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生活七大上癮癥,這不就是你嗎?
來源:GQ實驗室(微信號:GQZHIZU)
編輯:楊帆
插畫:明子
原標題:這是病,得治
都市生活正在變得越來越便利,人們的生活方式也貌似正在朝著越來越健康的方向發展,之前被人詬病的陳舊問題似乎已經被人們舍去。殊不知那些原來讓人上癮著魔的病灶,只是換了一件外衣卷土重來。
健身房上癮癥
他每天早晨起床后一定會摸一下肚子上的脂肪,“天啊,皮脂又厚了,看來晚上得做4個小時的有氧運動了。”在街上看到別人二頭肌上爆出的血管,撐起衣服的胸肌,會不自覺地被吸引,有一種遇見同道中人的感覺。超過2天不健身會心煩意亂:“我的肌肉是不是掉了!?我的胸肌不緊致了!”
解釋上癮癥
有這么一類人,只要遇到你不懂的事,就一定要仔細地給你解釋,其實他懂不懂、說的對不對,也無從考證。他們的對話往往會以“這個我知道”“我以前做的時候”“根據我上次的經驗”“如果你不懂的話”開頭,以“知道了吧”“這么簡單”“還不會?”以及一個輕佻蔑視的眼神做結尾。
“品質生活”上癮癥
就是因為“你想要的生活是自己給的”這樣一句毒雞湯,于是他醍醐灌頂般地發誓要追求生活品質。只能養三天的鮮花要買,一次用一斤水果的榨汁機要買,網購書滿減要一口氣買十幾本然后拿它們用墊桌腳,最后還要癱在床上配上一句:“啊,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啊。”
便利店上癮癥
他每晚回家前一定要去小區門口的便利店逛一圈,即使不買什么東西,好像只有進到便利店里才能讓他忙碌了一天的心平靜下來。他走到冷飲柜前,掃視著一瓶瓶飲料:“這個不好喝”,“這個還不錯,但熱量有點高,今天我減肥”。他又走到零食區域轉了一圈,然后走向雜貨區想了一下,家里好像什么也不缺。最后,他兩手空空地走出便利店,但臉上卻盡是滿足的表情。
手機支付上癮癥
他現在出門已經不習慣帶現金了,結賬時如果他的朋友掏出幾張百元大鈔,他甚至會投來“你真老土”、“你不時髦”的目光。前幾天回家,他還跟住在七八線城市的爸媽推薦起了手機支付,日常的消費、小侄子的學前雜費、發紅包都可以用手機來完成。這類人的最終目標可能是想讓路邊行乞的人也能掏出支付二維碼吧。
外賣上癮癥
自從某團某餓上線,人們在享受到“及時”“熱乎”“多選擇”“還可以根據心情好壞掌握別人生死大權”(差評過多外賣員被辭退)諸多項特權后,便會以一個王者姿態,每日人均一次點開各種外賣軟件。最近有什么新餐廳?我上次吃的那家川菜還不錯!等我偷個紅包先。
外媒盲目崇拜綜合征
他從來不刷微博和朋友圈,每天早上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郵箱,查看訂閱的國外網站的推送,認為自己信息獲取的速度要比身邊的朋友都快。“《紐約時報》說……”,“《華爾街日報》上的數據是……”,是他經常掛在嘴邊的。有次跟朋友吃飯,他說最近看到一個很搞笑的段子,拿出來給朋友看的時候,朋友尷尬地說,“這我一個月前就在微博上看過了呀。”
GQ實驗室(微信號:GQZHIZU)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