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沓觀察:辛巴燕窩事件,直播帶貨亂象何時休?
2020年直播帶貨火爆,直播購物的種種亂象越來越引起消費者和監管部門重視。快手一哥辛巴被曝所售燕窩實際上是糖水,該事件持續吸引消費者關注。
辛巴燕窩事件全解析
1、傳播脈絡
11月4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上曬出一段視頻,稱在辛巴直播間買到的燕窩全是糖水。
11月5日,辛巴直播回應,現場開箱驗證了并不是如之前的視頻那樣燕窩變糖水。喊話購買到“假燕窩”的當事人,“就算是傾家蕩產也會維權來討回一份公道”,態度十分決絕。
11月19日,微博認證知名法律博主王海曬出檢測報告,確認該產品就是糖水。檢測結果唾液酸含量萬分之一點四,成本不超過1塊錢!
11月20日辛選官方微博發聲明回應,辛選產品送檢結果將在第一時間公布,消費者如對產品不滿可向商家申請退貨退款,將全力協助,督促商家做好售后服務。
針對辛巴官方回復,王海再次發文表示辛巴燕窩糖水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劑“乳酸鈣”,根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條 規定需要對消費者退一賠十!
2、傳播熱度分析
壹沓科技互聯網數據挖掘平臺顯示,該事件11月6日爆發,于11月20日、11月24日兩次出現傳播高峰。
其中熱議話題涉及中國新聞網發布直播帶貨亂象調查:究竟誰在渾水摸魚?、北京日報客戶端發布40元燕窩成本不到1元 即食燕窩收割智商稅?等。
壹沓互聯網數據挖掘平臺分析,全網輿論傳播主要以負面情緒為主,負面內容占比65.15%,討論點主要聚焦在直播電商帶貨亂像、燕窩收割智商稅、消費者維權難等問題展開。
從微博傳播路徑來看,事件通過@王海、@中新經緯、@圈內少年等官博、營銷大V傳遞,多層級觸達大量網民,@南方都市報、@鳳凰網財經等媒體的報道助推了此事件的傳播熱度。
3、熱點言論分析
1)媒體言論
北京日報:網紅主播作為收取一定傭金幫商家帶貨賣貨的“代言人”,也在兜售燕窩糖水事件中推波助瀾。
人民網:透支信用的直播帶貨無法長久。
2)專家言論
食品工程博士云無心指出:即食燕窩目前并沒有嚴格的生產標準,廠家采用的是“即食燕窩團體標準”,這個標準跟用于固體飲料的生產標準類似。
中倫律師事務所曾恒指出:根據廣告法,帶貨網紅符合廣告法對廣告代言人的定義。因此,對于虛假宣傳的帶貨網紅,如果商品存在問題,造成消費者損害的,應當與廣告主承擔連帶責任。
3)監管態度
中國消費者協會指出:商家、主播之間責任界定不清晰,遇到售后問題時互相推諉的問題較多
4)網友討論
A:只管銷售,不管產品質量這個說法是不負責任的,辛巴在確認替商家銷售產品時應該核對產品的質量。
B:燕窩行業本來就沒有一個明確統一的標準,當務之急是出臺相關規定進行整改。
辛巴這樣了,其他的直播是好的嗎?
11月20日,中消協發布“雙11”消費維權報告,點名汪涵、李雪琴直播帶貨“翻車”和李佳琦直播間“買完不讓換”等問題,矛頭直指直播售假、數據注水、售后服務無人買單等直播帶貨行業普遍存在的亂象。
1、直播售假何時休
直播售假積弊已久。11 月 9 日,公安部公布的 “昆侖行動” 專項行動中,共破獲相關售假案件 1400 起。其中在上海、山東、廣東破獲的三起大型造假案件中,涉事金額合計達到 8.5 億元。
2、數據流量真真假假 直播人氣“霧里看花”
觀看人數“吹牛”、銷售數據“注水”等“影響力”指標的造假,已經形成一條產業鏈,惡意刷單、花式踢館、虛假舉報等同業競爭也污染了直播生態。
3、直播生意火爆 售后服務無人買單
直播帶貨雖然火爆,但大部分只顧聚流量、擴銷量的商家并沒有相應的售后服務體系。中國消費者協會指出,商家、主播之間責任界定不清晰,遇到售后問題時互相推諉,并點名了李佳琦售后不退換產品問題。
消費者想要什么樣的直播間?
1、選擇直播購物的初衷:
據中消協發布的報告顯示,消費者觀看直播主要是想通過直播了解商品信息以及受商家優惠活動的吸引,而商品性價比、喜歡程度和價格優惠是消費者購物決策的關鍵因素。
2、目前用戶對直播的態度:
根據壹沓互聯網數據挖掘平臺近一年數據的高頻詞云顯示,用戶對直播購物的討論集中在 “疫情、平臺、品牌、消費”等;負面則多集中在“問題、網紅、造假、違規、維權、投訴”等。
3、消費者認為直播購物存在的問題:
據調查,44.1%的受訪者認為沖動消費是直播購物中存在的主要問題,39.6%的受訪者認為直播無法給到線下門店真實的商品使用體驗。
數據來源:《直播電商購物消費者滿意度在線調查報告》
新現象發展,監管隨之升級
隨著網絡交易出現了更多新現象,今年10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11月13日,征求意見稿明確,直播營銷平臺應當防范和制止違法廣告、價格欺詐等侵害用戶權益的行為,以顯著方式警示用戶平臺外私下交易等行為的風險。11月2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關于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對頭部主播的監管提出了要求,重點管理“頭部直播間、頭部主播”。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針對直播帶貨下發的監管文件已經不下 10 份,從監管內容來看,帶貨主播的法律責任、行業規范在逐漸出現。另外相關部門對直播帶貨準入門檻、數據保存等做出的規定,都預示著一個全方位、多層次的監管體系正在建立。這不僅對于消費者來說是好事,對于直播帶貨行業來說更是好事。
關于壹沓科技
壹沓科技成立于2016年11月,聚焦于前沿技術在企業數字化中的應用,公司核心業務包括壹沓數字機器人產品-Cube Robot和壹沓品牌方程服務-Formula DBM,已經為多個行業數百家企業及政府提供服務。
我們在自然語言處理-NLP、圖像文字識別-OCR、知識圖譜-KG、大數據挖掘-Data Mining、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和業務流程重構及管理-BPR&BPM等領域具備完整的自主研發能力,已獲得軟件知識產權數十個。
總部位于上海 ,在北京、深圳設有分公司, 已獲得高新技術企業、雙軟及專精特新企業等專業認證 。核心團隊來自于多家知名上市公司,在企業服務及互聯網從業超過10年,擁有大數據、云服務及人工智能領域的豐富經驗。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