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這一份白發家書的思考決定:這封家書,我退回。
黑子不在家,公孫策來也。
先上三張圖,再來聊正事。
某品牌近期弄了一個事件,具體是什么品牌,其實不重要。
因為整個事件做下來,其實品牌也沒沾到什么光。事件是怎么操作的呢?用父母的白發做文章,一會放在瓶子里,一會繡成一封家書,不斷的告訴你,春節回家吧,父母在等著呢。
話說節關將近,無數游子歸心似箭,用這個點做傳播那是正逢其時。于是大報小報一通報道,群眾們無不淚如雨下悲上心頭,奔走相告,今年春節我必須回家。
公孫策對這種營銷是完全沒有感覺啊。
策論一,
公孫策認為,用公益來推廣品牌,是件超級不靠譜的事情,因為品牌可能會完全無法暴光;做公益話題,就別想著自己曝光,陳光標為啥那么大爭議,就是因為做公益還要大聲嚷嚷,“我做善事了”,唯恐天下不知的感覺。既然企業暴不了光,那做這種公益事件還有啥意義?金主們花錢是為了推廣自己品牌的啊!
策論二,
公益話題帶傳播,很容易被認為是道德綁架,冰桶挑戰沒有人挑刺吧,因為那是純公益,參加者根本不會往被綁架的方向想,這樣才能自發傳播。大家還記得羅一笑的帶血的營銷吧,同理,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區別,
策論三,
不要只扔話題,不給解決方案,你讓子女春節回家,這個話題被你撩起來了,但是,為什么子女不回家?
天下過春節不想回家的子女只怕是少之又少吧,你如果真心做公益,就想點法子,解決一下,免費大巴、免費機票、送爸媽來過年等等辦法看起來都可以。鄧飛的免費午餐,不僅告訴了大家農村孩子吃不飽,同時也真正的去幫助了孩子們。
我們不要這種只嚷嚷不行動的主,以慈善話題來吸睛博眼球的廣告行為。
這封家書,我退回。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