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的歷史長河
作為一個行業內摸爬滾打了有一段時間的設計狗轉品牌人,今天我來跟大家聊一下什么是品牌?品牌的發展歷程又是怎樣的? 如果有講的不對的地方歡迎大家糾正。
品牌定義
品牌一詞從百科的基本概述里面來講:品牌概念是指能夠吸引消費者,并且建立品牌忠誠度,進而為客戶創造品牌(與市場)優勢地位的觀念。
可能以上的解釋聽上去有點大而空,為什么品牌的概念是吸引消費者建立忠誠度,進而建立優勢地位,其實換句通俗的話來講,品牌其實更多的就是顧客買我產品同時能傳我美名的(引用華與華概念),品牌本身就是一個虛指的概念,
然而........
我們做所有的品牌方案都喜歡看底層邏輯,那么我們就在往前倒退,推到還沒有品牌的時代,品牌這個詞品牌(brand)一詞來源于古挪威文字brandr,它的中文意思是“烙印”,在當時,西方游牧部落在馬背上打上不同的烙印,用以區分自己的財產,這是原始的商品命名方式,同時也是現代品牌概念的來源,那么追溯本源,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概念,那就是馬背上的“烙印“
呵呵是這種馬嘛?
想想那個年代的人為什么要做烙印,那個時代的烙印主要目的及作用,在那個時代可能大家只是很單純的打個標,證明一下這頭馬是我家的,別到時候搞錯了,但是隨著社會結構的私有化的進程,組織生產力的發展,大家養的牲畜慢慢多起來了,自己吃不完,那么就會把自己剩余的那部分去跟別人進行交換價值交換,(那么這個里面有又出來一個概念叫市場,早期的貿易集市,今天我們就不去過多闡述)那么把交換后得到的價值用來跟其他人進行物品的交換。
也是因為每個人擅長的技術良莠不齊,有些人可能擅長養豬,有些人可能擅長種水稻,也就是因為這樣促使了生產力的分工,同時也是剛剛提到的在交換的過程中,因為每個人擅長的分工不一致,老李家的豬很大,老王家的米很香,老王為了避免自己豬跟別人豬進行區分做了烙印,在長期交換的過程中,大家形成了一個腦子里的強關聯信息,這個烙印是老王家的豬,他家豬個頭都很大,到了這里說明這只是一個品牌的雛形。
那么隨著人口基數的發展,這個烙印慢慢開始經過了演化,不僅僅只是用在動物上,比如說在交換大米的時候,老王老李家都有大米,那怎么證明這個大米是老王家的呢,在早些年農村的時候經常能看到麻皮帶上面寫了一個人的名字,目的就是為了證明這個是老王家的別被別人給混淆了,也就是因為這種擔憂,想私有化的一種心里,最終導致各行各業都逐步進行演化。也就是因為逐步的演化,人們正式形成了品牌的意識,可能早些年間品牌僅僅代表的是一個符號,一個名字,一個特性,比如帶這個符號的 豬是老王家的,他家豬瘦肉很多肥的少。
談完品牌的釋義,接下來我們來聊一下,品牌從早期到中期到現在都發生了什么變換,變化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再次強調,做品牌不都喜歡問底層邏輯嘛,那到底是因為什么在變化。
這里我來據一個例子,大家都熟知的一句諺語,“酒香不怕巷子深“在品牌早期,生產力僅靠著農業為核心的驅動,信息化還沒普及,沒有微信沒有手機,大家傳遞信息僅僅只是靠口口相傳,村與村的距離不過5公里,更何況巷子能有多深。品牌基本上是依托于產品產品做的好周圍的人都知道。所以那個年代產品基本上是等同于品牌。
品牌早期的發展
但是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泰勒提出的科學管理后因為組織分工績效流程的管理與分配,導致生產力瞬間井噴,慢慢的村與村之間的人交流更頻繁了,而且不僅僅是村,你還可以看到村外面的更多的世界,你接觸到的酒也就越來越多,之前可能酒香的酒只有 白酒,后來你發現還有米酒,黃酒,啤酒,而且也有不同釀酒的廠釀不同的米酒,你這個時候會有更多的選擇,但是那個年代生產力落后,產品的品質一般,如果有款產品味道很獨特,那么你肯定會備受青睞,這也就是品牌早期 羅瑟·瑞夫斯(Rosser Reeves)提出USP理論 那個時候大家做品牌就是 找到產品的獨特的銷售賣點,并放大,讓別人都知道就可以了。
看我拿香煙的感覺如何?
羅瑟·瑞夫斯(Rosser Reeves)USP方法論開創者,著名案例M&M巧克力豆
品牌中期的發展
但是科學管理的逐步優化,生產力的繼續大幅提升,效率越來越高,農民跟工人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去學習知識,社會結構逐步發生變化,早期的金字塔結構,慢慢變成橄欖球結構,中產階級也越有話語權,而且中產階級基數越來越大。同時也是因為效率的提高,酒越來越多,早些年可能酒酒 白酒,米酒,黃酒,啤酒幾個品類 一個品類里面可能酒1-3個品牌,但是在品牌發展中期,可能又衍生了其他品類 比如,雞尾酒,比如葡萄酒,等等,而且不同類型的酒的品牌也在井噴似的增長, 所以那個時候做品牌提的概念是大衛·奧格威的360品牌形象論,做品牌需要在顧客心里建立什么形象。如何去建立品牌形象,所有了360度觸點形象論。乃至這套方法論在傳統的4A公司還依然保留著。
樓上的不要囂張,本寶寶拿的煙比你屌
大衛·麥肯茲·奧格威(David MacKenzie Ogilvy)品牌形象論開創者,著名案例 萬寶路香煙/大眾甲殼蟲
品牌現階段的發展
隨著科學時代慢慢步入信息時代,產品越來越同質化,營銷的邊界越來越小,你能生產的產品我也能生產,你能進的渠道我也可以進,你能投放的廣告我們也可以,而且知識的信息越來越平民化,普及化,獲取信息成本越來越低,也是因為這樣選擇太多,最后等于我不知道怎么選,所以這個時候特勞特提出了 品牌定位理論 品牌的戰場不在 產品不在市場,而在心智,品牌需要搶奪的是心智占位,也是因為信息環境的變化,技術的發展,品牌的分化會越來越明顯,一些小眾的細分市場品牌在悄無聲息的切割領導品牌的市場份額。HBG營銷圣經理論(滲透率x大媒介x大渠道)公式貌似在現在可能已經行不通了。
看看樓上這些做廣告的 癮君子 有本事來戳我腦子啊。
杰克·特勞特(Jack Trout)品牌定位理論開創者,著名案例 IBM /王老吉/寶潔
未來品牌的發展
5G時代的發展,信息堆積越來越多,選擇越來越難,選擇成本越來越高,小紅書/口碑/大眾點評/包括BAT的千人千面,這些平臺技術的興起本質上是提高了選擇的效率,未來品牌的發展,等待著時間的驗證,在品牌歷史的長河里,方法論終究都是會被更多的新方法去迭代。
有興趣的可以加入創建的品牌營銷策略群,定期每周五免費分享營銷大佬課程, 個人微信:sinking625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