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盛中國: “大字報”廣告為何頻繁刷屏?
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農村刷墻式廣告搖身一變,輾轉到大城市的地鐵上,似是“鍍了一層金”般,惹得各家互聯網公司競相折腰,地鐵大字報廣告成了一股潮流:網易云音樂有點文藝、有點情懷,知乎文案深入淺出、大道至簡,也有最扎心、最喪的美團嚷著要給你送夜宵,更有約了30來家品牌集體搞事情的京東,本周最火的莫過于標新立異、學“結巴”的螞蟻金服,摒棄農村刷墻式廣告的鄉土氣息和視覺上的粗暴美學,嫁接上互聯網流行文化,大字報式的地鐵廣告刷屏似乎有跡可循。
大字報式的地鐵廣告之所以這么快占領人們的心智,除了廣告主有錢任性,廣鋪主流地鐵線路,運用反復重復的強制性手段給人們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之外,其實也可以從廣告本身找原因。首先,毋庸置疑,文案的魅力是無窮的,簡單、醒目等特點自是不必多言,深挖社會熱點,有趣味、有態度、場景化也是這些品牌文案的共同點。除此之外,對受眾情緒的撩撥和掌控恰到好處,不管是網易云音樂的共情還是美團的喪情緒,其實都是對當下用戶心理的一種洞察,調動受眾情緒,激發情感共鳴,最終產生熱議,轉化為分享行為或實際行動(購買、下載等);從內容生產上來看,這或許是UGC內容登堂入室的號角,以往品牌生產內容是線下媒介投放的首選,而用戶生產內容只能在互聯網上作二次傳播,不管是網易云音樂還是知乎,大張旗鼓的把用戶生產的內容放出來的開先河之舉是號召用戶參與品牌內容生產,深度綁定用戶,讓用戶與品牌進行互動交流的重要舉措。
另外,除了內容上的功夫以外,似乎也可以看到一些營銷套路——大字報式地鐵廣告也為品牌間合作提供了契機,不管是去年一點資訊拉攏近百個一線品牌的#逼死強迫癥#系列還是前不久京東與30多家合作商“分攤廣告費”,我們都可以看見品牌之間的跨界合作,強強聯手,造大聲勢,實現1+1>2的傳播效果。
地鐵人流量大、流動性強,大字報醒目,視覺沖擊強烈,同樣都是地鐵大字報,但統一的形式承載的是不同的品牌調性和情感訴求,可以預見,不久的將來地鐵大字報形式的刷屏還會出現,你方唱罷,我方登場......但當用戶新鮮感耗盡,又該拿什么來挽留住用戶的注意力呢?
強化受眾參與感,加強互動。充分利用二維碼、小程序等科技,設計互動環節、調動用戶參與的積極性,深挖用戶數據。
把用戶體驗放在重要的位置。引入裸眼3D、AR/VR等技術,打造受眾良好的觀看體驗,顯然要比單純的一瞥而過式的廣告更高明。
整合營銷是關鍵。大字報式地鐵廣告力量有限,通常只能作為整個營銷活動的一部分,預熱或是收官,但要想充分發揮大字報廣告的能量,整出營銷大動靜,線上線下整合營銷必不可少。
映盛中國(INSUN CHINA),作為最早涉足互聯網營銷的專業服務商,在互聯網互動整合營銷和移動營銷領域擁有強大實力和卓越口碑,立足于多套自主開發專利技術的互聯網營銷與網絡公關執行分析系統矩陣,為客戶提供:互聯網互動整合營銷規劃與執行,互聯網公共關系(EPR),社會化媒體營銷策略制定與實現,移動營銷策略制定與執行,互聯網輿情定制化解決方案&分析報告,以及快速實現銷售線索或品牌效應增長的各類整合營銷服務組合。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