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決策力,從這9個重要習慣開始
想要做出精明的決策,就一定不能把自己局限在有限的方案中。不幸的是,正如人們常常自以為知道自己的目標一樣,人們也會自以為已經知道了所有的備選方案,而不去想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案。
結果,很多決策都是在過分狹小而且結構不佳的選擇范圍中做出的。這些情況發生的共同原因是缺乏深入思考。
那么,產生更好備選方案的關鍵有哪些?什么時候該發掘更多的備選方案,什么情況下又該停止繼續尋找?
作者:約翰 S. 哈蒙德等
來源:管理的常識
ID:Guanlidechangshi
關于決策的錯誤想法
1.一個最常見的錯誤是抱著“一切照舊”的想法
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問題與以前碰到過的其他問題相似,因此,做出與以前相同的選擇,是最簡單的辦法。
2.另一個錯誤是選擇第一個可能的方案
接受第一個方案是最簡單的選擇方法,盡管很有效率,但結果可能不盡人意。因為第一個選擇往往并不是明智之選。
因此,要養成這樣一種習慣:在找到一個可能的方案后,再想想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案。
3.僅從其他人提供的方案中進行選擇,也將導致糟糕的決策
4.遲疑不決,同樣不利于做出明智之選
這是因為,等待時間太長,很多好的機會就會擦肩而過。
要記住,重大決策需要下決心,快去抓住機會吧。
產生更好備選方案的關鍵
形成一套好的備選方案并不是很難,但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不妨試試下面這些方法。
1.利用目標——多問問“怎么做”
既然目標驅使決策,你也可以利用它們來指引你尋找好的備選方案,問一問自己:“怎么做才能實現我的目標?”
問一問“為什么”會將你從手段帶向目標;問一問“怎么做”則會將你從目標帶向手段,帶向備選方案。
畢竟,備選方案是最終的手段。
2.挑戰局限
很多方案由于某些局限而無法得到實施,其中有些局限是真實的,而有些局限則是假想的。
假設你的公司出現了一個營銷主管的空缺,以往的做法是從現有員工中選拔一人任此職務,而不是從公司外部尋找合適人選。
這種傳統的做法就是所謂的假想的局限。
設計方案時要假定局限并不存在,如果這樣設計出的方案有足夠的吸引力,也許你會知道如何付諸實施。
比如某公用事業公司認為只有將一個新的發電廠建在河道附近,才能保證有足夠的冷卻水供應。
在這一條件的局限下,公司發現所有備選方案都將耗資15億美元以上,并使環境遭到較大破壞。
在環保主義者的壓力下,這家公司放棄了在河道附近建發電廠的思路,對方案進行了重新設計。
擺脫束縛后,這家公司選定了一個方案,該方案是在內陸某地建發電廠,得從12英里外將水抽來用于冷卻。
其結果是:不但設備費用省下了3億美元,對環境的破壞也較小。
3.確立高標準
確立似乎難以實現的目標,可能更有機會發現好的、不落俗套的備選方案。
高標準可能迫使你以一種全新的方式進行思考,而不只是對傳統做法進行細枝末節的調整。
例如,20世紀80年代末,很多企業都通過削減支持保障人員數量的途徑來降低成本。
一個普通的標準是削減成本15%~20%。
許多企業通過將一些人工流程自動化,解聘了大量員工,實現了這一目標,他們很高興。
但后來,他們聽說競爭對手的目標是降低成本50%,并且實現了,他們就再也高興不起來了。
由于確立了高的標準,那些競爭對手被迫采用全新的思考方法,將支持和保障職能完全外包,使公司結構發生變化。
確立高標準,的確可以使你的思維得到拓展。
4.先進行獨立思考
在向他人咨詢備選方案之前,先讓你自己的思維任意馳騁一番。
假如你在無意中產生了一些最原始的想法,如果馬上就去問別人,而不是首先自己來關注和提煉這些想法,那你可能被其他人的想法和判斷所困。
