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W+K上海ECD楊耀淙轉戰博報堂,擔任亞太區聯席CCO
楊耀淙(Yang Yeo,圖右)以及木村健太郎(Kentaro Kimura)
來源:創意邦(ID:creativeboom)
原文:Campaign Asia
博報堂(Hakuhodo)日前已聘請W+K上海前執行創意總監楊耀淙(Yang Yeo,圖右)以及木村健太郎(Kentaro Kimura)兩人共同出任新設立的亞太區聯席首席創意官(co-CCO)。
加入博報堂后,常駐新加坡的楊耀淙將與該公司老將木村健太郎聯合主管亞太地區的創意管理事宜。木村健太郎則曾歷任博報堂Kettle的聯合首席執行官及執行創意總監,將繼續以東京為駐地。
楊耀淙自2014起掌管W+K中國創意業務,并于今年一月份正式卸任。博報堂方面表示,二人將合作提升員工動力和技能,并建立更強大的企業知名度,吸引新客戶。他們的工作將包括規劃、激活、公關及傳統的創意業務。
顯然,楊耀淙從全球最具創意精神的代理商轉投博報堂令很多人不解。對此,楊本人在東京接受CampaignAsia采訪時表示,自己與木村健太郎已經有八年的友誼,是此次跳槽的一部分原因。
雖然大型日本代理商多給人非常“公司化”的感覺(是好是壞我們不做評論),但楊耀淙表示對此并不擔心。他透露,在與博報堂全球首席創意官Masaru Kitakaze坦誠交談之后,他相信“能在這里盡情地做我自己”。Kitakaze還告訴他,“只要不斷向前”就不要害怕失敗。
楊耀淙說,成為日本大公司系統一員并不會讓他感到不安。“我會積極投入,既不會將全球作風帶進來,也不會被傳統作風束縛......不一定非要有日本方式或西方方式才能成功,我們需要的是‘博報堂’方式。”
他還表示,雄心壯志的博報堂希望成為“享譽全球的創意代理商,只不過總部恰好在日本而已”,而不是簡單的一家“日本代理商”。根據Kitakaze的解釋,以東京為總部管理整個亞太區業務并不是很高效的組織結構。楊耀淙說:“我們希望深入各個市場,與當地的同事一起卷起袖子工作”。
目前,博報堂在亞洲的大部分客戶都還是日資企業,公司未來希望拓展更廣泛的客戶群。這意味著提升提名度,而楊耀淙的加入有望能起到這一作用。
木村健太郎承認,想要提升整個亞洲區域各家辦公室的標準“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他認為由Irfan Ramli領導的印尼團隊相對比較強大,而其他市場辦公室目前實力還尚有進步的空間。他說:“我們還有提升業務水平的機會,特別是在中國大陸、泰國、越南和新加坡。”
目前,兩位首席創意官還沒有提出如何應對這一挑戰的方案。但楊耀淙認為自己不會單純地招兵買馬,而是會先認真審視代理商內部情況。他說:“我們還沒有充分挖掘內部人才。我們要看看如何培養他們并讓他們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我們希望企業文化以人為本。”
對于他提到的最后一點,他認為廣告這個行業對于“創意工作”這個概念應用太隨意。他深信,博報堂的作品要打動真實的人,“不是通過伎倆,也不僅僅通過溝通。”
當然,如今廣告代理商流行說自己能力很多,不是”只做廣告的”。但實際上,目前大部分收入還是來自于制作電視廣告。木村健太郎表示“市場設計”(market design)是博報堂理念中的重要一個元素,即“讓人們擁有更好的生活方式,最終讓我們的客戶受益”。
木村健太郎表示:“我不認為日本與亞洲其他市場多么不同,當然每個市場都有自己的特色。我們需要與亞洲人才更多層面地合作,這也是此次啟用雙人領導制的原因。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