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通安吉斯攜手《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剖析亞太地區智慧城市舉措
聯合發布白皮書——《智慧互聯 重塑生活品質:數字消費習慣和無處不在的技術正如何推動亞太地區智慧城市發展》
檢視亞太地區智慧城市進展,提取成功智慧城市之共同驅動力
洞察亞太地區智慧城市區別于其他地區的兩大關鍵差異化因素
電通安吉斯集團發布全新白皮書《智慧互聯 重塑生活品質:數字消費習慣和無處不在的技術正如何推動亞太地區智慧城市發展》。這是集團數字化大迸發白皮書系列的第三冊,旨在為電通安吉斯集團及其代理 商品牌客戶和合作伙伴提供前沿思想洞察,在數字經濟時代取得成功。本書對亞太地區智慧城市進展進行了剖析,其中包括對八個關鍵市場的深入解讀。
白皮書與《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合作,展開了廣泛的市場研究,并對印度、新加坡、中國、中國香港、中國臺灣、韓國、日本和澳大利亞等關鍵市場進了二十 多次深訪。白皮書指出,亞太地區的智慧城市舉措越來越專注于改善居民和消費者的生活質量,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保持城市的全球競爭力。
電通安吉斯集團亞太區首席執行官Nick Waters表示:“近年來,亞太地區實現了強勁的經濟擴張,城市處 于經濟增長的核心。發展的同時帶來了挑戰,這些城市正在利用技術和創新將挑戰變成機遇。亞太地區的智慧城市正快速發展成為數字經濟的試點市場。這份白皮書 能夠幫助我們理解亞太地區智慧城市發展的驅動因素是什么,企業如何利用這些驅動因素發展數字經濟解決方案,我們怎樣讓這些城市變得更有活力、更適宜居住、 以及更加可持續?!?/p>
白皮書指出了亞太地區智慧城市舉措不同于世界其他地區的兩個關鍵因素。政府和企業更加愿意對探索新技術、新商業模式和新城市規劃設計的實驗模型進行 投資,例如韓國松島國際商務區、日本藤澤可持續發展智慧小鎮、香港九龍東智慧城市等等這些從無到有開始建設的全新“綠地型”智慧城市。此外,亞太地區在吸 引私有企業參與智慧城市開發方面亦采取了獨特舉措。在智慧城市項目開發過程中,政府與亞太地區的領先科技公司進行了更多合作,例如中國的阿里巴巴、印度的 信實電信、日本的松下等等。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首席執行官兼出版人Elizabeth Bramson-Boudreau解釋道:“我們 發現雖然亞太地區各個市場的智慧城市所采用的戰略或資源組合有所不同,但幾乎所有這些項目都在通過智慧城市達成兩個目標:解決當下的基礎設施或服務交付挑 戰,以及讓經濟發展足以應對日益浮現的潛在風險。亞太地區最創新的智慧城市項目還樂于與私有企業合作,解決問題的同時亦創造可輸出的技術和應用?!?/p>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已將智慧城市發展舉措納入國家“十三五”規劃,其發展重心是IT基礎設施、醫療服務以及能源和水資源管理。到2020年, 國家發改委每年將須籌集私人和國家投資5,000億元人民幣。全國約500個城市已著手與國內外互聯網、通信和科技企業合作開展智慧城市發展項目。白皮書 發現,在中國的數百項智慧城市建設規劃中,一些全國性的項目正慢慢緊密結合在一起。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自發的結合過程,該過程由尋求跨城市擴充規模和發 展最佳實踐的民營科技公司所驅動,例如移動支付、無線充電、共享單車等等。大量采用移動技術已然成為發展智慧城市的主要推動力。政府用智慧城市作為經濟、 環境和社會轉型的杠桿。在城市街道上,這樣的轉型表現為消費者對移動商務應用的使用。
電通安吉斯集團中國首席執行官山岸紀寬表示:“在萬物互聯的智慧城市環境下,社會和經濟的運轉更為智能,每個環節和鏈路的數據都可以被追蹤,并轉化為更加有用的信息,幫助社會和商業決策,用更相關和更有價值的方式與人建立連接,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這也是數字經濟時代下我們建設品牌的宗旨和目標?!?/p>
此外,這份白皮書還列出了亞太地區成功智慧城市舉措的六個共同主題,包括:利用云技術;創建“開放”可訪問的生態系統,并據此利用創業生態系統的力量;消費者驅動型應用程序的開發;將“綠地”和“棕地”智慧城市實驗相結合;基于物聯網和傳感器的平臺;以及無現金經濟。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