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宋那個
素材來源于字體設計師@石昌鴻,經(jīng)授權(quán)后使用
數(shù)英DIGITALING 整理報道,轉(zhuǎn)載請遵循文章底部規(guī)范
“一座城,一段記憶,每個字體蘊含了一個省/一座城的地方特色,亦或是人文情懷。”
一年前,類似《2年時間,他把中國34個省市名字重新設計一遍,驚艷網(wǎng)友》的系列報道流行于社媒,一位貴州的字體設計師帶著自己的特色作品走進了大眾視線,經(jīng)過又一年的設計、修改、調(diào)整以及推敲后,石昌鴻又趕在今年國慶前推出了“魅力中國城市字體”第二季!
“用設計為祖國慶生”,這是字體設計師石昌鴻對此系列作品的概括。包括封面和“中華”在內(nèi),第二季一共增添了32款字體作品。如果將每一款都細細品味,你能發(fā)現(xiàn)設計師在其中都暗藏了哪些玄機嗎?
1、中華人民共和國
2、黑龍江
“山嶺連綿平原沃,大慶精神鼓新章。”
3、遼寧
“雪飄冰封故宮事,遼沈戰(zhàn)役振雄風。”
4、陜西
“秦腔腰鼓譽三秦,文明搖籃耀九州。”
之前看《白鹿原》,面香從書里、屏幕里飄出來,縈繞心頭揮之不去。如果你也對面食有著些許偏愛,當看到設計師將“陜西”的“西”用一碗面來體現(xiàn)時,就一定會與編輯一樣激動不已!
5、江蘇
“園林精巧昆曲秀,人間天堂映水鄉(xiāng)。”
園林建筑一直是江蘇特色,還有呢?山啊水啊看戲去咯~
6、武漢
“鶴樓玉笛滿江城,江畔武大櫻繽紛。”
7、廣西
“綠林八桂聚美城,萬山千河融壯秀。”
這個廣西的“廣”字上部分跟第一季的“桂林”關(guān)系緊密,而“西”字也囊括了省內(nèi)標志建筑中的古城墻元素和圖二中的南寧國際會展中心。
8、海南
“佛光普照海角,海天相接天涯。”
南海觀音的加持,還有陽光、沙灘,椰樹一排排;碧海、藍天,還有游魚作伴。欸怎么回事,看到“海南”字體就想去浪~
9、上海
“十里洋場摩登夢,東方巴黎時尚都。”
坐游船瀏覽黃浦江,與像是從海上升起的那顆東方明珠慢慢接近……還有旁邊的“啟瓶器”也來照亮黑夜,外灘旁的優(yōu)秀歷史建筑里,紳士、精致女子端起酒杯相談甚歡,金婚夫婦聽著爵士進餐……你好,這里是中西文化交融相映成輝的不夜城——上海。
10、天津
“小吃精致相聲樂,中西合璧京味濃。”
天津大麻花、天津狗不理包子、天津快板,還有那城墻和天塔。
11、貴陽
“山水筑城匯甲秀,爽爽貴陽勝天堂。”
12、成都
“國寶美食聚天府,青銅蜀繡匯蓉城。”
國寶離不開竹子,成都離不開變臉和火鍋,對了,還得要個鴛鴦鍋~
13、徐州
“千年帝都漢源長,兵家必爭淮海鄉(xiāng)。”
14、杭州
“雷峰塔下潭映月,清風拂柳江南俏。”
在一眾敦實的各種地標建筑意象里,“州”字中的柳枝是點睛之筆,因為杭州是輕盈的、也是令人感到十分舒適的。
15、寧波
“海定波寧一閣秀,大港揚帆運貨忙。”
16、南京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鐘聲回蕩古都會,煙月籠罩心潮伏。”
17、拉薩
“佛音回蕩凈心靈,日光照耀勝佛城。”
18、昆明
“花團錦簇石林立,七彩滇池四季春。”
春城昆明,繁花似錦;只是用了簡單的組合、明快的色調(diào),卻讓人心生歡喜。
19、開封
“封府威嚴汴京盛,十都七會城摞城。”
20、泉州
“國際花城刺桐綻,宗教勝地匯僑胞。”
21、廈門
“城在海上,海在城中;文藝小巷,白鷺翩飛。”
22、廣州
“五羊送祥蠻腰秀,千年商都早茶香。”
“州”字飄出來的香味,看著就想大吃一斤!
23、東莞
“嶺南文化源流長,粵劇源地美名揚。”
24、長沙
“湘江蜿蜒岳麓偉,江天暮雪橘子洲。”
星城長沙,煙火味重,生活氣息撲面而來~
25、濟南
“清風撫柳映碧波,荷花山色滿泉城。”
26、西寧
“清真古佛清凈地,唐幡古道通亞歐。”
27、鄭州
“商都鐵路交匯忙,少林功夫遠名揚。”
在鄭州,“州”字便化成了三種兵器。
28、沈陽
“一朝發(fā)祥地,兩代帝王都。”
29、大連
“濱海浪漫風景秀,電車穿梭記憶濃。”
30、凱里
“苗鄉(xiāng)侗寨酸湯魚,生態(tài)原味民族風。”
31、麗江
“兩山一湖一文化一風情,小橋流水繞古城。”
欣賞下來,即便許多標志性的建筑以及文化特色在其中一覽無余,但每個人對自己的家鄉(xiāng)也都有自己的定義,石昌鴻本人也說過“要讓所有人滿意,是不可能的。我只是在自己理解的基礎(chǔ)上設計了這些城市字體,并不是您家鄉(xiāng)的標準解讀。”而他自己也從不怕作品的瑕疵,因為“以后可以再慢慢完善”。
在編輯看來,這套城市字體設計的厲害之處在于,如果設計師本人愿意,把任一城市字體單獨拿出來都可以進行非常帶有地域特色的成套字體設計。
最后再奉上部分城市字體的動態(tài)演變,與大家一起分享城市字體設計、為祖國慶生~
- END -
轉(zhuǎn)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jié)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guī)范轉(zhuǎn)載侵權(quán)必究。
未經(jīng)授權(quán)嚴禁轉(zhuǎn)載,授權(quán)事宜請聯(lián)系作者本人,侵權(quán)必究。
本文禁止轉(zhuǎn)載,侵權(quán)必究。
授權(quán)事宜請至數(shù)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quán),侵權(quán)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