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真的應該關注復購?
來源:諸葛io數據教練(微信號:zhugeio1)
提升用戶終生價值,是運營的核心工作,只有用戶第一次下過單,好久沒來,再刺激TA一下發個紅包補貼,于是又有一次購買,然后就沒有然后了,所以,復購真的有那么難嗎?
一、不斷提升客戶價值
現在有一個燒錢也尷尬的狀況:一方面,拉新成本高居不下,另一方面,新用戶大多都是奔著“薅羊毛”來的,這些用戶大多只完成2次購買行為:第一次購買一般是由優惠券或補貼驅動,第二次購買還是由補貼驅動。純優惠券和紅包驅動下的用戶價值是不持續的,甚至會讓人陷入虛假繁榮。想要提升客戶價值,需要更為有效的辦法——提升復購。
如果新用戶轉化是利益驅動,那其實是最簡單的,因為給個優惠券或紅包就能引導一次購買,但想要讓用戶持續購買,考驗的是用戶對平臺的信任以及產品粘住用戶的能力,所以,想要讓復購有所提升,是需要花心思迭代產品以及設計運營策略的。
圖1:復購用戶的新增情況
二、提升復購的三大策略
如果基于單次交易,無論客單價多高,從長遠來看,實現增長也會非常艱難。所以,現在越來越的企業不斷探索出新的用戶運營模式,作為剁手黨的諸葛君,發現了很多最近1年比較熱的套路,下文稍作總結:
1、會員+
圖2:以某電商APP為例
會員卡這種模式在傳統線下店可以說已經被玩兒的沒什么創新了,但是,他確實是消費用戶信任換取未來現金流的一種很有效的手段,最近一年,有越來越多的電商平臺也開始把這一策略搬到線上,目的就是:綁定用戶。當看到“成為黑卡會員,本單可省200+而且全年訂單全部免運費”,想必讓不少JMS動心吧,畢竟如果成了會員,買任何東西根本不會考慮拼單的問題,哪怕是買一包卸妝棉,我也會直接下單。
天天研究用戶的諸葛君,即便明明知道這都是商家針對人性弱點研究出來的套路,包括亞馬遜的primeair、京東的京東plus、小紅書的黑卡等都是為了形成用戶對商家的生理依賴,但諸葛君仍然是個難抵誘惑的“俗人”,可見這樣的會員模式迎合了眾多“剁手族”的購物心理。
2、人群+
如果會員是不走心的直接捆綁,那基于人群的運營可能就要花點心思了。也即洞察用戶需求,比如,通過行為數據,那些最近3天在列表頁、搜索欄、收藏頁、購物車都有看過、添加過、收藏過鞋子的用戶,一定是有了購鞋需求,20天前買過一次剪發套餐,最近應該又有剪發需求了,只看不買或者還沒來買,一定是缺少一定的契機,一個用戶關懷、一張定向定時優惠券或許就能提升轉化。
圖3:通過行為洞察用戶需求
你可以針對用戶自有屬性,這樣的用戶都具有些群體特征,比如,對學生提供半價策略,想辦法黏住他,因為總有不是學生的時候;你可以針對孕期媽媽,送各種優惠券,期限是半年、一年有效,那等寶寶出生后很可能就會繼續使用等等。
3、硬件+
隨著技術的發展,人們的注意力和可把玩的東西越來越多,手機、電腦也并不是唯一,很多電商、內容平臺都做了載體延伸,比如亞馬遜的Kindle、喜馬拉雅的小雅、Fire Tv、Fire phone 、Echo等,智能音響Echo一出現,毫不夸張地說,亞馬遜基本實現了它的目的。你只要對智能音響說幫我買一箱牛奶,或者幫我買一管牙膏,它會回一句還是上次的品牌嗎?一切購買行為就完成了,這就是硬件,幫用戶預埋“下單程序”,從而產生持續復購行為。
圖4:付款來源是智能硬件的用戶
買賣是生活中最為久遠的交易方式,即使是線上電商平臺存在的10幾年里,新的營銷策略依然層出不窮,如果你也有所感觸和發現,也可以留言區與諸葛君分享。諸葛君有賞~
三、什么時候開始關注復購
在諸葛io數據驅動顧問服務客戶的過程中,提升復購確實是被很多電商團隊問到最多的,確實,復購要關注,但可能你需要有深刻的認識和計劃:
1、品類本身
影響用戶購買的最大的因素就是業務本身,用戶是否需要,用戶是否需要今天買了明天還買,需要先從自身品類特性思考。比如對于一個眼鏡店,關注月復購、季度復購、甚至年度復購率都是沒必要的,這是眼鏡這一品類本身決定的;對于快消品,比如牛奶、零食,用戶會長期需要,半月一月就會有一次購買需求,那你需要最小成本的留下這些人;所以,品類擴充一度被認為是電商平臺想要存活和增長的重要手段,同一個人本身有多種購買需求,通過擴充品類提升平臺滿足用戶需求的能力,從而提升單個用戶的終身價值。
除了從品類本身思考,你可能還需要通過數據看用戶的重復購買需求,你可以篩選3個月內有首次購買行為的用戶,然后看這群人在首次購買后的3個月內有復購行為的用戶有多少,占比多少。以此評估用戶的復購需求和猜想影響因素。
2、經營階段
除了品類本身,當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復購可能就成為重中之重,比如京東、淘寶等,現在你體驗到的來自他們的很多營銷策略其實都是為了提升復購。那到底什么時候該關注復購,凱文·希爾斯特羅姆在《精益數據分析》一書中給了參考:
90天內重復購買率達到1%~15%;說明你處于用戶獲取模式;把更多的精力和資源投入到新用戶獲取和轉化;
90天內重復購買率達到15~30%;說明你處于混合模式;平衡用在新用戶轉化和老用戶留存、復購上的精力和資源;
90天內重復購買率達到30%以上;說明你處于忠誠度模式;把更多的精力和資源投入到用戶復購上;
是否到了該重點關注復購的階段,諸葛君認為,需要結合產品本身、所處經營階段、團隊資源甚至創始團隊對項目增長的預期來決定,當然,如果你有一個低成本的策略支持你做這件事,那復購率的提升一定也會給你帶來其他指標的提升。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