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網購省錢指南
在工作了18年之后,從品牌傳播推廣到電商購物,都參與得夠夠的干飯人,我,終于有資格告訴大家
告訴大家,哪些是智商稅?哪些是真劃算?以及,我們買的到底是什么?
哪怕你是在品牌方工作,或者在電商平臺上班,覺得已經懂很多了,但本質上都是行走的人民幣。
除非你出家,否則逃不出以下「購物真香定律」。
省錢的本質不是不花錢,而是在花錢的過程中,無論花多花少都快快樂樂。
買前不瞎眼,買后不哭泣。
先說明幾點:
由于我見識過太多極其聰明的商家,所以以下知識點未必全部管用,只是降低商家套路我們的概率。
另外我覺得這些「絕頂聰明」的商家沒有未來。
我個人非常相信且支持品牌溢價。
因為我知道溢價絕不僅僅是LOGO,還有大量不可替代要素,確實有些品牌溢價溢得沒有道理或者虛高,但絕大多數是合理的。
如果你覺得我說的不對,劃走就行,不用自作聰明地告訴我:其實還有XXX。你要是知道那么多倒是寫啊。
本文是給月收入5000到35000左右,25-35歲,生活在1-3線城市,喜歡網購的中產白領看的。
如果你是學生黨或已實現財務自由,本文不適合你。
本文同時也適合商家觀看,你可以了解電商流量的根本邏輯,以及消費者為什么會下單,TA究竟買走了你的「什么」?
好了開整,來說下
聚劃算是個教科書級別的電商產品,就跟AirPods一樣,前所未有,之后都是跟風狗。
核心邏輯3個詞:限時、限量、限價。
如果看透這三個詞,你會發現所有電商平臺的促銷套路萬變不離其宗,都是聚劃算的變種,本質上都在營造饑渴、占有欲、虛榮心。
你買東西的時候,只要你看到產品上有個倒計時,或者限定購買數量,無論是點外賣還是搶水果,幾乎都是真便宜。
為什么?
因為如果你覺得又便宜又好,那商家很有可能又不掙錢又累,所以他就放量不多。
低價賣太久會影響它的其他產品,所以會限時。
商家搞一波聚劃算促銷,有時不是為了掙多少錢,而是為了獲取粉絲量和增加店鋪曝光率。
當然也不是所有商家遵循這個邏輯,也有鉆空子瞎整的,但只要看準這三點選購商品:限時、限量、限價。
你起碼能成為互聯網購物的入門級買家。
雖然這倆電商春晚看起來還是減價、拼團、限時搶購的邏輯,但實際上人家賣的是娛樂氛圍。
氛圍你懂嗎?是刺激你腎上腺素的搶購快感,是讓你目不暇接的明星帶貨,是給你各種游戲和組團的生活樂趣。
至于到底便宜多少,已經不是重點了,因為要刺激腎上腺素,營造緊張的感覺。
所以,雙11的商家都在玩階梯價格。你買得越早越便宜,最后沖刺已經沒什么優惠了,只能坐等平臺補貼。
2017年雙11的最后3小時,淘寶突然扔出一張1999的超大額現金券,無數人瞬間用券買了iphone,但這種券隨機發,全憑運氣。
如果你平淡的生活需要嗨起來,那么可以在電商節日里梭哈一把。
反之,如果你生活樂趣多,數學是個憨批,也沒什么朋友愿意幫你疊貓貓,家里也不差什么東西,那就不要大量收快遞盒子,看看晚會就好。
還記得當年滴滴瘋狂補貼的時代嗎?
還記得美團和餓了么補貼到1塊錢吃一頓飯的豪氣沖天嗎?
那些美好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不是錢燒光了,而是用戶養起來了。
比如最近美團買菜、多多買菜、京東京喜什么的,趕緊去薅。
但凡平臺搞新業務,就是為了拉用戶留存,增加下單人數,所以都會瘋狂補貼。
掙錢是其次,主要是想把各種數據先跑起來,比如下單量、參與人數、停留時長什么的。
這正是我們薅羊毛的好時機。
當你看到一個活動產品價格低得驚人,說明他們不是在賣貨,而是在做廣告,掏50塊買東西就變成了:
掏1塊錢+點評+收藏+加購物車+分享給好友+拼團+完成游戲任務等等等等。
說白了,你花錢少或者不花錢的時候,你就變成了廣告位,就要做廣告位該做的事。
雖然有大平臺數據殺熟現象,但如果你定酒店看了攜程再打開飛豬,再上酒店官網小程序看看,基本上不會被割。
同理可用于點外賣(美團VS餓了么),以及買東西比價(京東自營VS天貓旗艦店VS拼多多品牌店)。
注意,要看最終到手價。你要點到最后,選規格付款的那一步的價格,不要看標價,那個往往具有迷惑性。
比如美團的單車7天券,天貓88VIP,京東PLUS,這些VIP會員包月包星期什么的。
它們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平臺的復購率和打開率,希望你常回來看看,不要被其他妖艷賤貨拐走了。
所以,多多少少會給你些甜頭,跟銀行利息一樣。
雖然不多,但有時能和大促活動疊加使用的話,還是挺劃算的。
打開拼多多,單獨購買和拼團的價差非常大,導致所有人都會選擇拼團。
但如果你是個網絡孤兒,沒有人跟你拼著買怎么辦,也不用擔心,拼多多會給你速配一個。
所以,看懂了沒?
