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被罰141萬+非法運營!滴滴花小豬狂飆下的隱憂
三湘財經(ID:sanxiangcaijing)原創
作者 | 湘哥
近日,滴滴和滴滴旗下的花小豬陷入新的風口浪尖。
上周,滴滴名下“花小豬”打車平臺連續發生網約車駕駛員確診新冠病毒疫情病例。今年1月10日,滴滴被爆出,自2021年1月1日以來,滴滴被交通運輸執法部門處罰96起,罰款107萬元,滴滴旗下的花小豬平臺也因為疫情防控措施不落實被罰款34萬元。至此,滴滴十天被罰達141萬元。
實際上,因為疫情防控不力被罰只是花小豬頭上的一道小陰霾,其幕后的還有著更大的隱患。
客觀的說,如今的滴滴已經在打車價格上不占據優勢,其并未為乘客帶來價格的優惠,只是提升了打車的便捷性。于是乎,近一年,眾多對價格敏感的滴滴用戶開始流失。
于是乎,滴滴上線網約車版“拼多多”——花小豬,并在全國各大城市席卷而來。
2020年3月,花小豬在貴州遵義、山東臨沂等城市試運營;自2020年7月開始,花小豬全面鋪開,如今在南京、合肥、青島、鄭州、長沙、哈爾濱等城市運營。
上線不到一年的時間,通過推薦獎勵和降低車費的形式,特別是一口價的低價格策略,花小豬高速增長,迅速占領了網約車市場。
眼下,國內網約車平臺主要有:滴滴出行、T3出行、曹操、萬順叫車、美團打車、首汽約車、享道出行。根據全國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平臺公布的數據顯示,在2020年11月、12月中,花小豬的訂單量增長速度最高。
但在狂飆前進的途中,花小豬狂身上的隱憂也開始凸顯。
其一,冒著風險“非法”運營,政策上頭懸利劍。
交通運輸部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10月,花小豬的新注冊駕駛員合規率僅為3.2%。
湖南省交通運輸廳官方發布顯示,2020年11月18日,岳陽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在岳陽市城區先后共查獲8臺注冊登記在“花小豬”平臺的違規網約車。
就在2020年12月末,花小豬平臺在哈爾濱市違規派單(花小豬接單車輛未取得許可車輛),被哈爾濱市交通部、網信、公安、市場監管、省通信管理局等多部門聯合約談。要求滴滴出行對“花小豬打車”限期整改,對違規接單車輛進行清理,并不得再接收不合規車輛和人員的注冊,停止向不合規車輛派單。
除了岳陽、哈爾濱,南京、合肥、青島、鄭州、保定、濰坊等多個城市的管理部門,都曾要求花小豬停運或約談平臺負責人。
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王貝貝曾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滴滴公司雖然100%控股花小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但是滴滴擁有網約車運營資質,并不直接等于花小豬具備網約車運營資質。據《華夏時報》消息,2020年12月27日,12328北京市交通運輸服務監督熱線相關工作人員明確表示,花小豬目前在北京并未取得合法運營資質。花小豬想要拿到這個資質,很不容易。
也就是說,目前花小豬是冒著風險“非法”運營。隨著眾多的政策利劍落下,恐怕要夠花小豬喝一壺的。要知道,出行市場,最大的風險就是政策風險。君不見,滴滴專車、滴滴順風車都曾被政策大棒打得踉踉蹌蹌。
其二,滴滴左右手互搏。
本質上,花小豬主要瞄準的下沉三四線城市,也承擔了滴滴破圈的夢想,畢竟,網約車在一二線市場也經呈現逐出漸飽和態勢。
雖然從市場前景來看,未來兩年,國內網約車交易規模仍將持續上升。但總體上的出行盤子就那么大,肉都丟給花小豬了,自然滴滴平臺的訂單量就會減少。
其三,商業模式上有頑疾。
花小豬本質是以低價攪動價格敏感型用戶,和滴滴開始發家的路數如出一轍。具體運作上模式可謂借鑒了拼多多的“砍價”,聚劃算的“補貼”,趣頭條的“任務獎勵”,特別是推出一口價模式,從而讓其低價策略玩出了新的高度。
但這種低價必然會影響服務質量。據多家媒體報道,在黑貓投訴平臺上充斥了數千條有關花小豬的投訴,如“客服不處理問題”、“優惠券無法使用”、“司機拒載態度差”等。在很多用戶心目中,花小豬就類似為“黑車”。這種類“黑車”早晚得出事,一旦出現大的社會性事件就會爆發大的危機,昔日的滴滴順風車就是前車之鑒。
總而言之,背靠滴滴,被滴滴寄以厚望的花小豬打車,眼下正陷入重重困局。其雖然利用低價模式吸引了海量年輕用戶,短時間內訂單量迎來暴增。但長期來看,安全沒有保障、資質不齊全、服務質量遭詬病,隨著這些眾多問題的積壓,最終或將栽倒到坭坑里。未來,花小豬會因此連累滴滴嗎?一切皆有可能!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