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復用思維,再也不怕PM改需求了!
“殺一個程序員不需要用槍,讓改三次需求就行了。”
這句話絕對算得上碼農界的至理名言。你以為客戶改個需求,就像加幾根香菜那么簡單?人家吃了不合口,要你把咖喱味換成孜然味,把羊肉片再切薄一點,這盤菜等于重炒啊……
而隨著H5行業的蓬勃發展,現在世上還有一個新的工種——H5設計師,平面、動效、交互、測試統統都做!
這話對H5設計師同樣適用:
“殺一個H5設計師不需要用槍,讓改三次需求就行了。”
這里該有個滑動提示——哦。
游戲最好有個排行榜——你怎么不早說?你怎么不早說?
這設計看起來不夠高大上啊——換套設計,很多邏輯要重做啊親!
有什么方法可以循環利用你的設計素材,節省你大量的時間嗎?
接下來,談一談如何利用iH5的“小模塊”功能,實現Web素材、功能的復用。
【工具】
www.iH5.cn(3.0版本)
一、小模塊是什么?
首先,在編輯器的菜單欄找到“小模塊”。
你會看到很多現成的動效素材,向上滑動的操作提示等;一些獨立的交互元件,側拉菜單、下拉菜單、開關、日期選擇器等;還有一些實時的動態元件,比如數據圖表。
具體怎么用呢?
1、動效素材類
H5的互動性很強,所以設計師經常得在頁面中放一些操作提示,點擊、滑動、長按等等,引導用戶進行正確的操作。但如果每次你都要翻素材庫,甚至重新設計一次,也太浪費時間了!
現在,你可以直接點擊對應的小模塊,調整一下位置就能給頁面加上說明。
常用組件:文本、矢量圖(SVG)、圖片、時間軸、軌跡、動效
溫馨提示:部分機型的屏幕底部,會被菜單導航遮擋;因此千萬不要把按鈕、操作提示這些比較重要的頁面元素,擺放在比較低的位置。
2、交互設計類
隨著微信小程序、谷歌小程序等概念的興起,現在的H5變得越來越重度化,已經不再是簡單的營銷廣告了。你總有一天會被叫去設計H5網頁程序,如果要避免不停改圖、切圖、導圖,可以怎么做?
▲左為修改后的小模塊,右為原始效果
▲設置小模塊與外界的交互行為
如圖,你可以直接添加一個導航菜單的小模塊,就能任意設置菜單項的名稱、顏色、數量等等。不怕客戶改需求,蹭蹭幾下就能修改整體的設計風格。
常用組件:文本、矢量圖(SVG)、時間軸、軌跡、數組、F(x)函數
溫馨提示:雖然小模塊是獨立的,你依舊可以設置點擊某個符合要求的菜單項,會觸發什么交互。
3、動態數據類
前面用到的小模塊,都屬于在后臺“固化”的內容,一旦涉及動態數據,就更能顯它的神通了。
上面兩個圖表也是小模塊的應用,把干燥的數據轉化成圖表,用于用戶動態數據的可視化表達,比如每日體重、每月業績什么的。
因為Web APP還沒有真正火起來,下面放兩個APP的應用給你看看,能更快感受到這種可視化數據的價值。
▲By 周莜視界
常用組件:文本、矢量圖(SVG)、數組、數據表、計數器、F(x)函數
溫馨提示:圖表繪制一般需要代碼,所以制作上有一定門檻;數據的動態變化,可以通過更新與輸出數據表的內容,并結合二維數組的綁定功能實現。
4、其他應用
從上面的各種應用,你會發現小模塊就是模式化的物件。
我們做H5,用的一鏡到底、720度全景、跑馬燈等手法,統統都是模式。小模塊也差不多,所以你可以參考一些現成的模式,給設計或交互帶來靈感。
下面推薦幾個參考設計模式的好去處——
移動模式參考:日歷、留言、導航、注釋、空集、列表、時間線、畫集等各種移動設備的模式……
http://www.mobile-patterns.com/
Pttrns:書籍、瀏覽、日歷、卡片、表格、登錄、空集等各種移動設備平臺的模式,可根據蘋果/安卓、平板/手機/手表等進行分類。
https://pttrns.com/(需VPN代理訪問)
移動靈感:移動設備的動效設計集合,有豐富的效果預覽。
https://inspirationmobile.tumblr.com/(需VPN代理訪問)
Pinterest:針對某一個APP的設計模式整理,類型比較豐富。
https://www.pinterest.com/search/pins/?q=mobile&patterns(需VPN代理訪問)
二、3步,做一個屬于你的小模塊
下面以比較簡單的開關觸發器為例,說明小模塊的使用方法。
1、確定功能
如圖,當你選中這個開關時,會看到OFF文本(狀態為關時顯示的文字)、ON文本、開時背景、關時背景這些五花八門的名字,都是用戶自己定義的屬性。為它添加事件,你會看到點擊、開、關這樣的觸發動作。
在舞臺選中小模塊,右擊選擇“展開小模塊”,就可以看清它的內部結構。
你可以看到,最頂層的用的是“對象組”,有利于子對象的全體放大縮小。
2、交互制作
如圖,這樣的小模塊是通過4個時間軸的軌跡,讓兩個分別表示開、關的圓形按鈕進行位移、漸出/漸隱、擠壓的變化,并讓背景顏色發生改變。
因此,開關的觸發本質上表示時間軸的正/反向播放,以及更改觸發狀態的標記。
3、生成模塊
完成動效、交互的設計后,右擊對象組選擇“生成小模塊”,你就可以打包整個組件,并把整體的屬性、事件和文件包內的東西進行關聯了。
簡單吧?
你肯定也看出來了,既然這些參數是和iH5的組件功能掛鉤的,它的類型肯定非常多樣化,包括數值、內容、顏色、數據組等等,拓展性極強。
三、為什么要有復用思維?
最后,簡單討論一下復用思維的兩個必要性:
1、節約生命
你只需要花點時間把過去做的、以后想做的東西打包成小模塊,就能方便你未來修改或再使用同類型的H5,可以節省很多時間。
2、提高性能
當你把可以重復利用的圖片資源打包成小模塊,在同一個案例中多次使用,還有利于降低整個H5的體積,顯著減小文件的大小。
所以,改需求不可怕,沒有應對改需求的方法才可怕。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