫ARK贏得更多世界級的客戶,如果他們要做針對中國市場的東西,直接來找ARK。
Q:對于設計或者創新咨詢行業的從業者,你有什么想分享的?
跨領域學習是創新的來源。即使是設計師或用研領域,都要去跨領域學習,學習編程、學習mkt、學習銷售……世界變化太快了,很多行業都在慢慢融合,所以很多創新來自于對不同行業的理解。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