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組經典的正負形設計案例,值得反復學習
首發:GrayDesign
原標題:正負形設計的魅力,只有懂的人才懂
平面設計中的正負形(Negative Space)是由原來的圖底關系(Figure Ground)轉變而來。在平面空間中,形體和空間相輔相成,彼此界定。
我們通常將形體本身稱為「正形」,而其周圍的空白(純粹的空間)則稱為「負形」。不過有的時候,正形和負形是很難界定的,它們之間甚至可以相互轉換。目光注視的焦點不同,看到的圖形也會有強烈的反差,甚至給人兩種完全不一樣的感覺,而這,也正是正負形的魅力。
我們熟知的太極圖中的「陰陽魚」就是通過借助對方的形態讓彼此相互襯托,只要其中一方有變化,另一方也隨之而變,因此形成一種巧妙的互動與依存關系。
1、《彼德與狼》Peter & the Wolf
正負形在設計中常常被運用于表現兩者關系,例如在下圖這幅《彼德與狼》海報中,我們可見的形體是一只狼和一只鴨子(正形),而借助狼身體圍繞出的空白區域(負形)卻又正好是一個小男孩(彼德)的側臉輪廓。
設計師巧妙地運用了正負形的手法,讓海報主題清晰明了又富有深意。除此之外,近年來還有許多畫面簡潔但又極具視覺沖擊力的正負形案例,我也從中搜集整理了一些和「GrayDesign」的朋友們一起分享。
2、向喬布斯致敬
Designer: Jonathan Mak Long
3、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天際線
這幅海報完美詮釋了全球氣候變暖與人類息息相關,在懸掛的冰之間的負空間就是城市的天際線。如果冰融化了,那天際線注定也會消失。
4、福田繁雄個人設計展海報
Designer: 福田繁雄(Shigeo Fukuda)
5、《美國隊長2》
Oli Riches
6、英雄與反派:Batman / Penguin
Artist: Simon C. Page
7、《獅子王》
8、Colsubsidio圖書交換
Snow White
Sherlock Holmes
Harry Potter
Troy
Little Red Riding Hood
Moby Dick
Agency:LOWE/SSP3 / Bogotá D. C.
9、可口可樂:Coke Hands
Agency: Ogilvy & Mather Shanghai
10、可口可樂:絲帶系列
11、可口可樂:Coke Plant Bottle
Advertising Agency:Ogilvy & Mather, New York
12、可口可樂:可樂瓶系列
13、百事可樂:Feel Light Pepsi
Agency: Sancho BBDO, Bogotá, Colombia
14、Natural Mark: Forest
Advertising Agency: Tag.Creative, Moscow, Russia
15、WORLD FOR ALL
Agency: McCann Worldgroup India, Mumbai
16、IBM智慧地球系列
Advertising Agency: Ogilvy, Paris, France
17、世界自然基金會 (WWF)
Agency: BBH China
18、Stop Hunger. Start Peace.
Artist: Noma Bar | Agency: TBWA\Chiat\Day New York
19、itv:Injuctice
Advertising Agency: BBH London, UK
20、大眾汽車:See film differently
《大白鯊》
《出租車司機》
《沉默的羔羊》
Creative Agency: Adam & Eve/DDB
21、The Invisible Man
Jonathan Burton
22、大眾汽車:Features
Agency: DDB Mudra, Gurgaon, India
23、以色列性侵犯受害者支持中心聯盟
Agency: Mccann Erickson, Tel Aviv, Israel
24、KFC:So Good
25、SANCCOB: Save Penguins
Agency: Bittersuite, South Africa
26、Negative Space of Mind
By Vignesh Seshadri & Kathryn Kvas
27、Melbourne Food & Wine Festival
Artist: Kaushik Shivanagere Badarinarayana
28、PHILIPS:LED手電筒
29、Yummy
30、We were made for each other
Assorted Prints Ben
你最喜歡以上哪一幅正負形設計?歡迎留言分享!
數英用戶原創,轉載請遵守規范
作者公眾號:GrayDesign(GrayDesignHK)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