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產品:危機過后,中小企業的機會在哪兒?
2020年讓不少線下企業一夜之間歇業,蝸居在家,而線上業態則迎來了意想不到的增長。
還記得17年前時也發生過同樣的情況,推動了新浪、網易、搜狐這三大互聯網企業的崛起,讓許多互聯網企業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超級產品戰略,通過互聯網+的方式,創造出新的盈利模式。
有過該經歷的企業管理者在艾老思公Z號文章的留言下表示,當時的人們都被困在室內,間接導致短信使用量大量增加,增加了移動等通訊企業的收入,也正是因為這樣,互聯網寬帶的接入率被大幅度提高,大家開始通過互聯網獲取信息并嘗試網購,重塑了娛樂方式。到了后期馬云培養了網友們新的消費習慣。
時至今日,歷史重演,互聯網+也開始重復著當年互聯網服務加速普及的過程,在滲透率較低的領域內開辟出一片新天地,對于超級產品戰略而言,危機意味著機會的來臨,非常時期正是塑造人們消費習慣和消費觀念的新機會。
遠程辦公、在線問診、買藥送貨、網購蔬菜成為了人們生活的日常。曾經絞盡腦汁想要觸達更多用戶的在線教育、互聯網醫療、企業服務以及送貨上門的服務得到了機會,讓許多消費者有機會認知和體驗互聯網+的垂直服務。
不僅如此,集中爆發的線上娛樂在大家恢復正常生活時將會迎來冷靜期,短期被抑制的消費需求也會迎來報復式增長,擴大滲透率的互聯網+服務,將面臨短期的獲客到長期的轉化、留存考驗。對于超級產品戰略而言,短期的獲利并不能代表什么,還是要看后續的服務或產品是否能夠滿足用戶的真正需求。
在線問診、醫藥O2O、遠程醫療。這些都成為互聯網醫療企業的出圈機會,醫療健康領域的增長意味著用戶最直接的需求。
而互聯網醫療企業證明了自己的組織、運營能力的可信度和可用性,提高了人們對遠程醫療的認可度,同時教育著市場,讓用戶逐漸習慣互聯網+醫療模式。
據艾老思公Z號的數據分析,互聯網醫療在互聯網人群中的滲透率為3%,與其他服務相比滲透率較低,這是因為大家之前對于遠程醫療不夠信任。
此外,醫藥電商O2O也在教育用戶,在過去大家覺得買藥較為低頻,只要門口有藥店就行,但這次送藥上門讓人們體會到了快捷、方便。
在超級產品戰略方法論中,降低體驗門檻能夠有效增加產品的使用率,為企業留存轉化帶來巨大機會。
在線教育專家王先生向艾老思進行咨詢時表示,“如今的在線教育市場是許多企業眼里的香餑餑,想要做好自己的產品,需要成熟的技術,還需要市場推動力”。
目前行業聚焦在線上課程,隨著圖像、視頻等領域的逐漸成熟,互動課也許成為在線教育市場的下一個爆發點。要知道用戶習慣一旦養成就很難改變。
對于超級產品戰略而言,線上與線下的融合是必然趨勢,隨著市場格局的調整,產品、服務體驗好且穩定的企業才能長期勝出。
對于教育市場而言,線下能夠滿足孩子的社交需求,線下學習氛圍是線上無法滿足的,而線上成為必然趨勢也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在未來,很多人都會成為線上、線下教育市場的共同用戶。
想要運用超級產品戰略,我們會發現任何一處細分市場背后都藏著巨大的機會。就拿企業服務來說,因為眾多上班族無法坐在辦公室工作,只能進行遠程辦公,那么,遠程辦公涉及到的即時通訊、協同文檔、云盤、在線會議以及客戶管理、員工培訓等多個領域的產品和服務。
阿里巴巴的釘釘和騰訊的企業微信作為企業產品中的佼佼者,早已擁有大批用戶,在這個基礎下,如何增加用戶粘性成為企業是否能夠保持增長的關鍵。
據艾永亮老師在艾老思文章中分析,數字化是許多企業的必備趨勢。就拿在家辦公來說,從長期來看,將會推動遠程辦公向縱深發展。
只要培養好用戶習慣,服務跟得上、產品足夠好。用戶體驗感好,能夠滿足用戶基本需求,互聯網輕量化的辦公理念,一旦被市場廣泛接受,后續在多個地點辦公和出差期間,都能獲得較高的轉化率和留存率。
當人們的線下需求轉到線上后,各大電商平臺和O2O平臺獲得了一批新用戶和潛在用戶,尤其是生鮮電商跟去年相比環比增長320%,這時,線下門店和生鮮電商就會產生很大的分化,誰能夠生存下來,就要看誰能夠提供更高質量的產品或服務。
對于所有行業來說,危機只是短期的壓力,也是一個行業格局變動的機會,寒冬的來臨讓企業優勝劣汰,挺過去的企業將會拿下更多的市場份額。叢林法則向來都是適者生存。
很多時候,劇烈的市場變動往往讓資本和企業抱團求生,也正是行業進行戰略調整的大好機會。但對于中小企業和新興企業來說,資本還是很難幫得上忙,市場所考驗的還是企業自身的實力和韌性。
在未來寒冬還會繼續,運用超級產品戰略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企業自救的核心在于專注,把主業中最核心的產品或服務做好,非主營業務暫時擱置。每一次的危機過后都會誕生業內巨頭,這是一次系統性的業內洗牌,艾永亮老師在艾老思文章內總結道。
如果你想更了解中小企業能夠使用的超級產品戰略方法論,請關注“艾老思”公眾H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