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數科品牌升級為天星數科
10月18日,小米集團旗下小米數科對外宣布品牌升級為天星數科,聚焦聚力做好三件事情——運用數字科技手段服務產業中實體企業的金融需求,服務金融機構的轉型升級以及服務個人消費者。
天星數科表示,隨著5G+萬物互聯時代來臨,公司將依托小米集團“手機×AIoT”戰略,秉承小米集團技術立業的傳統,沉淀自身近三年在供應鏈金融、產業數字化領域的實踐,綜合運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數字科技去推動相關產業的數字化,并在此基礎上聯手金融機構一起去服務包括制造企業在內的產業實體,為產業中的中小企業探索出一條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數字科技之路。 據了解,從2018年3月份開始,憑借小米集團的智能制造基因和產業生態布局,天星數科從最熟悉的手機、電子元器件、智能硬件等產業開始,由點到線再到面地深耕供應鏈金融服務,迄今已經為3000多家產業實體提供了累計超過900億元的信貸支持,為產業中的中小企業平均降低了2個點左右的融資成本。值得一提的是,3000多家產業實體中有150家通過天星數科的服務拿到了企業歷史上首筆生產經營性貸款。目前,天星數科正在攜手金融機構一起去服務玻璃、農副食品加工、物流、紡織等產業中的實體企業。 而就在上個月月底,央行、銀保監會等八部委聯合發布了國內首個供應鏈金融指導性文件——《關于規范發展供應鏈金融 支持供應鏈產業鏈穩定循環和優化升級的意見》,意見指出“金融機構、核心企業、倉儲及物流企業、科技平臺應聚焦主業,立足于各自專業優勢和市場定位,加強共享與合作,深化信息協同效應和科技賦能,推動供應鏈金融場景化和生態化,提高線上化和數字化水平”。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指出,過去十年4G+移動互聯技術讓個人金融服務變得觸手可及,未來十年5G+萬物互聯技術將推動解決難點痛點頗多的產業金融服務,現在從國家政策支持、金融機構重視到產業自身數字化升級需求再到大型互聯網平臺的市場化選擇,都集中指向這個領域,但是產業金融區別于個人金融最大的地方在于其復雜性和異構性,從生產邏輯、產業數據到價值評估、風險表現等等都是“隔行如隔山”,需要科技平臺通過數字技術手段來充當產業實體和金融機構之間的翻譯器、轉化器、適配器,所以說包括天星數科在內具有產業背景、技術能力、開放生態的一大批科技平臺將會脫穎而出。 天星數科董事長兼CEO洪鋒表示,天星數科將把對產業的深刻理解和數字科技能力發揮到極致,保持行穩致遠的業務節奏以及對風險的敬畏,堅持開放連接的平臺模式,一方面推動產業數字化升級,幫助產業中的中小企業降本增效;另一方面在這個產業數字化的過程當中,幫助銀行等金融機構更好地識讀產業、看懂企業、評估風險,從而聯手金融機構深入產業中去服務中小企業,讓金融機構在面對中小企業時從原來的“看不懂說不清不愿貸”轉變到“愿貸敢貸便宜貸”,一起去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洪鋒還透露,此次品牌升級為天星數科也是想向外傳遞公司更加開放的姿態和堅定的信心,希望在產業金融支持實體企業這個充滿挑戰卻又十分重要的領域里,依靠數字科技的不斷進步去實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另外,在運用數字科技服務好產業金融需求的同時,天星數科也會根據金融機構轉型升級的需求,將自身的技術能力分享輸出給中小金融機構,幫助他們在數字化時代里更好地服務產業實體、服務消費者。 相應地,天星數科旗下面向個人用戶的金融服務——小米金融App也將品牌煥新為天星金融App,并將持續打磨產品、優化體驗,一如既往地為廣大消費者提供高效便捷、安全可靠的個人金融服務。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