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只有 7 個字的黑板,吸引全世界的人趕了過來
來源:匠心之城(ID:jxzc681)
原標題:她在墻上寫了7個字,讓全世界的人都趕了過來
當死亡近在眼前,你將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
“Before you die···”
在豆瓣的TOP250影單中,
有一部非常受歡迎的電影,名字叫做《遺愿清單》。
講述了兩位老人在即將死去前,
用自己的力量去逐一實現心愿,
尋回人生中失落的夢想和意義。
摩根·佛里曼飾演的老卡特,年輕時為了養育三個孩子,
最終成為了汽車修理師,放棄了自己當歷史教授的夢想。
在癌癥病友尼克爾森的幫助下,兩人去飆車、跳傘、世界旅游,
用最后的激情,燃燒了生命。
曾有人做過一個調查,
向1000個人詢問他們是否愿意,
確切地知道自己死亡的時間,
96%表示自己不愿意。
這樣的提問方式顯然太沉重了,
而在新奧爾良的街頭,
就出現過一種非常巧妙的提問方式。
那里有一面黑板,上面密密麻麻地寫著:
在我死之前,我想擁有一只猴子,
在我死之前,我想學習法語,
在我死之前,我想獲得真愛,
在我死之前,我想…
設計出這塊黑板的人,
是一個名叫Candy Chang的華裔藝術家。
2009年的時候,Candy失去了一位重要的親人。
原本看起來離自己很遠的死亡,一夜之間將其俘獲。
那一刻Candy意識到,生命充滿了各種變幻莫測,
意外和明天,永遠不知哪個先來。
在思考著死亡的同時,Candy也開始思考生的意義。
她回想曾經走進自己生活的那些人,
回想自己一直想做卻沒做的事,
蹉跎的時光,失去的伙伴,身邊的親人…
Candy覺得,我們的生活,
好像特別容易被一些,根本不重要的東西占據,
使得我們忘記了什么是真正重要的。
于是Candy產生了一個想法,
2011年,在市區一座廢棄的房子上,
訂上了一面巨大的黑板。
然后在上面印出無數個一樣的句子,
那個句子就是:
“before I die,I want to…”
“在我死之前,我想要…”
一排又一排,
“在我死之前,我想要…”
就這么醒目地出現在了社區里。
每一個從這里路過的人,
都可以清晰地看見這句話。
留給他們的是一道填空題,粉筆就在黑板旁邊,
他們可以填上自己心中的答案。
那理應是他們人生最深的渴望。
Candy一開始無法預計,這塊黑板到底會產生怎樣的效果。
而就在第二天,黑板被填滿了。
不斷有人路過這里,寫下了屬于自己的答案…
一位坐在輪椅上的老人,
表情嚴肅,他非常快地寫下:
在死之前,我想自己養活自己。
不知道背后是一個怎樣的故事…
一個看起來非常漂亮的姑娘,
身材火辣,穿著性感。
在Candy的注視下,她寫道:
在死之前,我想有一場真正的戀愛…
一個打著赤膊的花臂男人,
看起來似乎吊兒郎當,
豈料他的理想是保護世界和平…
還有一群帶著夢想的人,
糅雜了朋克硬搖滾殺馬特風格的樂隊。
不用說,他們最大的心愿,
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夠站在成千上萬的人面前歌唱。
每隔一段時間,
Candy就會和朋友把之前的答案擦掉,
讓更多的人面對黑板,思索自己到底最想要的是什么。
那些答案里面,包含了各種各樣的人生,
也隱藏著各種各樣的故事。
有的是宏偉的志愿和理想,
在死之前,我想去做海盜…
在死之前,我想開一家餐館…
在死之前,我想做個網紅…
最讓人看了傷感的,是這樣的答案:
在死之前,我想看著我的女兒畢業…
在死之前,我想和爸爸說我愛他…
在死之前,我想再抱一抱那個人…
在死之前,我想做我真正的自己…
這些心愿,都很平凡很細碎,
可它們是我們人生的底子。
不同的人在這里留下自己的一部分,
玩世不恭者留下莫名其妙的玩笑,
真誠而嚴肅的人手持粉筆苦苦思索,
仿佛手中緊握是自己的全部人生,
站了很久才寫下一個短句。
那是他們對自我內心的凝視。
不久之后,甚至有人又回到了這里,
因為他實現了上面的心愿。
一個男孩終于追到了夢中女神,帶著她來這里留下合影…
原本一個普普通通的建筑,一下子變成了一份人生清單。
上面記載著夢想、追逐、也隱藏著失去、痛苦和期望,
是長千上萬人的故事。
面對這些密密麻麻的愿望,Candy怎么可能不落淚呢?
