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常用借口 100 則,你用過多少個?
作者:園長
來源:知乎專欄「極光日報」
原文來源:100 Excuses for Designers
這里有 100 個設計師常用借口,能讓你續命 1 秒。話說回來,別老是找借口,本文僅供娛樂。
關于靈感
● Apple 就這么做的。
● 這是一個 Material Design 的設計。
● XXX 就這么做的,它現在可是有 5 億用戶的。
● 所有人都這么做,所以我們應該也這么做。
● 所有人都這么做,所以我們不應該這么做。
關于設計
● 我想試試其他不同的東西。
● 我在 Tumblr 上看到個類似的設計。
● 留白看起來更好,看起來很干凈。
● 我們是行業領袖,很多時候你需要冒冒險。
● 你看到的是舊版本。
● 我在一個大師/高人/一本好書/一個專家的 blog 上看到的,你得相信我。
● 我剛剛在 Medium 上看到關于這個的文章。
● 發布后我們會重新設計這個地方的。(我才不會)
● 我們的團隊都喜歡這個設計。
● XXX(最重要的利益相關者,比如老板,客戶)喜歡這個設計。
● Dribble 和 Behance 上對這個設計評價很高。
● 那個在星巴克閑坐的老人都喜歡這個設計。
● 要不就保留功能,要不就保留外貌,只能二選一。
● 可以改變這個設計,又不是定死的。(才不,這可是我的優秀的設計)
● 這個像 Uber,但是不像 XXX(我們產品的競爭對手)。
● 這就像 XXX(某個沒人聽過的 App),做出來肯定沒人用。
● 我們只需要在那放個表格就行。
關于動畫
● 這讓人產生愉悅感。
● 這個在我屏幕不是這么爛的。
● GIF 現在都是這個鳥樣。
● 所有的頂級公司都是用視差。
● 沒有它,你不覺得很無聊么?
● 我不擔心,開發人員很容易實現這個功能的。(開發:我打死你個龜孫)
● 如果我做成 PDF,那你就看不到動畫效果了。
● 只要電腦快,加載時間就不是問題。
關于字體
● 你必須得安裝 XXX 字體才行。
● 微軟的字體渲染非常爛,大家都不用 Windows 的。
● 我不能分享 TypeKit 字體,所以你得等到我們放出這個字體才能用。
● 你的屏幕銳度可能太高了。
● 如果我們不用 XXX 字體(某些晦澀的字體),我們會掉價的。
● 太小了?只要你需要你肯定會讀的。
● 這個文本已經夠黑了,我喜歡 #FAFAFA 顏色。
關于顏色
● 你的TV/手機/顯示器/平板電腦校色不準。
● 品牌顏色局限了我們想做的事情。
● 這種方式對于眼睛更加柔和。
● 我想讓它脫穎而出,你懂得,非常刺激。
● 這是今年流行色。
關于設計工具
● 原型圖必須被執行。
● 你可能看的是緩存。
● 它不能同步到云盤。
● 這是 Sketch 的 Bug。
● 當我更新 Sketch 版本,我的設計就出現了問題。
● 這可能是應用程序的限制,
● 我們現在使用的是免費版本。
● 抱歉我一天都在更新 Adobe。
● 我的程序不停的崩潰。
關于開發
● 開發人員肯定能搞定。
● 沒人用 IE。
● 這肯定是 Chrome 的問題。
● 只需要在 CSS 中繪制。
● 我認為這個框架很簡單的。
● 用戶們永遠不會這么做的。
● 我們的用戶都有 MacBook 并且使用 Chrome。
● 已經沒人構建 Android 應用了。
當演示的時候出錯了
● 啥?你的投影機竟然不是 4K 的?
● 你真不應該讓屏幕亮度降得這么多。
● 咦它看起來和我屏幕不一樣啊。
● 難道你的顯示器不是 Retina 的?
當電子郵件出錯了
● 也許在你垃圾郵箱里。
● 我才郵件里的「預覽」看起來很爛。
● 抱歉,文件太大了不能發送,我下周再給你吧。
● 抱歉,我發錯人了。
● 我剛把它發給你(根本沒法),你沒收到么?
● 我同事應該把它給你了呀?
● 我郵箱出了一些問題,等他們修復了我馬上給你發過去。
當別人想要看你的程序
● 我幾乎做完了,但是我不想現在展示。(其實沒開始做)
● 我正在從代碼里扣細節。
● 我現在不擔心它。
● 我們正在把設計稿放在公司白板上展示。(我只是在拖延)
● 我不想現在的低畫質來影響你的判斷。
● 這比我想象中要花費更長的時間。
● 這個技術現在實現起來有點困難,需要點時間,
● 對不起我的電腦今天有點累。
● 我們可以今天先做一個遠程會議(找另外一個簡單的項目先搪塞過去)。
當別人問你為啥何沒有開始?
● 我不能開始,除非我想清楚所有的需求。
● 我不能開始,除非我找到所有的資料。
● 我不能開始,除非我們想出了所有的突發狀況。
● 我不能開始,除非我們決定一種顏色。
● 我不能開始,除非我們決定用哪個名字。
● 我不能開始,除非所有人都到期開過會。
● 我不能開始,因為我正在研究蘋果的設計。
當別人不喜歡你的設計
● 我們還可以迭代啊。
● 這不是最終的設計。
● 我們也許不該盲從。
● 我們也許應該聽從大眾。
● 這不是原來的要求。
● 設計規范被破壞了。
● 設計不屌我。
● 它之前就是這樣做的。
● 這就是你的餐巾紙上的草圖,沒錯吧。
● 我只做 PM 讓我做的。
● 下一個版本我們將會變得完美。
● 這比我們想要的更好。
● 設計更應該重視情懷和靈魂。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