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轉型做餐飲?還在三里屯開了個「知食堂」?
知乎是廣告圈內一個很特殊的品牌,
因為每次投放廣告,都能引起熱議。
從中甚至可以總結出一份,
知乎廣告的進化論……
知乎廣告1.0時代
這套2015年知乎出街的廣告,
看上去有點不知所云。
幾個笑嘻嘻的泳裝美女、老外釣了條大魚、
一個牛頭人、老照片、手繪插圖……
傳遞的信息有些亂,沒有明確指向。
當時在廣告圈也是小有爭議。
當然,也有人認為這種看不懂的廣告,
非常的具有藝術感,
反而刺激了用戶的好奇心。
還自己惡搞了一套帝王系列。
知乎廣告2.0階段
從2017年開始,知乎似乎開始轉型,
定位從「小眾社區」轉向了大眾化的知識平臺。
知乎開始向外界展示「接地氣」的另一面,
從2017年上半年的廣告上,
可以看出知乎品牌戰略的調整。
而主視覺也不再只使用單調的「知乎藍」,
而是運用了很有沖突感的撞色,
想獲得年輕群體的好感。
但是很不幸的是,
知乎廣告投放半個月后,
陌陌做了畫面「極其相似」的一輪廣告投放。。
所以效果打了折扣。
知乎廣告3.0時代
經過了幾年的嘗試,知乎終于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打開方式。那就是,場景化的內容營銷,聯合各個行業各種品牌做Co-branding。知乎可謂是自帶Co-branding體質的品牌,無論哪方面的話題,都能找到相應的品牌聯合機會。比如說,這兩天,知乎在三里屯開設了知食堂。趁著周末,我就也去湊了個熱鬧。
仔細看看這份菜單,也埋了很多有趣的梗。可以喝的墨水,芝士就是力量這些名字第一眼你就能get到其中的有趣…而且每一款餐品上都可以找到一個知乎上跟吃有關的問題。
「可以喝的墨水」
「切開十萬個為什么」
「一口就夠的干貨」
除了這些有特色的食物,
知食堂內還設置了眾多體驗展區。
「味覺實驗室」-顧客在試吃「醬料」
「感官食界靜態展」的每一個展品都是
一個知乎網友的回答
顧客在試聞「美食調香水」
當天知乎的劉看山也到了現場,
我還抱到了看山,太可愛啦!
而為什么,知乎要從「吃」入手?
因為從“知識社區”到“知識平臺”的轉變過程中,知乎不能繼續維持“高冷”和“高逼格”,必然需要進一步向用戶展示知乎“有趣、多元、親民”的另一面。
根據知乎的數據,在知乎上有超2000 萬人次關注了跟“吃”有關的話題。不管是從外部還是內部,與“吃”結合去做一些嘗試都似乎是一條最容易的路。所以,這一年,知乎在「吃貨營銷」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比如,對應美食+開學季的話題,他們找到了必勝客。在宇宙中心五道口搞了個網紅主題店。用知乎藍,以及知乎體以360無死角的覆蓋方式,將必勝客五道口店裝飾了一番。無論墻面、地面還是桌上,都貼滿了與大學相關的知乎問題。
當然,這個知乎體必勝客的最大亮點,也是在你吃吃吃的時候,它給了你玩手機的正當理由。因為你可以掃桌上、墻上任意你能看到的、你感興趣的問題進行回答,邊吃邊漲姿勢。
同樣還是美食范疇下,七夕的營銷就可以是美食如何治愈單身狗。那么“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去哪吃飯”的話題,就又是一個co-branding的機會了。于是知乎就聯合了口碑,出了一套“一個人吃飯是什么心情?”的豎版TVC。
視頻圍繞著七夕一個人吃飯的各種自在場景,進行對單身人士的關愛,文案都是來自于知乎知友的UGC答案,店鋪的選擇都是來自口碑的人氣店家。
“一個人吃飯,不用擔心吃相太難看。”
“一個人吃飯沒人催,這樣我可以專心打排位。”
“一個人吃飯,才有機會被搭訕啊!”
“一個人吃飯,只要滿足了自己就滿足了整桌人。”
“一個人吃飯才是吃飯,人一多就成社交了。”
“一個人吃飯,不用擔心別人跟我搶著買單。”
知食堂上線3天,就引起了線上線下的全面口碑爆棚。看上去,終于找到了最合適的自己的廣告方式。知乎平臺上的UGC內容,宛如一座座未開發的寶藏。而「知識場景化」,其實就是把讓知識融入到各種線下具體的場景中,讓讀者有機會了解知識,讓讀者有更多的代入感。
當然,美食只是其中的一種方式,食物的背后是知乎平臺上的多元有趣的知識和故事。我很期待,除了在吃方面,未來知乎會不會涉及其他的話題?如果會,那會是怎么樣的創意?說不定,下一次,知乎酒店,知乎地鐵就要上線了!很期待下一步知乎會有怎樣的創意。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