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ech領袖專欄02】廣告營銷已經衰敗,但合作伙伴關系仍潛藏機遇
Impact市場VP,base在廣告業發達的紐約。在ParTech行業從業10余載,是業內的意見領袖。
早在疫情前,廣告營銷便已衰敗,但這并不意味著你的獲客策略注定會失敗。
這就要從一段“愛情”故事開始講起:
我長大于廣告的黃金時代。不是唐·德雷珀的“三巡馬提尼酒午餐”時代,而是20世紀80年代。那是“Got Milk?”,“Where’s the Beef?”,“Just Do It”的鼎盛時期,是朗朗上口的廣告曲、廣告詞和雙關語的天下。我鐘愛廣告,想成為這些不可思議的創意廣告的創造者之一。我學習了廣告,在頂級廣告代理公司工作了幾年,享受著初期互聯網所能提供的一切。
之后便到了2008年,美國廣告市場下跌13%(相比之下,預測疫情將造成7%的下跌)。
報紙廣告支出下降了27%,接著是廣播、雜志和電視,因為人人都轉向了數字營銷。數字營銷更廉價、可量化,細分和目標用戶也更為簡單。因此,我也成為了數字營銷人員。
我學習了數字渠道和營銷策略,并將我創意十足的寫作技巧用于生產一些最無趣的作品。但有一天,我頓悟了。忽然之間,我迷上了這種科學。我熱愛那些可以驅動人類行為的創意,并為此刻苦鉆研。但這樣做的同時,我也成為了廣告營銷衰敗的“幫兇”。
數字廣告哪里出錯了?
事實似乎是:我們在數字廣告中應用越多的理論,越在破壞其未來發展。展示廣告阻礙人們閱讀內容,使頁面加載速度變慢,而這些并不能贏得消費者的心。
可怕的重定向廣告使人感到索然無味,所以,當廣告攔截工具應運而生,消費者們立刻便注冊了。隨著廣告對消費者逐漸喪失吸引力,營銷人員的獲客成本也不斷上升。
在廣告營銷的灰燼中,合作伙伴關系涅槃重生
消費者對廣告失去信心,轉而越發依賴可信度高的渠道推薦、自己的調研以及其他公司和個人的引薦。營銷人員如果想影響消費者的決策,就需要與這些第三方建立某種關系。合作伙伴關系渠道就此誕生。
這里的“合作伙伴關系”并不單單指聯盟合作,而是指企業與其他企業、社交媒體網紅、內容發布者和慈善機構建立合作,也指所有能讓營銷人員以深刻、有意義且真實的方式與客戶建立聯系的關系。這種關系與現代客戶旅程保持一致,后者更多基于可信度高的意見,而非巧妙的廣告詞。
合作伙伴關系時代的客戶獲取
讓我們從B2B模型開始,仔細研究合作伙伴關系的實際運作方式。我曾在一家合作伙伴技術公司工作,發現這類公司不得不尋找其他收入來源,尤其是在疫情期間。許多公司已經發現一項未盡其用的資產,即它們的客戶。
這些公司與其他可信度高的公司聯盟,將其客戶引薦過去,并借此獲得傭金。這一基本理論也可適用于聯合品牌、技術集成、聯合營銷和其他配置。想想卡斯珀(Casper)和西榆樹店(West Elm),Harry’s和Target超市,Sherwin-Williams油畫和陶器谷倉(Pottery Barn),都是品牌在自身營銷渠道之外獲取新客戶的例子。
通過內容建立關系
另一種通過交換客戶來創造收入的方式是內容合作。這種合作可能涉及類似《紐約時報》旗下Wirecutter、CNN或其他出版商,這些出版商會產出評論性內容,并使之和出版物融為一體。營銷人員可以利用出版商建立的信任和相關性,內容產出者可以獲得收入,而客戶常常也滿意于這樣的引薦。
你是否看到過“十大節日禮物指南”或是“2021年最佳嬰兒車測評”?這其中的一些(也許是大多數)品牌可能與出版物建立了某種形式的內容合作關系,這對于受投資回報率(ROI)驅動的品牌大有裨益。
移動合作帶來的機會
幾乎沒有什么能像移動合作一樣,體現出即時營銷的強大力量。這種合作可以用極其巧妙的方式,推動移動用戶安裝應用、進行應用內操作以及促進移動端網頁的轉化。
假設你正在Spotify或Pandora上收聽喜歡的藝術家歌曲。然后,票務公司向你投放廣告,顯示著該藝術家何時會在附近演出,并附有購票按鈕。這種相關性極強的無縫體驗讓所有人(包括音樂愛好者)成為贏家。票務公司提升了轉化率,流媒體音樂公司則憑借售票獲得傭金。
與社交媒體網紅一起創新
與社交媒體網紅建立的合作伙伴關系最為多樣化,尤其是現在有了能夠輕松輕松招募、聘請、管理以及付費給大量社交媒體網紅的技術。
最近,我與一位客戶進行了交流,這是一家直接面向消費者的葡萄酒資訊訂閱公司,該公司采用收入分成、付費發文、免費產品和其他酬金模式,來獎勵多元化的社交媒體網紅。今年,疫情影響了工作室的產出,公司于是加大與社交媒體網紅的合作力度,充分利用其他營銷渠道上社交媒體網紅產出的內容,以增加訂閱者。
正確利用,順勢而為
合作伙伴關系渠道比以往任何增長渠道都更加關注人性和關系。但正如過去最紅火的廣告一樣,合作關系也涉及許多策略和理論。優化合作伙伴關系的ROI需要良好的管理、評估和溝通。
在發展渠道時,你需要問自己很多問題。通過合作,我們是否在為消費者增加價值?我們是想要轉化率還是品牌知名度,還是兼而有之?怎樣的效果算是成功?達到這樣的效果后,我們又該如何酬謝合作伙伴?收入分成?一次性付款?還是基于一定數量發放績效獎金?
一旦渠道啟動并開始運作,你需要評估進展,判斷哪種合作效果最好。鎖定之后,便擴大規模。無論對于全球互聯網零售商還是小型DTC公司,社交媒體網紅、內容、品牌B2B以及其他合作伙伴關系,都將帶來可觀收益。
如果你希望重燃對廣告的熱愛,合作伙伴關系將帶給你創造和創新的機會。馬提尼酒如何暢飲,盡在你的掌握之中。
Impact在2008年成立于美國加州,為ParTech(Partnership Technology)領域的獨角獸公司,在8個國家/地區設立了12個辦事處,全球員工超過600人。
其核心產品Impact Partnership Cloud為聚焦于營銷自動化平臺及合作伙伴關系管理的SaaS平臺,希望幫助企業完成全生命周期管理合作伙伴全流程支持。
在合作伙伴拓展、招募、簽約、反欺詐、合作伙伴關系優化、支付等環節,Impact Partnership Cloud均能夠提供服務,從而解決企業在業務增長時面臨的前臺和中臺問題。
網址:https://impact.com/zh-hans/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