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一部名為《氣球》的電影上映,在了解電影之前,首先吸引我的是一張該電影的預告海報:
海報中的兩人都若有所思,系在摩托車后視鏡上的紅氣球由于錯位看起來像極了婦女的孕肚,加上被虛化的遼闊背景和蒙上的一層灰色調,讓我覺得這部電影多了幾分神秘氣息。好奇心驅使之下,我去搜尋了更多關于這部電影的信息,于是發現了寶藏導演萬瑪才旦和多部以藏族人文風情為特色的電影作品,這些作品的海報都富有視覺震撼力。
萬瑪才旦電影作品海報欣賞
2020年 電影《氣球》正式海報
《氣球》不僅是一部電影作品,也是萬瑪才旦導演為我們了解藏區女性生活狀況和生育問題打開的一扇窗。影片中孩子誤將父母的避孕套當成氣球拿去玩耍,后來母親卓嘎意外懷孕,由于經濟上無力再負擔一個孩子想要打胎,而深受佛教生死輪回觀念影響的丈夫強烈反對,他認為這個新的生命是自己去世父親的轉世。生下來無力撫養,打胎是有違信仰的,卓嘎和其丈夫陷入了兩難抉擇,而這樣的困境也是當地許多女性所共同面臨的。
01
02
03
2020年 電影《氣球》角色海報
01
02
03
04
05
06
2020年 電影《氣球》劇照海報
01
02
03
04
2018年 電影《撞死了一只羊》 正式海報
01
02
03
2015年 電影《塔洛》 正式海報
01
02
03
04
2014年 電影《五彩神箭》 正式海報
2011年 電影《老狗》 正式海報
2008年 電影《喇叭褲飄蕩在一九八三》 正式海報
2007年 電影《尋找智美更登》 正式海報
01
02
2005年 電影《靜靜的嘛呢石》 正式海報
01
02
藏地導演萬瑪才旦
在拍攝這些引人深思的電影佳作之前,萬瑪才旦當過小學教師,做過公務員,偶爾寫寫文學作品,本科所主修的專業是藏語言文學,踏入導演行列純屬機緣巧合:臨畢業前得到一個基金會的資助,申請去了北京電影學院的文學系學習編導。2005年萬瑪才旦導演的第一部描述真實藏區生活的電影長片《靜靜的嘛呢石》上映并斬獲金雞獎最佳處女作獎,此后他陸續拍攝的電影也都緊緊圍繞藏族人文風情展開,電影語言也都為藏語,被許多人稱為“藏地新浪潮”領袖。
圖為萬瑪才旦,圖源:中國作家網
不過萬瑪才旦并不希望被貼上藏族標簽,相比之下,他更愿意被人看作“純粹的創作者”。
作為土生土長的藏族人,面對社會發展所帶來的新舊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交融與碰撞,萬瑪才旦只是一面用鏡頭捕住正在消逝的藏文化、記錄藏區那些純粹和真實的日常,一面也平靜地接受這些變化,就像所有普通人一樣。
至于他作品的表達方式,萬瑪才旦用“慘烈”形容了他早期創作的“故鄉三部曲”(《靜靜的嘛呢石》、《尋找智美更登》和《老狗》),從這些作品中能看到帶著劇烈沖突感的現實生活。而最近一部作品《氣球》在維持折射現實的一貫調性下加入了更多細膩的情感表達,有人說:“這可能是用情最多的一部萬瑪才旦作品。” 對此,萬瑪才旦認為這是一種自然而然的轉變,這種溫和感是人們在習慣于沖突后找到的一個平衡點,因為生活,就是這樣:
“有些人適應了,有些人麻木了,有些人平衡了,有些人‘淘汰’了。”
圖片來源:豆瓣電影、時光網、微博@電影氣球
參考:澎湃新聞:“老家的人問萬瑪才旦,這個電影會像上次一樣搞得我們很尷尬嗎”
數英原創內容,轉載請遵守規范
作者公眾號: 數英DIGITALING (ID: digitaling)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