有時,暫時忽略別人的意見是必要的,讓你自己的創造力先自由馳騁一段時間吧。
一旦你過早地引入他人的思路,特別是那些專家的思路,你便會過早地放棄自己的思想。
5.從經驗中學習
你不應受歷史的約束,但的確應該從中吸取經驗。
看一看其他人在類似情況下是怎樣做的,想一想你以前是否遇到過類似情況,以及你當時設計了些什么方案(但不要把自己局限在以前想到的方案中——因為你并不想犯“讓一切照舊”的錯誤)。
例如,如果你想改建一下自己的房子,你可以到你居住的社區轉一轉,看看最近改建的其他房屋是怎么改的。
6.求他人的意見
在仔細考慮了自己的決策和備選方案后,應當征求一下別人的意見。
所謂旁觀者清,是因為其他人不會受到概念和感情方面的束縛,對事務的認識可能會比你清楚。
在征求他人意見時,要找那些其他領域的人,在和他們談話時,要有開放的思維。
這樣做最大的好處可能并不來自于他們提供的觀點本身,而是來自于你從中受到的鼓舞,來自于你把思路組織起來并表述出來,來自于回答問題。
最后往往是你自己形成了最有價值的觀點。
7.讓潛意識發揮作用
你是否常常在半睡半醒之間或者沖涼時突發靈感?這是因為你的潛意識會一直思考問題,在安靜的時候,靈感就會突然迸發。
當然,潛意識要充分發揮作用,需要時間和刺激。
因此,要盡早開始考慮你的決策問題,不能拖到最后一刻。
一旦開始思考,要持之以恒,不斷喚醒潛意識,靈感也會隨之而來。
當靈感迸發時,要馬上用筆把它記錄下來,因為人們很容易忘掉細節。
8.提出備選方案,再進行評估
好方案的提出,要求你能接納各種創意。
也就是說,對所有的創意,要有一個可擴展的、不受拘束的、開放型的頭腦。
一個創意會引出另一個創意,想到的創意越多,就越可能發現優秀創意。
不好的創意幾乎肯定會和優秀的創意同時出現,這是方案設計過程中的必要部分,你大可不必為此感到不安。
在提出方案的時候,不要對其進行評估,因為這樣會使方案設計的進程變緩,并且阻礙創造力的發揮。
即使方案具有明顯缺點甚至潛在的致命缺陷,也要將它列入備選方案清單。
同樣,如果一個方案的某些方面看上去很不錯,無須對其念念不忘,還是遲一點來對其進行優化。
評估將使備選方案的范圍變窄。
在這一階段,你的任務是擴展思路,提出盡可能多的方案。
9.永遠不要停下尋找新方案的腳步
當決策的流程進入取舍階段,也稱評估階段,決策問題將會越來越清晰,定義也將越來越明確。
評估通常會使已有方案中的缺點暴露出來,這將導致更好方案的產生。
做一個有心的人,永遠不要停止尋找新的方案。
使備選方案適合于問題
特定的方案適合特定的決策問題。
四種類型的備選方案適合于不同類型的問題,它們分別是:過程備選方案、雙贏備選方案、信息收集備選方案、延緩時間備選方案。
1.過程備選方案
這個名字看上去可能略顯奇怪,但實際上,最好的備選方案有時只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明確的結果。
假設你的兩個室友海蒂和蘇珊都是花樣滑冰運動的狂熱粉絲。
一天,你回到宿舍時,發現你的妹妹在電話留言里說她手里有一張多出來的全國花樣滑冰錦標賽的門票。
她知道你晚上有別的安排,不會去看比賽,所以想把那張票留給你的某一個室友,由你來決定該給誰。
基本的備選方案非常明確,那便是把票給海蒂或給蘇珊中的某一個。但到底給誰,卻頗傷腦筋。
一個簡單的辦法是擲硬幣,硬幣正面朝上的話,給海蒂;反面朝上的話,給蘇珊。
擲硬幣就是一個過程方案——它確立了決定由誰得到這張票的過程,而且,無論是海蒂還是蘇珊,都會認為擲硬幣是公平的。
但如果由你自己來決定誰去看比賽,就存在著激怒其中某個室友的危險。顯然,過程方案是此時的最佳方案。
過程方案在有利益沖突的情況下可以確保決策的公正性,因此有助于保持并培養長期關系。
其他常見的過程方案包括:
選舉。
有約束力的仲裁。
標準化考試成績(要有一個及格線)。
密封投標。
拍賣。
