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式點燃開學季,品牌“開學”營銷有何新意
九月是開學的代名詞,每年九月都能看到品牌們都習慣性在此時“冒泡”,與學習相關的品牌們尤其活躍。
有人歡喜有人愁,得知開學即將到來的學生們早已開始了對逝去的假期的懷念,而被孩子們折騰得心力交瘁的父母們則暗自歡喜“小神獸”的離家。對品牌來說,如何把握不同群體對開學的不同情緒,是一門技術活。
這不,為了借這一大好發聲時機,奪得父母與學生黨們的喜愛,品牌或是催淚彈、或是元気站、又或者鬼畜曲,各式花招齊上陣,營銷場上一派熱鬧景象。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品牌們到底如何點燃今年開學季。
催淚篇
夸克開學不必開戰
痛點是消費者某一需求或者期望無法達到時所產生的不平衡、不愉快的情緒,而消除這樣的情緒是每個人在有意無意中的行為趨向。品牌學會捕捉消費者的痛點,幫助消費者解決問題,便能借此拉近與消費者情感距離。
輔導過孩子做作業的人都知道,有時候一個很簡單的數學加減問題,數數手指都能明白,可孩子就總是報出錯誤答案,而在再三講解后孩子依舊回答不正確時,自己的耐心就在此刻消磨殆盡,情緒達到制高點,隨時準備爆發。
其實,孩子本身由于生理發育的限制,一些我們習以為常的邏輯內容他們確確實實是無法理解的,不從孩子思考問題的方式入手進行具體形象的解釋,反而將自己的邏輯強行灌輸給孩子,自然如同對牛彈琴,輔導效果不佳。
視頻為夸克X十點讀書廣告片
開學不必開戰,夸克請來6組家庭進行一場關于輔導作業的紀實實驗,通過家長和孩子們的互動,在矛盾的激發、情緒的波動后展現自己對此類問題的“拿手”,指出問題到解決問題一氣呵成,品牌好感度提升。
實驗中最催淚的片段,是媽媽在反思自己總說孩子笨,而孩子卻力挺媽媽說“沒有”,媽媽頓時不知如何作答。孩子的心里,就算媽媽爸爸輔導作業的時候很兇,但自己要是討厭爸媽就是“壞小孩”了。
圖片截取自官方視頻
十點讀書是一個文化生活品牌,分享美好的生活方式是它們努力的方向,夸克此次的紀實視頻聯合這樣一個有溫度的品牌進行,從家庭故事征集,再到實際的拍攝操作,讓整體活動更添一層貼心與溫暖。
熱鬧的開學背后,隨之而來的問題也應該得到相應的重視。夸克從父母孩子們輔導作業這一痛點入手,一方面同時關注到了父母和學生兩個群體的情緒,獲得了兩者的好感;一方面也成功借此將自己智能搜索的功能巧妙植入受眾心中,有問題,上夸克搜。
元気站
晨光奈雪助力開學活力滿滿
看完了催淚篇,來看看我們熟悉的老朋友晨光。在今年的高考借勢中,晨光表現出色,讓不少90后對這個陪伴自己度過學生時光品牌更加青睞。
相比壓力重重的高考,相對輕松愉快的開學季就應該活力滿滿。晨光在8月便開始了開學季的蓄力。開學煥新計劃的開啟,畫具、小學生文具推薦、初高中必備等等,針對不同群體的好物推薦輪番上線,滿足不同年齡學生的各類需求。
更是推出全新元氣果果系列,為即將開學的莘莘學子加油打氣。產品的更新在應對消費者不同場景下的需求有著良好的效果,高考推出考試筆,開學推出元氣系列,晨光又帶了學生們新一波新驚喜,清新明亮的水果色讓學生們“種草”了。
圖片源自晨光粉絲團微博
配合產品更新,在8月中旬,官宣段奧娟作為晨光元気大使,8月底進行線下晨光奈雪元気站的快閃活動,段奧娟現場與消費者進行深度互動,并揭秘晨光開學歌為學子們撐腰。
圖片源自晨光粉絲團微博
線上,晨光與9月1日正式上線開學歌《元気滿分》MV,攜手網易云音樂點燃開學季的激情活力,后續號召多樂士、惠普打動未來、滬江網校、立白、學而思網校等多個品牌企業,一同延續開學季的活力氣氛。
視頻為《元気滿分》MV
音樂在撩撥人的情緒與融入人的記憶有著特別的魔力,跳動的音符就像一塊塊情感碎片,經過創作者、編曲者的拼貼,顯露出不一樣的情感氛圍,帶給聽眾繽紛的情感體驗。
晨光借助《元気滿分》的動聽旋律,活力滿滿的節奏與歌聲,帶給學生黨較強的情感沖擊力,再度強化品牌與這群年輕群體的情感聯結。
鬼畜曲
釘釘歌唱開學真實感受
今年品牌營銷十分流行鬼畜風,其中釘釘的“一星求饒”的成功出圈起著不小的推動作用。被指定為云上課APP的釘釘在面對一星評價的慘痛事實時,選擇與年輕人間喜聞樂見的鬼畜視頻形式,成功哄得年輕群體的歡心。
而面對即將開學,釘釘的用戶使用數量會有相應下降的可預見情況,釘釘又如何破題?開展「云開學解決方案」,學生、家長、老師通過釘釘云開學系統,可接發通知、交流互動,系統更提供疫情防控登記功能,以應對現下環境,思慮周全。
圖片截取自釘釘微博
在營銷上,釘釘則延續了疫情以來的鬼畜風格,上線一首改編的《開學歌》,通過剪輯學生和家長們生活中的真實片段,搭配不經意的釘釘消息小彈窗,生活眾相引共鳴,品牌信息提示巧植入,消費者在觀看的同時,悄然接受了釘釘「云開學」這一信息。
釘釘此次鬼畜風格中,涵蓋了不少網絡熱梗“一雙手、一支筆、一個夜晚、一個奇跡”“我再也不快樂了”“家長都好歡喜”等,受眾在觀看時產生強烈代入感。不少網友調侃釘釘是對自己過氣的自救。
圖片截取自釘釘B站視頻評論區
縱觀當下品牌鬼畜的視頻的風格,停留在自身信息不斷重復與放大,自娛自樂的不在少數。鬼畜只是一種與年輕人能夠成功對話的渠道,渠道多樣、形式多變,真正打動人心,年輕一代樂于接受的是走心的內容。
顯然,釘釘在消費者共鳴點與產品功能兩者結合上值得參考。
開學季是與年輕一代對話的大好時機,不論是夸克的“催淚彈”、晨光的“元気站”還是釘釘的“鬼畜曲”,都在結合自身優勢及消費者需求上做出了差異化借勢的優秀示范。
相信各路品牌為了培養新一代消費者,也同樣在此節點上進行借勢營銷,其中有沒有哪一個品牌的動作讓你印象深刻,分享一下吧。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