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家長太難帶|獲客單價居高不下怎么辦?
教育市場龐大而充滿想象。國家財政教育經費4萬億,家庭教育消費支出2萬億…大額投入數據的背后,是力圖在市場中分一杯羹的教育機構。
2020年疫情的突然爆發又將在線教育送上了增長的快車道,但紅利過后,獲客單價一漲再漲,讓教育機構感受“我太南了”。
那么,在提升營銷獲客能力的道路上,在線教育機構是如何進行探索的?它們是如何找到“心意相通”的目標用戶的?
最難帶的家長實錘,獲客成本創歷史新高
根據2020年上半年教育領域投融資事件統計,國內在線教育行業融資案例數量共38起,同比2019年上半年下降57.3%。但融資總金額高達89.67億元,同比增長了10.5%。且融資行為逐漸集中于大型機構,單筆融資均值高達2.36億元,為5年最高。
然而,在線教育“一邊融資、一邊虧損”的燒錢大戰能維持多久仍是未知,目前來看整體市場的高估值、高營銷費、高虧損的“三高”特征明顯,約70%的企業存在連年虧損的尷尬情況。
大量資本和企業涌入賽道,導致行業競爭更加激烈,各家機構為了追求更大市場規模,投放額猛增,因此外部平臺的流量價格順勢猛增,導致行業在外部平臺投放的獲客成本普遍大漲50%甚至更多。根據新東方2020財年第三季度財報,新東方的人均獲客成本已增至74美元,創歷史新高。
與在線教育機構“心意相通”的目標用戶是誰?
就K12教育而言,家長的話語權已越來越重,他們既是對課程買單付費的目標受眾,又是教育孩子的主力軍,同時也是教育成果的直接負責人。
? K12家長群體
K12泛指從幼兒園到高三年級,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家長的角色也在逐步演變,低幼兒家長同時擔任“決策者+付費者”的角色,會上課體驗幫助孩子挑選課程,而高年級家長的決策權會轉向學生本身。
? 家長心理活動
不同階段兒童的家長對教育的訴求方向有所差異:
幼兒園階段:更看重興趣培養;
小學階段:更看重學習方法,同時在意興趣培養;
初中階段:更看重成績提升,關注分數;
高中階段:更看重綜合素質培養、心理健康。
? 家長教育觀念
父母的教育觀能夠決定孩子的學習成長道路,影響孩子對于學習的態度。
根據不同的教育觀,可以將家長進行不同的用戶畫像描繪:
第①類:對孩子的成績提升有非常強烈的訴求,是家長中最懂考學的一類人,會花很大的精力在孩子學習上,希望孩子成績、學校、排名都屬于Top水平,在“中國式”家長中占大多數。
如何用創意打動TA?
用激烈的矛盾沖突開頭吸睛,引起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困境的共鳴,配合專業口播解說講述課程優勢,引導點擊購買。
創意產自:摩邑誠
第②類:受教育程度高、知識面廣,助力孩子全方位發展。相比于第①類家長,會更多考慮孩子的自身狀況和喜好。
如何用創意打動TA?
用孩子做作業成果展示,舉例說明上課學到的實際解題技巧,讓家長不由自主對課程內容產生好感,認為孩子可以在課上學習到數學解題思維。
創意產自:摩邑誠
第③類:家長自身不追求太多,對孩子的課程報名愿意聽從身邊人推薦,跟著報名,覺得孩子成績差不多就行。
如何用創意打動TA?
職場媽媽第一人稱視角切身講述,根據同事推薦報名課程,配合展示動畫互動教學、游戲闖關的課程畫面,同時將孩子學習前后的狀態進行對比,來打動家長。
創意產自:摩邑誠
第④類:少部分人完全尊重孩子想法,不過多強制孩子,讓其自主發展,精簡課程,適當補習。
家長教育信息獲取渠道有哪些?
教育機構通過大數據收集,精準投放廣告到對應家長圈。線上常見的推廣方式是廣告投放和社群裂變(社交媒體、短視頻平臺、朋友圈等),而線下是通過地鐵、公交站、樓宇廣告等。
1.口碑營銷
口碑宣傳的轉化率最高,也是家長們最認可的一種方式,很多家長報班可能是因為和同班家長聊天,學習好的學生家長推薦自帶“BUFF”。
教育機構可以把口碑營銷作為轉化的主要渠道,考慮找有影響力的家長做宣傳交流,瞄準家長群/媽媽群等信息交流聚集地。
2.廣告宣傳
宣傳方式包括平臺宣傳(網絡社交平臺、短視頻平臺、朋友圈等)、教育機構宣傳、學校渠道的廣告宣傳等。
據第三方估計,在線教育頭部10家機構僅2020年7-8月的暑期市場投放量,可能超過100億元。
App Growing近期也發布了《2020年Q3教育行業移動廣告投放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Q3各月教育品牌廣告數TOP5排行榜,上榜品牌幾乎均為K12教育機構,可見其投放力度的強勢。
3.網絡搜索
如在各類搜索引擎上的關鍵詞查詢推薦。
4.線下講座/活動
如線下的各種評測活動、講座、低價課、0元課、公開課、免費課、考試等。
結語
只有對家長群體“知己知彼”,明確其群體特性、心理活動、行為習慣,更精準地“投其所好”,同時,在轉化率較高的營銷渠道(如口碑、移動廣告投放等)做差異化打法,從而虜獲家長的“芳心”,才能讓他們心甘情愿地付費買單。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