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關于寫作的干貨分享
一、寫作帶給我們啥好處嘞?
1、系統化的知識體系
真正導致人與人之間知識水平差異的,往往并不是知識數量,而是知識之間的聯系。而且隨著知識的增多,建立聯系的收獲也會越來越大。當你只有一個知識的時候,增長1個知識可能就是增長一個知識。但是當你有100個知識,接觸1個新知識可能意味著增長了50個知識——因為你跟其中一半的知識建立了聯系。寫作能夠把我們的知識儲備變得有規律,更系統化,通過寫作的這樣輸出方式,加強知識體系。
2、自我提升
很努力卻未必寫出好文章,這不只是因為天賦,實際上,大部分寫作還不需要作者比拼天賦,只需要持續的訓練、合適的心態、創新的選題和基本的表達功力,一個資質平庸的作者也能寫出好文章。
大家都知道寫作要做到持續輸出,如果要做到穩定的輸出,一定要先輸入才行,在建立一個知識庫的同時,有一部分模糊的知識,咱們在寫的時候就肯定會做一遍查缺補漏,知識儲備在無形中也就增加了。
在人人自媒體時代,有很多輸入的渠道,我們在找尋素材,或者是日常中有部分新媒體作品時,腦海中潛意識里會留意到我們在寫作中能用到的一些東西。輸入的入口不知不覺中又增加了,也避免了只追求純粹的娛樂。
3、獲取技能
很多寫作里面的東西不僅只是能用在寫作本身,例如可以通過寫作來提高咱們寫作說話的邏輯能力,提高咱們的講話水平,會說話的人,對我們的事業、工作、生活都是會有好處的,也將會受用一生。
4、拓寬視野
在創作自媒體過程中,想要得到更好更多的輸入,更多的需要去接觸不一樣的信息,包括對于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接觸得多,看見得多,視野和思路也就跟著上來了。
二、那我們如何提升寫作的水平呢?
1、多想多看多模仿
寫作本身就是個學習的過程,學習你不擅長的技巧,學習你陌生的領域,模仿名家名篇,模仿美文每句,甚至可以在你自己的文中,引用膾炙人口的描繪性文字,只要能把意思說清楚,把表達的意境呈現在讀者面前,無論用什么方法都不為過。
因此,多讀,多借鑒別人的經驗體會,學習用詞,學習文章結構,學習承前啟后的轉折,學習設置包袱,繼而加工提高,在模仿中豐富自我,在模仿中形成自己的風格,終有一天會達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境界。
2、多看看同領域的優質文章,學會洞察
我們的世界多姿多彩,任誰也不可能事無巨細地攬于眼底,達到無所不知,但我們可以盡可能的觀察仔細,用心體悟,尤其是撩人的細節和豐富的色彩,文章的功底多數以細節見長,能寫好細節和色彩的作者一定了不起,能發現別人看不到的深層次問題,一定具有獨到之處。
而觀察能力是一個寫作者的基本素質,必須具有觀察的主動意識。文章的人物和思想均來源于生活,來源于我們生存的世界,第一手素材必然取自你的經歷,你看到的,你聽到的,甚至你聞到的,只要是感官感知的,都可以揉入文章之中,豐富內容,加強結構,讓文章表現的有血有肉,有人情味。
觀察周圍的人和事,并不是看過聽過聞過就算完成了,感官接受信息可以是主動,也可以是被動的,被動的接受,不會對你有太大影響,很可能隨即忘掉,主動觀察則是一個大腦的反饋回路,你提出需求,感官感知,接收的信息傳回大腦,大腦組織力量進行深加工,沉淀為有用的素材保存下來,供你使用。這才算是完成一次有效的觀察。因此,多看實際上是多主動去觀察,帶著問題看,思考著看。
3、及時反饋
要能夠很快看到自己的不足,然后進行調整,如果不斷重復過去錯誤的行為,能夠提高的非常有限。所以有一些堅持寫日記的人,雖然寫作的練習量很大,但從來沒有得到外界的及時反饋,這樣圈地自萌,對于我們的提升來說也會非常有限。
三、如何為寫作制定一個計劃呢?
1、確定寫作的主題
首先,需要確定我們寫作的主題是什么,而且這個主題要非常具體。例如,我定了一個主題,想闡述我對于關于火星的一些想法,但這個主題就太過于抽象,就需要再具體一點,例如,我們可以用馬斯克的火星移民計劃作為思考的引發點,小時候我仰望心空,征途是星辰大海,現在忙碌的生活讓你漸漸淡忘了小時候的夢想,以此引發一些問題的思考。
2、做一些研究,收集信息
我們可以圍繞寫作計劃里的一些主題做資料方面的收集和整理工作。這個收集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可以去上網查資料,也可以進行主題式的閱讀。但是,這一切都要圍繞這個主題來進行。咱們可以在腦海里把信息進行回顧和檢索,回憶與主題有關的細節,將這些資料匯集在一起,建立一個聯系并寫下來,那它們就是你此次寫作工程的寶貴素材。
3、思考與反思
當我們擁關于這個主題的素材后,我們的大腦里會對這個主題有了很多個臨散的基本印象。記住這些印象,接下來,我們就要用思維導圖工具來對這些印象進行繪圖式的創作。此時,請務必要讓自己極度放松,就像畫家開始作畫前所做的一些儀式一般:先一下坐或者品一壺茶,甚至點上一根香煙。用你能夠想到的辦法,讓自己放松下來,讓自己達到一種思維神游的狀態。人的大腦有發散和集中兩種模式。當人放松時,發散模式就開始啟動。它可以幫助我們構建出很多意想不到的聯系,從而產生諸多創意的想法。在思維導圖的中心寫下我們的主題,然后依次發散,隨便想,隨便去寫,寫出各個要點,最后,構建起一些聯系,你會發現一個通往新世界的大門。
最后的總結
工作中我們時時處處都在學習、成長當中,就看你善不善于發掘了。一部分好的靈感,觀點和言論的出現總是始料未及的,它沒有什么征兆,平時咱們在刷微博、逛知乎、頭條時經常接觸到不同的信息,我們的一些奇思妙想可能就被這些信息觸發了,得抓緊時間把記錄下來,等到寫文章時直接拿出來用。習慣性側寫咱們在刷微博、逛頭條、逛知乎的很多時候都知道他們的熱門內容是什么。對于這些不要湊個熱鬧就走了,研究一下人家是如何寫的,多看一下不一樣的觀點和下面的評論,把這些人的心理狀態研究一下,要養成測寫的習慣。大多數作者面臨的問題是,寫出來的文章不夠吸引人,其實有兩個重要的原因,一是寫作方法不夠新穎,技巧不夠嫻熟,無法完美地表達意愿,讀者看過之后不知所云,這樣讀者的反饋就不太積極。二是因為文章的內容不夠吸引人,沒有抓住讀者的痛點,沒有呼應熱點問題,自己的片面感悟和局限性的描述,打動不了讀者的心。當然,知道了自己的缺點,下一步就針對性地改正練習,相信會越寫越好,終能寫出讓人驚艷的文案。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