現在的拼多多不是想讓你拉人頭過來砍一刀,人家已經7億用戶了。拼多多是想讓你養成記憶:拼團比單獨買更便宜哦。
這是在建「拼多多特有的消費心智」啊。
相當于你在店里吃個漢堡,人家循環播放「更多選擇更多歡笑就在麥當勞」。以后你吃漢堡,就認準麥當勞勞。
既然是做廣告,那么我們激動的心、顫抖的手,又可以開薅了。
飯桌上經常看到這樣一種人,信誓旦旦地拿起一瓶酒,給你拆解成本。
TA把廣告費、包裝費、渠道費、物流費什么都砍掉,告訴你一瓶幾百塊的酒,成本也就幾塊錢。
但實際上,除了你自己種出來的農作物,任何需要花錢買的東西,從來買的都不全是使用價值。
一個工廠出品的也是天壤之別,大牌有品控,平替幾乎沒有。
換廉價材料、縮短工序都是常見現象,研發升級迭代更不用想了。
如果工廠真的能做出來雅詩蘭黛歐萊雅級別的產品,前店后廠是主流,還要做品牌干啥呢?脫褲子放屁嗎?
很多平替拿到手里,你總覺得的哪里不得勁兒,不是細節有問題,就是覺得材質輕了或重了,要么就是用著用著嘎嘣一下壞了,連個售后都沒。
真正的平替就是技術研發門檻極低,沒什么升級迭代,可批量化生產,同時專利保護到期的東西,比如莆田鞋和義烏小商品。
美妝洗護這些千萬不要買平替,非常危險,家電更不要,幾乎就是家里養火球的節奏。
如果非要買平替的話,網易嚴選發揮最穩定,主要買廚房用品毛巾拖鞋什么的。
要買電器平替的話,建議選擇小米有品。
生活日雜類目是弱品牌,但凡能做出點名氣來的溢價都過高。
其實從刀叉、杯碗、盤碟,到腳墊、裝飾畫這些,完全不用看牌子,只需要看功能和材質即可,價格也很透明。
有生活情趣的打工人,花點時間翻一些設計小店。
沒有生活,只有生存的打工魂,直接上宜家或者NITORI一站式購齊。
辦公用品和充電寶水杯什么的,除非你要買設計款付費,否則就去名創優品一筐子買完。
記住,隨著年紀的增加,你會越來越明白,好梨一個勝過爛梨一筐,一定要逐漸減少那種「湊合能用」的東西,那只會降低你的人生質量。
我見過一個小姑娘,在上海租的老破舊的房子都要側身進洗手間。
但她屋里的每樣東西都很貴,且實用,她經常是攢一個月的錢買一樣好東西,日積月累下來,那個生活品質嗷嗷的,整個人的氣場也不一樣。
A
松下電動馬桶蓋、飛利浦電動牙刷、戴森電吹風
這三個是人生必買的東西,高頻使用,質量和設計就很棒。尤其是電動馬桶蓋,租房子也要裝一個,搬家可以帶走,自動沖洗不僅干凈還能治痔瘡。
B
冰箱、彩電、空調、洗衣機
這能選擇的牌子就那么幾個,功能材質都差不多,售后也都挺好,按照你的生活需求和心理價位選就好,反正都沒有什么設計美感,都挺丑。逢618雙十一是真的便宜。
C
書桌、書柜、置物架
千萬千萬千萬不要自己裝書桌、書柜、架子什么的!我們勤勞的雙手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靈巧,你會陷入嚴重的自我懷疑。所以,要買就買帶安裝的。
D
床墊
床墊一定要買貴的,越貴越好。你人生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睡覺,一張好床墊真的全面提升人生質量,可選五星級酒店同款,比如金可兒、慕思、舒達這些。
人間必備的選品邏輯很簡單,高頻次使用的,長時間使用的,就買的貴一點。
買來之后,使用頻率很低,效果與預期相差過遠的東西,就是智商稅產品。
這種產品鋪天蓋地太多了,尤其是各種小家電和廚房日用品,美容產品是重災區
不可否認中國的商家創新能力是真的強,但太多創新的實用性經不起考驗。
如果你不是買實用性,而是滿足好奇欲,或者喜歡嘗新,那也沒問題,購物的本質不是使用,而是快樂。
記住,越是你知識盲區的東西,溢價越多,越容易讓你繳智商稅。
購物養成個好習慣,就是去內容平臺先去種種草,看看達人評測和KOC吐槽,一定要看吐槽!
達人都是要接廣告恰飯的,所以都會撿好聽的說,但這世道,哪有十全十美的東西啊。
買電器等一切有科技含量的東西,先上知乎提問看高贊答案,然后上京東。
選京東自營和京東物流,因為電子產品對售后要求很高,京東售后是最好的。
買化妝品、洗護類、護膚類產品先上小紅書看KOC推薦,然后上淘寶天貓。
天貓美妝幾乎無敵,從上新品到搞活動都登峰造極。或者上薇婭李佳琦直播間也行,保證全網最低價。
買生活日用、服裝鞋帽、食品農產品上拼多多,性價比宇宙第一。
當然如果你是網購老司機,那也可以野性購物,比如像我這種敢在拼多多買索尼電視機的。
前提是你真的完全了解,這個產品的來龍去脈。
如果你熟練掌握以上網購技能和智慧,恭喜你擁有了良好購物三觀: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