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邑移動和育兒網聯合發布《2017母嬰人群研究報告》
隨著80、90后新生代媽媽的不斷增多以及二胎政策的開放,母嬰人群的知識水平及消費水平大幅提升,母嬰市場正迎來變革。據預測,母嬰類產品市場在2020年將超過35,000億元,市場的增長和容量不可小覷。在不斷成熟、持續升級的新母嬰大時代,母嬰人群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她們的購買行為和媒介使用習慣如何?品牌如何觸達該人群?
今日,群邑移動聯合育兒網共同發表了《2017母嬰人群研究報告》,對備孕、孕早、孕中、孕晚、家有寶寶五類人群進行了深入分析,包括其人群畫像、生活方式、媒介使用行為、消費行為和線下就醫行為等。
以傳統母嬰產業為中心、以多元化的家庭服務為方向的新母嬰生態正在形成
本次報告中,85-95年出生的人群占比82.5%,她們學歷高,有自己的事業,相對獨立并有個人主張。母嬰類(母嬰產品推薦、寶寶教育、寶寶用品等)、健康養生和女性話題(產后恢復、婦科、皮膚保養)是她們最感興趣的三類話題。她們熱愛生活,熱愛旅游,伴隨懷孕生子,旅游半徑會縮短,以親子、休閑周邊游為主。以家庭為核心輻射出的旅游、健康、親子等服務內容將成為母嬰人群新的關注點。
媽媽們并不“談手機色變”
手機是她們接收信息的第一窗口。母嬰垂直類APP是該人群獲取母嬰信息的主要渠道,比例超過80%,比排名第二的視頻類APP超出43.4%。圖文形式的文章最受歡迎。孕早期相對于其他人群對電視的接觸更多,為了身體健康等原因減少手機使用的比例最大。對于家有寶寶的媽媽來說,手機使用增多的比例較高,因為孩子出生之后媽媽們的時間碎片化嚴重,較少有時間看電視或其他占用時間久的媒體。
消費升級,質量為王,品牌傳播應考慮不同階段的心理訴求
價格不再是購買母嬰產品的決定性因素,母嬰人群對產品本身的關注遠高于品牌和價格。她們更相信專家和權威,喜歡在購買前征求意見,也樂于分享,口碑營銷的力量不容小覷。在孩子出生后,品牌決策和消費習慣基本固定,更趨務實。品牌應從早期階段開始培育,以形成良好的品牌公信力和持續的關注和推薦度;而對中后期人群則應更加關注產品、育兒知識等教育引導。
另外,母嬰人群不同階段心理呈現起伏,備孕期的焦慮期待、孕早期的不適感、孕中期的平靜等待、產后應對育兒和職場雙重壓力等,品牌傳播應充分考慮每個階段的心理訴求來定制內容策略。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