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看似營銷的較量,實則數字化能力的比拼
又是一年雙十一,營銷的較量,數字化能力的比拼
雙十一如期而至,今年已是“雙十一”的第12個年頭,這次的“雙十一”也與以往有些不同。10月21日,阿里和京東雙雙開啟了自己的雙十一預售。天貓的售賣期分為兩撥,11月1日-3日為第一波,11月11日為第二波。京東的雙十一則將一直持續到11月13日,長達22天。
共同拉長的雙十一周期顯示出消費業對于“回血”的集體渴望。各大平臺紛紛推出優惠措施,各路商家積極備貨。無論對于電商平臺,還是各品牌商家,雙十一不僅是拉升年終業績的助推器,也依舊是自己一年中最大的一次考試。
千匠網絡作為新商業平臺服務商,為眾多品牌企業提供電商解決方案,在這大流量高并發的重大節日,為了保障客戶業務的順利運營,運維和技術團隊在活動開始前就開啟了各運行系統的巡檢,系統擴容,保障大規模并發下系統的穩定性。
1日0點到11日00:30分,雙11成交額達到3723億元,京東則達到2000億。阿里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天貓雙11有25萬品牌、500萬商家參與,其中包括200多萬線下商家。其中,首次參與天貓“雙11”的新品牌就達5萬個。
相比于第一年的雙十一,如今的電商市場競爭激烈。當整體市場供大于求,比拼就不再簡單,不但是商品的競爭,更是效率、服務、體驗全方位的競爭。加上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當今的消費者對商家的要求越發苛刻。
如何獲取客戶,如何讓客戶提升購買,訂單履約效率,配送效率,如何給到消費者更好的消費體驗,是天貓、京東以及各大品牌商都在不斷探索和追求的。
這次,天貓和京東就在預售上玩起了花樣。為了讓雙11包裹提速,把預售訂單提前下沉到配送網點和社區,待消費者支付尾款后,大量快遞從買家身邊發出。為的就是給到消費者極致的購物體驗。
然而,購物體驗的創新,背后需要先進的數字化技術來支持。
業務中臺的賦能
在大促節日,商家訂單暴增。面對平時幾倍的訂單量,從訂單的處理速度,處理正確率,配送效率,售后服務,客服響應速度等方面,商家都面臨了巨大挑戰。
加上,消費費者的購物入口越來越分散、靈活、可變與多元。第三方電商平臺、自營線上渠道、線下門店、直播等,通過盡可能多的零售渠道進行組合,借助更多的平臺連接更多的消費者,來獲得更多的銷售機會。全渠道零售成為品牌商標配,但這種商業模式,無疑給增加了商家的經營難度。 這也是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品牌商找到千匠網絡,開始部署業務中臺,來加強在訂單、商品、會員、業務統一處理和管理的能力。
實現線上全渠道的互通、線上線下的互通、內部和外部的互通:APP、小程序、H5、PC企業自有品牌渠道的互通,與第三方電商平臺,淘寶、天貓、蘇寧、拼多多、京東等平臺的互通,會員、商品、訂單履約各個環節的互聯互通。集成企業內、外部的系統,與ERP,WMS等系統的互通。 通過業務中臺,連通前端和后端,讓企業氣血運行通暢。
無需在各個獨立系統中重復操作,提高內部協同效率,讓各部門精細化運作各自業務,加上自動化的賦能,提升效率,減少人員運營成本。 業務中臺,對外,提升的是顧客的購物體驗;對內,提升的是企業的效率,降低成本;是客戶體驗和效率的雙贏。
列舉訂單履約和會員運營這兩模塊,看看業務中臺如何支持雙十一背后的較量?
電商的產銷模式通常分為以產定銷、以銷定產。結合今年大力推的預售玩法,它的價值在于:
1)以銷定產型企業:根據市場需求備貨,減少庫存壓力通過業務中臺自動收訂各銷售平臺(淘寶、天貓、京東、唯品會等)訂單,企業可以根據預售訂單情況定量生產。提前包裝,待付尾款后進行發貨,也可以根據訂單情況提前分配到門店前置倉,減輕總倉庫存壓力,提高配送速度。特別適合于服裝鞋帽等行業。
2)以產定銷型企業:提前準備交易履約,提升供應鏈效率適用于已經提前準備好庫存的企業,根據訂單情況,提前將貨物分配到就近的門店或配送點,到達離消費者最近的位置,加快配送的速度。
這也是為什么有的消費者凌晨付的尾款,早上準備出門上班,就收到了快遞。
研究表示,真正決定消費者滿意度的,并不一定是產品本身的體驗,而是消費者對產品的“預期”和“感知體驗”之間的差值。
當消費者還習慣于凌晨付款,當天發貨,第二天收貨的常規速度,包裹的提前到達,無疑給消費者帶來了極大的驚喜。正是這種超出預期的驚喜,提升了消費者的滿意度。然而,是否能夠提供這種驚喜,是彰顯品牌能力的根本,也是企業數字化能力的檢驗。
總結下說:訂單履約的效率難點通常在于跨平臺的訂單處理和高峰值下訂單發貨效率,其中包括發貨準確率和發貨速度,而業務中臺自動化的能力在以下幾點得到了很好的發揮:
將各個渠道的訂單順暢的自動收訂到后臺統一處理
與內部倉庫管理,ERP系統等無縫結合,實時獲得庫存數據
自動地址識別,系統可根據設定的規則進行發貨,如根據總倉、門店倉和快遞公司的承載量進行分配調整,自動優選就近倉庫發貨等,縮短包裹在途時間
當訂單履約自動化操作,提升的是消費體驗,減少的是企業在人員上的投入成本。千匠曾統計過我們服務的一家品牌企業,通過業務中臺一年可節約物流成本50萬以上,訂單處理部門人員配置從6人縮減到4人,效率卻提升了180%。
再簡單談談會員管理,新零售講的是千人千面,而要實現千人千面需基于數字化的能力,客戶獲取、留存、經營是在全域、全渠道進行的。在任何一個消費場景,都需要將會員變得可識別、可觸達、可分析,而這,也是建立在業務中臺的基礎上的。將所有場景的會員通過業務中臺進行識別、標簽管理,再針對消費者的消費特征,購物的路徑偏好進行更深層次研究,從而制定更完善的銷售策略,和渠道場景之間形成無縫協調。通過業務中臺實現全渠道數字化,對客流、獲客、消費者環節進行有效的數字化管理,累積數字資產,才能提供更加精準的產品和服務。
雙十一大促,看似是一場營銷的較量,實則是數字化能力的大考,是對全渠道數字化能力的檢驗。前端的營銷玩法需要技術來支撐。
業務中臺,就是隱藏在背后的能力推手。
業務中臺,并不應局限在訂單管理、交易履約、會員運營,而是對營銷、商品、結算等全面的賦能,多種模塊的結合協作來產生1+1>2的效果。千匠星云業務中臺提供用戶中心、商品中心、交易中心、庫存中心、營銷中心、渠道中心、內容中心、結算中心、服務中心,九大能力中心賦能前臺應用場景,讓企業的數字化能力靈活地賦能到各個實際業務場景中,成為業務創新、企業發展的基石。
千匠網絡以賦能企業數字化銷售為使命,基于企業互聯網中臺架構實踐及技術,助力企業線上數字化銷售轉型和商業創新。擁有多套成熟的零售、批發等業務模式線上銷售解決方案及細分行業解決方案為企業提供支持,如需了解數字化解決方案,歡迎掃碼,千匠網絡竭誠為您服務: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