其實每一個人內心深處都是相似的,
大家渴望去愛一個人,渴望被愛,
渴望做真正的自己,渴望離開世界前能感到無怨無悔。
幾個月之后,房子被賣出,這面寫滿心愿的黑板被拆了。
但Candy已經意識到那幾個字的力量,
它們可以讓我們去思考,
到底什么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
可以讓人把握當下,拉近人與人的距離。
于是她決心擴大這場活動,
開始在新奧爾良其他的社區街道上,印下那個句子。
響應Candy的人越來越多,
有人在沙灘上印下這道題目…
它還會出現在停車場的外面…
或者街角的墻壁上…
甚至是其他國家的公園里…
當它變成城市里的一道風景,
會有人專程跑過來跟它合影…
每個從黑板前路過的人,
都很難忽視“在我死之前”這5個字。
這是一個生命不得不面對的思考,
只是有時候我們太忙,忙著做一些不知所云的事,
忘記了這件事究竟有多重要。
這塊黑板,讓大家學會了面對自己,
尋找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渴望。
隨后,活動越傳越廣,
從最初一座舊房子開始,
到最后跨越了6個大洲,60多個國家。
一道簡單的填空題,喚醒了人們沉睡的心靈。
他們說,
在死去之前,我想讓我愛的人快樂,
在死去之前,我想和你在一起生活,
在死去之前,我想不再為錢而苦惱,
在死去之前,我想做一個勇敢的人,
在死去之前,我想認清楚自己是誰,
在死去之前,我想…
在臺灣
Candy的黑板,如同一面鏡子,
將一道光折射到我們心中,
讓我們與夢想、愛情等等坦然以對,
讓每個人都去反省,什么才是生命之中最重要的。
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們到底需要做點什么,
才可以讓人生充滿意義…
它可以是不斷追逐的夢想,
也可以是擁有一個幸福家庭,
它可以是和一個人朝夕相處,
也可以是成為一個正直的人…
它可以很大很大,也可以很小很小,
或許不起眼,對別人而言不可理喻,
但對我們自己,是前行的力量。
既然每個人心中都有這樣一個答案,
那我們為什么不馬上行動呢?
去向那些你暗戀的人表白,
去擁抱那些你深愛著的人,
去看一場永生難忘的夕陽,
別再浪費時間在無所事事上,
別再為了無關緊要的事爭執,
別讓青春蹉跎,為不值得的人妥協…
《遺愿清單》是一部很美的電影,
但那只造夢機器給予的夢幻。
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
在即將踏入死亡之門前,
還能一個個去彌補人生的遺憾。
如果在死之前發現自己從未真正活過,
那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啊。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要么忙著活,要么忙著死
珍惜與人共度的美麗時光,別在這段旅途上踟躕不前,
就如同神父 Alfred D’Souza寫的:
去愛吧,就像不曾受傷一樣,
跳舞吧,就像沒人欣賞一樣,
歌唱吧,就像沒人聆聽一樣,
工作吧,就像不為金錢一樣,
生活吧,就像今天是末日一樣!
來源:匠心之城(ID:jxzc681)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