在設計過程方案時,你可以先把最基本的備選方案列出來(例如委員會成員候選人名單)。
然后確定一個恰當的選擇最佳方案的過程機制(例如無記名投票)。
2.雙贏備選方案
有時,設計絕佳的方案并不是問題,問題是你的決定需要其他人的同意:
倘若你計劃從你工作的制藥公司請三個月的長假,去一個遠在非洲的醫院參加志愿援助活動,這對你來說,是生平難逢的好機會。
你必須征得上司的同意才能離開,但他并不想讓你請假。
為了讓他改變主意,你需要設計一個方案,既能滿足他的要求,又能達到你的目的。
這里的關鍵是要分析上司的決策問題。
他的目標是什么?你如何利用他的目標設計一個雙贏的方案?假設上司接手了一項任務,要在近期負責開發出一個產品質量評估流程。
他對此項任務感到很不安,因為他認為自己缺乏分析方面的深厚專業背景,而你卻很適合這項工作。
于是你向上司提出一項對等的交換:如果他同意你請假,你將幫他在六個月內設計并實施該評估流程,當然這會搭上你很多下班時間和周末。
他同意了,于是你們實現了雙贏。
使他人的方案與你自己的保持一致,也就是說,創造一個雙贏的備選方案,就好比用一根火柴點燃兩根蠟燭——既經濟劃算,又令各方都得到滿足,還能解決問題。
3.信息收集備選方案
信息有助于減小決策的不確定性。
比如,醫生會通過査看病歷、檢査和化驗等方式收集病人的信息,以減小診斷的不確定性。
企業會通過測試新產品,以保證其性能符合設計要求。
更好的信息,意味著更好的決策。
當不確定性對決策產生影響時,設計出能收集信息以降低不確定性的備選方案,是十分有益的。
首先把所有的不確定性都列舉出來。
然后,針對每一項不確定性,列出收集所需信息的所有可能的方法。
每一種方法,就是一份信息收集備選方案。
有時候,備選方案很明顯,而且可以可靠地評估其成本和有效性,例如貨比三家和藥物測試。
還有些時候,你得設計適合自己需要的信息收集備選方案,例如你要對電話調查、直郵調查和市場測試這幾種方法的效果和成本進行評估。
4.延緩時間備選方案
“今日事,今日畢”是決策中的一條原則,但和大多數原則一樣,在必要的時候,也需要打破原則。
推遲某項決策,可以給你爭取多一點的時間,使你對決策問題有更好的了解,以便收集信息和進行復雜的分析,并以此驅除不確定性、降低風險。
有時,你可以利用多出的時間,創造出比現有方案更好的新方案。
不過,推遲決策也要付出一些代價。
一些備選方案可能會在這期間消失,例如,你上次去二手車市場看中的幾輛車,過幾天再去,可能已經被人買走了。
還有一些備選方案可能會漸漸失去效能,例如推遲新產品的發布,可能會讓競爭對手捷足先登。
有時候,先設計一個不太徹底的方案,做出部分承諾,是在暫時無法做出全部承諾時用來延緩時間的權宜之計。
當你對現在就做決策感到不安時,看一看截止日期是哪天。
這個日子是真正的截止日期,還是一個假想的局限?推遲決策的利弊各是什么?
如果利大于弊,就去尋找一個延緩時間的備選方。
但是要小心,要確保推遲決策能帶來真正的好處,不要僅僅為避免不愉快的和困難的決策而推遲。
知道什么時候停止尋找方案
設計備選方案,重要的是細致而全面,但并不是說要永無休止地尋找更好的方案。
花太多時間來尋找新方案,而最終得到的可能無法補償在時間、思想和情緒等方面所付出的代價。
那么,你怎么知道什么時候該停下尋找最優方案的腳步呢?
你得將所花費的精力和所發現的方案的質量進行權衡。
為保證結果的準確性,你得問自己以下這些問題:
你是否已使用前面提到的方法,努力構思備選方案?
用其中的某個備選方案作為最后的方案,是否令你感到滿意?
你是否想出了不少方案,其中某些方案是否與其他方案大相徑庭(如果你所有的方案都是類似的,你得再發揮一下創造力)?
是否決策的其他要素(如結果和取舍)也會使你花掉一定的時間和精力?
是否把時間花在其他決策或活動上會更有創造力?
如果你對所有問題的回答都是“是”,那就是時候停止尋找更多的方案了,轉而把精力用在其他事務上吧。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