廁所才是年輕人的「職場避難所」
作者:倪仕軒,來源:城市畫報
最近某招聘網站發布了一份《互聯網人如廁報告》上面顯示:86%的互聯網人把廁所當作回歸自我的最后凈土,甚至于出現了一種新型社交方式:廁所社交。
大家對于“帶薪如廁”的熱愛程度已經遠遠超出了城畫君的想象,所以城畫君決定,深入了解這個新社交圈!
通過一番調查,以下為大家帶來新鮮出爐的《都市青年如廁圖鑒》,請看都市年輕人如何演繹“廁所5分鐘,人間2小時”的奇跡:
速戰速決式如廁
這類型年輕人放在廁所社交圈里屬于金字塔底端,他們上廁所時間超短,進去、出來一氣呵成。老板們紛紛表示這是他們的夢中員工,但是沒有人知道,速戰速決不過是因為——公司廁所的信號實!在!太!差!了!
以及,廁所味道經常難以言喻。多少人去了后聲淚俱下,“我每天都在期待保潔阿姨可以拯救本司的廁所嗚嗚嗚。”
補眠式如廁
懷著“只要我不睡覺,今天就不會結束”心理的當代上班族,常常因游戲太好玩、微博抖音太好刷而熬夜,第二天上班犯困成為常態。因為害怕趴桌睡會被老板發現而炒魷魚,只能強打精神工作。
而廁所作為公司一個隔絕外界的私密場所,成為熬夜黨理想的補眠場所。他們不懼險遠入廁休息,探索出一套獨家姿勢,成為廁睡高手。
帶薪如廁
“每天堅持帶薪拉屎10分鐘,相當于每年多出5.5天的帶薪假期。”如果問一個職場摸魚老手工作經驗,那他一定會把這條準則標紅、高光、加下劃線并講三次。
“帶薪發呆”“帶薪摸魚”“帶薪如廁”看成辦公室三大護法,終極奧義就是“不想上班”。適當摸魚是好,超過半小時就有些過分了,對健康也不好。
對了,想嘗試的人還需要注意早晚高峰。
梳妝打扮式如廁
作為一名都市麗人,這波人嚴格要求自己在辦公時也應該維持一個良好的形象,所以他們踏入辦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前往廁所,對自己的衣著面貌稍加整理,適當補補粉補補口紅補補發膠,然后打起精神開始一天的工作。
看似補妝實則摸魚,三個小時后,將再次重復以上步驟。
偷偷八卦式如廁
一個辦公室,如果要問哪里可以獲取到最新的八卦資源,毋庸置疑是廁所。
飯前飯后,工位上人不多的時候,你可以試著溜去廁所看看,那里也許有壓低聲音在打電話的xx主任,正在竊竊私語的兩三小姐妹......不要刻意參與進去,你只需要找個坑進去蹲著,今周的茶余飯后談資馬上到帳!
當然啦,八卦有風險,建議拉群八卦。
整理心情式如廁
Wan在一家互聯網企業當小編,她通常會在稿子被斃、被領導diss或者突然被塞了一個新任務的時候選擇去廁所冷靜一下。她說:“廁所是我唯一可以不用維持體面的空間,我需要這樣的空間來整理自己的心情,給自己做一下心理工作,然后再回來繼續這樣或者那樣的工作,繼續對外維持我溫和的形象。”
Wan感慨:“作為一個拿錢做事的卑微乙方,別談工作順心了,能踏踏實實地完成每一次領導分配的任務,就已經感激不盡了。”
她不是個例,年輕人喜歡去廁所小隔間著,因為在那里感覺很安全。
逃避現實式如廁
面對同樣的問題,樓上的Wan愿意進廁所整理好自己的心情出來重新面對,然而還有很多小伙伴,他們深諳兵家之道,明白三十六計跑為上計。
在feel到領導即將要分配任務、今天的稿子可能要重新寫等等情況時,他們會急忙走進廁所,假裝自己此刻已經從辦公室消失,并安慰自己:這樣就沒有人可以找到我了!
對于這部分年輕人來說,廁所可以實現自我奉行的“逃避可恥但有用”準則,“一入廁所深似海,從此上司是路人”。
閉關式如廁
你應該也有過相同體驗:上廁所的時候廁所里總會回蕩著某音、某書的背景音樂,有的時候聲音大到你不用看屏幕也能知道那是個什么樣的故事。
一般來說,這些屏幕的主人最為熱愛“帶薪如廁”,他們通常會在朋友圈po:下午又在廁所待了xx分鐘,感覺今天也賺到了!
就是有時會尷尬——外面剛好有同事在等位,時常糾結于到底要不要出去。
社交式如廁
上班族把廁所當作回歸自我的最后凈土,他們熱衷于“廁所社交”。小時候結伴如廁的習慣至今未改——“有沒有位置啊?一起上廁所啊:)”
尋求靈感式如廁
粗略計算,我們的一天中有三分之二的時間都在公司度過。工位擠擠挨挨,同事來來往往,想找個地方獨自思考,唯有廁所可選。
于是乎,廁所也成為了渴望安靜尋求靈感人群的不二之地。
他們喜歡蹲在小隔間里,享受無需發言也不會被打擾的瞬間,讓大腦在這片刻的自由里充分放松,然后說不準會突然get到某個點。插畫師@小魚 說:“帶薪如廁其實性價比很高,我每次腦子卡殼的時候去廁所待會兒,待著待著思維就順了,不是有句話這么說嗎,上廁所和洗澡時靈感最是豐盛!”
以上圖鑒純屬調侃,并無惡意。
至于工作期間該不該上廁所,該怎么上廁所,城畫君只能說:急了就要上!
上班時你會在廁所悄悄干嘛?
來評論區聊聊吧!
作者公眾號:城市畫報(ID:cityzine)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