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約翰·詹姆斯·奧杜邦是活躍在19世界前葉的美國畫家、博物學家。奧杜邦一生留下了無數鳥的畫作,不僅是科學研究的重要資料,也是不可多得的藝術杰作。除了繪畫作品,奧杜邦在他的日記和隨筆也對自然愛好者影響深遠。
以他的名字設立的奧杜邦攝影大賽今年已是第八屆,本屆大獎共收到來自美國49個州和加拿大8個省的攝影家提交的5500余幅作品,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欣賞2017年奧杜邦攝影獎的獲獎作品。
年度總冠軍
巴布亞企鵝@南極
背后的故事:南極旅行的兩周前我買下了我人生中第一只單反相機。我與一組同行者走在海邊,發現一只企鵝正站石頭做的巢里,觀察了好久,終于,一只小企鵝出現了。我當即拍下許多照片,但是這張中,企鵝媽媽把小企鵝攬入懷中,我最為感動——最冷的地方,最溫暖的愛。我猜,這是新手的好運氣。
by:Deborah Albert
相機: Nikon D90 with a Nikon 70-300mm lens; 1/800 second at f/5.6; ISO 200
專業組冠軍
烏林鸮@美國懷俄明州
背后的故事:一個潮濕的秋日早晨,我在大提頓國家公園中徒步尋找貓頭鷹。我原以為它們會在黑暗的樹林中避雨,令我驚訝的是這只烏林鸮正露天坐著,被淋得濕漉漉的。它慵懶地甩了甩身上的水,然后像喝醉了一般朝我的方向飛來。急速降落,爪子牢牢抓住小樹枝,濕漉漉的翅膀撲騰了幾下,以平衡身體的重心。可以看出這是只幼鳥,大約是初夏孵化出來的。心想,它的學習之路如萬里長征剛剛開啟。
by:Steve Mattheis
相機: Nikon D500 with a Sigma 120-300mm f/2.8 Sport lens and Gitzo Tripod with Wimberley head; 1/1000 second at f/4; ISO 1600
專業組榮譽獎
沙丘鶴和雪鵝@美國新墨西哥州
背后的故事:一月下旬一個寒冷暴風雨的下午,我站在貝爾納多水禽管理區的一塊空地觀鳥,成千上萬的沙丘鶴和雪雁正在進食玉米。我正等著它們飛起來,一轉身發現在我身后塑像般的大樹勾勒出這樣一幅景象。劇幕一般暴風云環繞著我們,灰色籠罩中,鳥群起飛的瞬間,打開一線,陽光灑落。
by:Karen R. Schuenemann
相機: Nikon D5 with Nikon 200-400mm f/4 VR lens; 1/1250 second at f/13; ISO 6400
業余組冠軍
雜色地鶇@西雅圖
背后的故事:西雅圖華盛頓公園植物園中美麗的花楸樹吸引著雜色地鶇。去年冬季最冷的時候,我在那兒呆了四天,每天它們或是在樹冠上或是在樹叢里——又或者因為躲避大盜庫柏鷹根本不在那里。最后一天,一只小鳥闖入了我的視野。我慢慢走近,找好位置;很幸運,這只雜色地鶇對樹上的果子更感興趣,我才得以捕捉到這張照片。有時,耐心和堅持是有回報的。
by:Heather Roskelley
相機:Nikon D7100 with Nikkor AF-S 80-400mm f/4.5-5.6 VR lens; 1/500 second at f/5.6; ISO 1250
業余組優異獎
疣鼻天鵝@密歇根州華盛頓
背后的故事:在我拍攝疣鼻天鵝一家時,我注意到這絕佳的倒影和光線。我心想,如果天鵝爸爸媽媽的尾部能同時翹起,而小天鵝正好在它們中間,我就能拍到大片了——結果真的如我所愿!對于我來說,這張照片表現了生存的斗爭,盡管有天鵝爸爸媽媽細心的保護,但這只小天鵝仍是八只天鵝寶寶中僅存的一只。
by:Chistopher Schlaf
相機:Canon 1D X with a Canon 600mm II lens; 1/6400 second at f/5; ISO 640
青年組冠軍
南紅蜂虎@贊比亞盧安瓜河南盧安瓜國家公園
背后的故事:八月上旬,在贊比亞的一個河岸邊,一群南紅蜂虎忙于爭奪領地。每個回合僅持續數秒,兩只鳥從河邊飛起,在河流上空交戰,然后分開。我遇到的挑戰是:首先要手持600mm鏡頭找準一對決戰的蜂虎;其次,對焦于它們的斗爭。即便用雙筒望遠鏡觀看,南紅蜂虎爭斗的場面看來只是由翅膀不停拍打形成轉瞬即逝的模糊色塊。我也是直到仔細觀察拍得的照片后,我才得以完整地欣賞它們的出擊、躲閃、用嘴刺戳對手的動作和展開的尾羽。我想借此機會給大家分享這令人驚嘆的瞬間。
by:Zachary Webster
相機:Nikon D5 with a Nikkor 600mm lens and 1.4 teleconverter; 1/2500 second at f/8; ISO 1250
青年組優異獎
黑美洲鷲@德克薩斯州威廉森縣圓石城
背后的故事:由于它們純黑的羽毛和比較令人厭惡的食性,我常常忽略黑美洲鷲。然而,一次偶得的機會讓我在家附近拍到一大群黑美洲鷲在路邊大快朵頤被車壓死的動物的情景。我看著它們在食物附近的枯樹上爭奪有利位置時,我發現它們的精力驚人的旺盛,而且外表看起來令人生畏。陰云密布的天空增加了拍攝的難度,所以我調低快門速度,提高了感光度,便得以捕捉到這只黑美洲鷲躍上高枝的鏡頭。在它平衡自己的瞬間,我摁下了快門。
by:Will Hillscher
相機:Canon EOS Rebel T2i with Canon 100-400mm Mark II lens and B+W 77 010 UV-Haze 1x MRC f-pro filter; 1/800 second at f/5.6; ISO 800
以下為本屆部分作品欣賞
by: William Page Pully
by:ann pacheco
by:alice cahill
by:caroline samson
by:ly dang
by:patrick maurice
by:scott dere
by: Chris Hartzell
by:Steve mattheis
by:warren hatch
by:Andrew Lee
by:aaron baggenstos
by:Carolina Fraser
by:Sue Dougherty
by: Glenn Conlan
by: Brian Kushner
by: Nathan Rolls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