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10月書單 | 你再不來,我要下雪了
兩個月只看了五本書,默默安慰自己:至少不是空無一本。
01
魚·翅與花椒
作者:扶霞·鄧洛普
譯者:何雨珈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忘了在哪個紀錄片中種草了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美食分享類的書,倒不如說是一個英國人在中國的發現之旅。從成都開始,到湖南、福建、貴州、揚州,在近30年前的中國,一個膽(ai)大(chi)的英國女性,前往內地,慢慢接受了花椒、毛肚、豬腦等一系列的匪夷所思的食物,愛上中國-迷失中國-又重新愛上中國的故事。
喜歡作者的坦白,并不是只是對美食唱贊歌,也留下了自己的疑惑、抱怨、迷茫,也沒有掩蓋自身的小毛病。
兩種文化的沖擊總是有點震撼,作者最終達到了和平共處。如果要用一道菜來形容這種感覺,我想應該是麻婆豆腐。
02
ZOO
作者:乙一
譯者:張筱森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每次看乙一都要進行一番心理建設。這本書收錄了乙一的11篇小說,都挺黑暗的。
開篇的《陽子與小飾》給我不小的沖擊,作者的世界太嚇人了,(我對兒童陰暗面的描寫一直都很難接受),結局我也不覺得是帶著希望的。
《把血液找出來》、《在即將墜落的飛機中》居然有笑點,帶點黑色幽默。《神的咒語》讀來很膈應,每個人都想象過只有自己存在的世界吧,書中描寫的非常極端,也很血腥。
其他幾篇也很精彩,就不一一贅述了。
乙一有“黑乙一”和“白乙一”兩種狀態,目前我遇見的都是“黑乙一”,我倒要看看“白乙一”會帶來什么呀。
03
尋訪山西古廟(晉東南 晉南篇)
作者:連達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這本書記錄了連達走訪晉東南、晉南的古廟速寫與隨筆。
越讀下去,敬佩之情越深。一個生活在大連的黑龍江人,不是建筑學專業,也不是畫家,利用業余時間走訪山西古廟,默默堅持下來,有千余幅作品。那些古廟與他并無關系,他卻愿意跋山涉水,有時還要挨餓受凍,留下古廟的身影,并附以真誠的記錄,讓那些古老的清晨與黃昏重新煥發光彩。
我曾在山西自駕游,還是前往全國知名的佛光寺,路況都夠我受的了,已不想嘗試第二次。而連達走得路更遠,山更深,他對古廟的熱愛,已無法用言語來表達。
真是癡人啊。
04
溫莎墓園日記
作者:木心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這是木心的小說集。
有些小說,像陰森可怖的古堡,主人冰冷地邀你進去,里面密室、刑具、血跡等安排得明明白白,你有一定的心理準備;有些小說,是相熟的大爺同你嘮家常,沏一壺茶,配點點心,跟你講那過去的故事,你細細地聽了,心滿意足地離去,路上卻咳出血來,也不知是吃的有毒,還是故事有毒。
我覺得黑乙一的小說屬于第一種,木心的這本屬于第二種,兩者都精彩。
05
云雀叫了一整天
作者:木心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木心的詩集。準確地說分為甲輯和乙輯,甲輯是詩,乙輯是短句。
摘錄一首詩吧:
卡夫卡的舊筆記
從清晨六點起
連續學習到傍晚
發覺我的左手
憐憫地握了握右手
黃昏時分
由于無聊
我三次走進浴室
洗洗這個洗洗那個
生在任何時代
我都是痛苦的
所以不要怪時代
也不要怪我
再摘錄幾個短句吧:
第一個發明刮耳光的人多有才氣
凡倡言雅俗共賞者,結果都落得俗不可耐
你再不來,我要下雪了
蠢,都是資深的
一夜透雨,寒意沁胸,我秋天了
智慧是劍鋒,才華是劍氣,品德是劍柄
長文顯氣度,短句見古字,不長不短呈風韻
在“桃園三結義”中你演什么角色,我演桃花
好了,不摘錄了,這人有趣得很。
結尾
2020年只剩2個月了,這兩個月也掀不起什么大風浪了,那我斗膽想象一下:2021年我會寫得更好嗎?
誰知道呢。
下次見。
感謝閱讀,往期書單請移步公眾號【文字與建筑】查看。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