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洪流席卷全國,Electra卻要做單車的一股清流
五顏六色的共享單車仍在迅速覆蓋全國,有幾組數據足以說明:摩拜和ofo早已宣布日活突破2000萬人次,截至2017年第一季度,ofo和摩拜單車數量分別為250萬輛和100多萬輛,全國共享單車總數超過400萬輛,預計2017年投放總量會達到2000萬輛。
本來,我們以為使用共享單車的場景應該是這樣的:天氣惠風和暢,伴隨著“叮鈴鈴”聲音、我們騎行在林蔭小道上,旁邊鹿晗、胡瑋煒一樣的鄰家帥哥美女不斷給你拋媚眼。
但是現實是,你可能需要從共享單車“大山”中刨出一輛單車,掃碼開鎖后發現單車還是壞的。還有騎行舒適度、押金等問題伴隨著我們的每一次騎行。
目前來看,競爭激烈的共享單車還給不了我們舒適優雅的單車生活。最近宏民了解到一家剛剛進入中國的美國自行車品牌——Electra,使得中國單車行業“震驚”了,我們先看看它的背景:1993年,Electra成立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堅持打造自行車的獨特之處:
時尚、安全、舒適
他們的單車真的做到時尚時尚又時尚了,PRADA、GUCCI、LV等時尚品牌,都愿意把Electra單車放在自己店中進行展示。
全球快遞均和寶馬公司合作,用Mini Cooper配送到用戶家中。
相信提起單車,人們都會第一時間想到遍布大街小巷的共享單車,那么我們索性談談和共享單車相比,Electra單車主要有哪些特點呢?
共享單車大眾化,Electra走精品稀有路線
前面提到,預計2017年中國共享單車數量會達到2000萬輛,而我在半年前就曾撰文表示,國內共享單車會在2.5年內達到5000萬輛,共享單車的功能、外形是千篇一律的,是人人可以使用的大眾出行工具。
Electra則截然不同,他們把每一輛單車都當做藝術品,手工打造車座、車籃等,限量版單車在全球只有屈指可數的幾輛。Ticino系列單車前后的擋泥板均有手工打造而成,猶如給自行車插上了一對銀白色的翅膀,所有設計均由歐美設計師手工繪制而成。
而且,每一輛單車都有他們屬于自己的故事,或波瀾壯闊,或小巧靜謐,或感人淚下。比如Tiger Shark這款單車,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一款戰斗機,這個形象象征著勇敢、和平。中國人應該對Tiger Shark這個形象很熟悉,因為聞名中國內戰的“飛虎隊”用的也是這款戰飛機。
再比如WREN取自古希臘神話中象征幸福的雷神鳥。
貓頭鷹系列獨特的設計,讓你無論在白天黑夜,都有貓頭鷹為你堅守。
共享單車是出行,Electra是單車生活
Electra為了打造一款單車,會關心到每一個細節,比如為了讓用戶騎行舒適,Electra研發了FLAT FOOT專利技術,核心原理就是把踏板軸整體向前移,讓騎行角度改變了23度,這是人體工學上對膝蓋發力損傷最小的一個點。這樣一來,人們在騎行的時候,一方面會挺直背脊,面部自然的向前,有更廣闊的視角。
每一輛Electra單車,都安裝了喜瑪諾變速器,變速齒輪內置在后輪軸承中,可以實現無論行車或者停車狀態都可以調速。Townie和Amsterdam系列均有摩擦發電功能,夜間騎行更方便。
單車自從200年前問世以來,已經成為人類重要的出行方式之一。而如今,隨著共享單車這一模式普及,中國的單車商業模式正在引領全球,并且正在全球范圍內,醞釀一場改變人類短途出行方式的革命。簡單來講,就是騎行習慣比如我,原來1年也騎單車也不會超過10次,自從共享單車出現以后,我平均每天都會騎行,是的,人們真正愛上了騎單車出行。
在這種背景下,我認為整個單車行業會分化為兩種情況:一種是以純粹的趕路、出行為目的,具體以摩拜、ofo等單車、部分私家單車為主。另一種走高端、輕奢路線,將騎行文化和精致生活方式高度結合,具體以Electra單車為代表。
所以,當談到消費群體的時候,Electra單車工作人員告訴我,他們的消費者多數是對生活品質有追求的年輕人,而非僅把自行車作為單一工具。如果僅是作為出行工具,共享單車是很好的選擇,如果想生活的更時尚,更舒適,并愿意追求快樂,那Electra的確也是很好的選擇。比如,俄羅斯總統普京就是Electra的忠實用戶。
文/趙宏民 一篇網絡、媒媒噠聯合發起人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