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內容創業之自媒體
2020年12月28日,我接受了時代財經有關《2020內容創業的中場戰事》中有關自媒體創業的訪談,主要分享了我這些年做自媒體的經歷和遇到的一些難題,以及對未來的展望。
他們的編者按寫的很好,以下是他們的部分編者按:
歲末年初,我們選取了內容創業、數字鴻溝和機器人三個微觀切片,它們折射的是21世紀第二個十年科技浪潮的淘金者、局外人和創業家。以下是年終特輯的第一篇,他們是一群追流量的人。2020年稱得上是短視頻與直播行業的井噴之年,碎片化內容生產降低了創作門檻,越來越多素人在平臺賦能下火速“出圈”......某種意義上,素人創作者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變現壓力”和“出圈焦慮”彌漫之下,創作者的成長經歷折射出的是新內容形態井噴之年的現實議題。技術更迭改變了娛樂內容形態格局,新舊秩序之間,既有原則被保留,也有規則被打破。當直播和短視頻成為新的內容傳播形態,我們應該如何理解內容創業?
以下為訪談內容實錄:
時代財經:您什么時候開始做自媒體?當時內容創作者身處怎樣的環境?您為何選擇了現在這個垂直領域?遇到了什么難題,后來如何慢慢做到了現在?
趙宏民:2013年,我注冊了自己的自媒體賬號,然后開始了自己幾乎每天兩篇的創作,大概持續了1年多。
當時可以說是內容創作者的春天,公眾號數量還很少,今日頭條也剛剛起步,只要用心創作,就一定不缺讀者。
選擇科技互聯網這個垂直領域,可以說機緣巧合,在2012年之前,我是漫無目的、隨心所欲的寫文章,后來在網上偶遇@丁道師 ,他經常拋出一些科技領域的話題,鼓勵大家發表觀點看法,而我就逐漸把自己定位成為一位科技領域專欄作家,后來大家就改稱自媒體人了。
要說做內容創作者的難題,時間久了,會靈感枯竭、江郎才盡,甚至對寫作產生逆反心理。能持續創作到現在,我覺得要得益于3個因素:
第一,以永遠新鮮的態度去看待這個領域,比如科技互聯網是成長最快的經濟體,在這個領域無數的從業者,每天一定會有各種各樣“新”的事情發生。一直關注那些新的事兒,就不會缺靈感。
第二,改用碎片化的創作模式,做了幾年內容創作后,寫文章需要查閱資料、花費時間長、講究邏輯,這種創作模式很重。后來我該用了碎片化創作,就是針對一些“新”事兒,花幾分鐘寫一段話,幾十字到幾百字,然后迅速發布。與文章相比就是化整為零、化簡為繁。
第三,世界很大,我希望與世界有更多的溝通交流,線下一對一、一對多總數也很有限,而通過互聯網自媒體,可以直接對話全球網友。
時代財經:今年突發疫情影響,對于自媒體人來說,機遇和挑戰哪一個更多一些?
趙宏民:新冠疫情和疫情之前的國際危機,給自媒體人帶來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收入直線下滑,減半都還算不錯的,有不少自媒體人都入不敷出了,這應該是最大的挑戰。
當然我覺得機遇大于挑戰,因為疫情,網民的日活、停留時長大幅提升,自媒體人有了更多的潛在受眾。而且對創作形式也有很多機遇,比如短視頻、直播在疫情期間加速發展,也都逐漸成為自媒體人的標配內容形式。
時代財經:不同于博客、微博和公眾號的風口期,短視頻平臺興起后,早前自媒體內容創業者的黃金時代似乎也迎來了一個轉折點?您怎么適應這種變化?是否有下場做直播?時間、投入、以及收獲是什么?
趙宏民:是的,從圖文到短視頻、直播,原本以寫文章為主的自媒體內容創作者會有用戶大量流失的陣痛。但是對于短視頻而言,決定其質量的還是腳本,而自媒體人是最不缺腳本的,他們過去創作的每一篇文章,都可以理解為一個或者多個腳本,如果把這些文章以文字和視頻兩種形式同時分發,自然而然的就搭上了短視頻的創作風口。
對于直播,我可以說一直是積攢力量、躍躍欲試的狀態,我在尋找和等待一個合適場景和時機會選擇做直播。
時代財經:不同的內容創作平臺給予創作者的生存空間和成長周期有何不同?您未來會在這些平臺中作何選擇?
趙宏民:我覺得每個內容創作平臺都有自己的風格、秉性,這背后是創始團隊愿景、價值觀、甚至是某個人性格的體現。比如同樣一篇內容,在A、B、C三個平臺可能會有完全不同的傳播效果,我也一直在積極摸索適應每個平臺的脾氣秉性。
目前來看,我沒有刻意選擇或者放棄某個平臺,因為我覺得自媒體平臺之間的競爭并沒有真正結束,比如微信視頻號從推出到崛起,也就是大半年的事。即便了到了今天,還不斷有新的內容平臺玩家加入戰局。
時代財經:視頻號對創作者有什么流量補貼激勵嗎?
趙宏民:微信幾乎所有產品都不會做這樣的事情,他們是基于好友關系鏈、興趣,進行推薦分發的。我個人對于APP的一些功能是一個很積極接受嘗試的態度。對于視頻號逐漸的改進,比如從僅限一分鐘視頻,到長視頻、直播功能、連麥功能、商品功能等, 都準備積極的嘗試。
時代財經:在早期,從高薪到公司跑路等有關媒體報道中,我們看到直播行業頗具爭議,但現在更多的是素人主播出圈的勵志故事,您怎么看待這種現象轉變?(是行業的進步,還是社會對直播行業的包容和認可度更高了)
趙宏民:是直播行業的門檻已經低到最底部了,真正實現了,任何一個人想直播就可以直播。而且直播,未來還一定會是一個絕對的存在,就是一家線下店,可能會24小時直播,因為24小時會有消費者。
時代財經:當下內容創作者和前一代自媒體人的代際差異主要是什么?
趙宏民:初代自媒體人更多的是內容科班出身,比如很多是原來在媒體工作的,他們對內容更具有嚴謹性,內容風格也比較固定。
當下的內容創作,有許多非科班出身,原來不管是從事什么行業的,因為喜歡創作、分享,就會成為一個全職自媒體人,而且不管是內容、還是盈利模式,他們整個運作模式會更靈活,更不拘一格。
文/趙宏民,科技互聯網自媒體人,寫個個人簡介吧:趙宏民,自媒體人,一篇網絡創始人,媒媒社群發起人,曾任百度高級網絡營銷顧問,速途網絡上海辦總經理等職。2013年開始,創辦同名“趙宏民”自媒體,關注泛互聯網領域資訊評論,已經入駐多個自媒體平臺。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