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個雜志封面,20 個東京故事
來源:Malt麥芽
還記得上一次在報刊亭跟老板親切交談的時間嗎?
記得?那好吧。但每月會定期自費買雜志的人畢竟算少數,我們每月看的最多的,估計是電腦和手機屏幕。
在歐美,雜志文化依舊濃厚,每月都有新的獨立雜志上架。雜志人為尋找合適的發行渠道煩惱,讀者為尋找品味獨特的雜志而奔波。當被問及喜歡的雜志時,《紐約客》必然會被提到??上旅娴氖恰?/p>
雖然標了定價 500 日元,《Tokyoiter》雜志并不存在于現實世界。它是東京的一班插畫師效仿《紐約客》發起的線上免費讀物。但雜志僅有封面,就這一頁,然后就沒了。有時,你并不需要大片文字來理解主題,一張出色的封面勝過千言萬語。
往期《Tokyoiter》封面預覽
(只有一頁的)雜志每期都邀請一位在東京工作的插畫師繪畫,以繪畫封面的形式描述他們眼中的東京生活。我們姑且稱它為《東京客》 。
可以說,每張雜志都是東京的一個切片。
/ 不同人眼里的電車 /
累癱的上班族 by Mariya Suzuki

在電車上打盹的妖怪們 by Yufrukt

電車上的衣著百態 by Rob McMaster

/ 東京的夜晚 /
女孩和街道使者 by Luis Mendo

東京百景之一,夜景 by Shinji Tsuchimochi

/ 東京都市生活 /
夏日午休 by Ootsu Moeno

各自的生活 by Ryogo Ichikawa

某天早上 by Niikura Sachiyo

大都市的小街道 by Mateusz Urbanowicz

下班后小酌一杯 by Hiroki Suzuki

醉酒上班族亂入阿波舞者群 by Chiyun Yeh – Yo

有意思的是,《Tokyoiter》的創始人并不是日本人。由旅日英國插畫家 Andrew Joyce 和法籍設計師 David Robert共同創立,聯合后來加入的日本插畫師 Tatsushi Eto,雜志邀請日本或是對日本有感情的插畫師繪制每期的封面。每月一頁,體現的是每位設計師與東京的羈絆。
東京塔下的早櫻 by Aiko Sogo

引人花錢的自動販賣機 by Hennie Haworth

拉面的治愈力 by Shindo Keiko

長刮不衰的古著風 by Grace Lee

在這里,新和舊的組合并不少見。by Karan Singh

看手機的相撲士,候車中。by Nick Alston

傳統里,女性的美體現在脖子到后背之間 by Fern Choonet

上班族之魂 by Andrew Browne

秋葉原電器街 by Julien Wulff

澡堂是個小社會 by Alessandro Bioletti

不過時的家庭餐廳和小零食 by Clayton McIntosh

20 個封面為我們提供了 20 個觀測東京的鏡頭。但作為一個日日在變生物(城市), 東京值得探索之地遠不止這些。或許在下個假期,你該來東京一趟,親眼看看這個集合了新舊傳說的大都市。
圖片來自:http://www.thetokyoiter.com,想知道下一期的封面,請常去網站逛逛。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