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政填補了拼多多物流短板
配圖來自Canva
近年來,隨著國家扶貧助農政策的推行,互聯網企業紛紛開始將目光瞄準了農業。9月19日,中國郵政與拼多多在京達成戰略合作協議,表示雙方將在農產品進城及扶貧助農相關領域發揮各自的優勢,全面推進農產品產銷對接合作。
作為農貨上行第一平臺,多年來拼多多一直致力于推動農產品上行。但是長期以來,農業產業化程度低、開發資源耗費大、物流速度慢等問題,一直都是困擾農產品上行的核心行業痛點。
而作為最大農貨上行平臺的拼多多,雖然在模式上有各方面的創新,但其快遞物流缺失的問題,一直阻礙著拼多多更好的發展。此次拼多多選擇聯手郵政,也是希望借助高效物流解決其在農產品上行方面存在的物流難題。不過,隨著淘寶、京東、蘇寧等電商平臺向農業發力,這無疑給矢志不渝推進農業變革的拼多多,帶來了全新的挑戰。
拼多多用農業打開電商新格局
2015年在各路電商發展如火如荼之時,拼多多借助下沉市場紅利和農產品品類優勢半道殺出,以強勢的姿態成為了電商行業的個中翹楚,在阿里和京東兩分天下的電商格局中,殺出了一條血路,由此奠定了其國內電商第三級的地位。
而在發展早期,拼多多因為一些負面新聞的影響,加之電商之間競爭激烈,使其在初期發展并不順利。于是拼多多選擇另辟蹊徑,向無人問津的農業發力。正是這一差異化的定位,為拼多多的崛起奠定了基礎。
相關資料顯示,拼多多剛成立時交易量甚少,同期的京東全年GMV則達到6582億,而阿里的全年GMV也已經突破30000億,當時還在草創階段的拼多多,遠不是前兩者的對手。但到了2017年,拼多多的GMV直接飛速上漲到1412億元,實現了GMV從0到1000億的爆發式增長。
而實現這一目標,京東用了10年,阿里用了5年,拼多多卻只用了2.25年。正是因為看到了農業所帶來的顯著成效,隨后拼多多在扶貧助農的道路上一發不可收拾。抗疫助農直播、百億補貼、多多果園、多多農園、春耕節……拼多多在農村農業上的投入越來越多,涉足越來越深。
到了2018年,拼多多平臺的農(副)產品訂單總額為653億元,較2017年同比增長233%。2019 年,成交額更是高達1364 億元,農(副)產品年活躍買家數達2.4 億,拼多多成為了中國最大的農貨上行平臺。
不過即便如此,拼多多仍然因為物流缺乏的問題而備受掣肘。鑒于其自身沒有完備的物流系統的現狀,尋找外部物流伙伴合作,就成了拼多多的當務之急。
聯手郵政背后的考量
近年來,國內電商行業飛速發展,物流自然成了整個電商生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這恰恰是拼多多的軟肋。
比如,如今阿里持股的四通一達已經能夠覆蓋到鄉鎮一級;而京東自建的物流體系,更是成為其自身的一大助力。反觀拼多多,雖然在下沉市場收獲大量用戶,但是物流配送方面的問題,多年來也未曾得到有效解決。此次與郵政的深度合作,正是它在為改善快遞運送效率方面所做的新努力。
拼多多之所以選擇和郵政合作,就是因為國內物流行業除京東物流和四通一達外,中國郵政也是國內數一數二的物流公司,網點遍布全國各鄉鎮,脈絡發達。拼多多希望通過合作,借助中國郵政的物流系統打開農產品上行的通道,從而提高農產品供銷效率,進而提升用戶體驗。
另外,兩者在扶農助農上有共同點,同時雙方特點又有互補性。比如,中國郵政雖然具有網點遍布全國各地、覆蓋下沉偏遠農村的行業優勢,但是它需要電商平臺的渠道支持。而拼多多作為電商巨頭之一,擁有充足的流量資源,又一直扎根在農村,是全國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臺,剛好可以滿足郵政的需要。
郵政扶貧助農正好和拼多多電商下沉農產品上行的理念不謀而合,基于此雙方達成合作也就順理成章了。而拼多多在農產品上行市場取得的顯著成效,引起了各路電商的覬覦和效仿。
新農業戰爭
國內電商行業發展多年,已經逐漸顯出疲態。要想有所突破,就得開發新的品類。目前來看,農業正處于變革的黃金階段,數字化轉型則給農業變革帶來了全新機遇,也讓農業有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拼多多的下沉案例,更讓國內諸電商們垂涎三尺。
拼多多一直致力于愛心助農,并出臺了不少措施。一方面,拼多多對農產品進行產業扶持,借助自身電商平臺直播代銷,讓農產品進城,幫助農民獲取收入;另一方面,拼多多的產業帶幫助農民向農商轉化,建立起以農產品為主的農業科技公司,創建農商品牌,讓農產品溢價銷售。
除此之外,拼多多還在積極推動數字化農業改造,意圖挖掘出農業更大的價值。7月22日拼多多發起的“人工智能VS頂尖農人”草莓種植大賽,就是拼多多踐行數字化農業的表現。
拼多多意圖通過自己的努力,填補我國數字化農業的空白,探索小農生產環境下數字農業的解決方案,通過種植算法讓農業產生更大的價值。拼多多在農業方面成績斐然,讓各路電商看到了農業的巨大潛力,紛紛入局。
比如,淘寶旗下建立淘寶匯吃、1688平臺、農村淘寶等平臺,打造了縣域電商服務體系的農產品供應鏈;京東聚焦“一縣一品”、推出“千縣萬鎮尋源記”產業帶計劃,充分整合供應鏈、物流、技術、金融以及全域營銷等優勢,打通地方農產品上行渠道入口;蘇寧易購上線“中華特色館”、布局“拼購村”,主推農村電商中的優質產品。
在農產品上行這條賽道里,阿里、京東、蘇寧易購等電商巨頭都在不遺余力地探索如何破局,而拼多多在產品定制、產業帶扶持上的創新,為前者提供了可供借鑒的成功經驗,引得各方紛紛效仿。而隨著各家電商的仿效跟進,拼多多原本的優勢也在其他電商的趕超中開始面臨挑戰。這意味著,拼多多在輔助農業的路上依舊有硬仗要打。
文,零售內核記者/王茜,公眾號ID:lingshouneihe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