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賣貨,全靠演技?
幾天前,“大胃王紅姐”“大胃王阿浩”等快手千萬粉大號的直播權限被官方封禁14天。
官方給出的原因是:在PK連麥過程中,主播通過惡意砍價、吵架、辱罵、演戲等方式誘導粉絲購買劣質電商團伙商品。
就在不久前,福建電視臺參與曝光了“大胃王紅姐”的帶貨套路,有商家透露,“大胃王紅姐”要求自己在直播間刷5萬元的帶貨“廣告費”,私底下再轉40萬元。而且介紹直播帶貨產品都有“劇情”,以一款牙刷為例,主播砍價砍到99元,結果商家“改錯”價格賣59元。
說白了就是演戲。
直播間看似商家“大跳樓”,實際上是主播聯手商家故弄玄虛,目的就是為了誘導觀眾掏錢。這套玩法在快手帶貨主播中已十分常見,幾乎是江湖潛規則。
但對觀眾來說,他們想看的到底是劇還是貨?對主播來說,不演戲真的賣不出去貨嗎?隨著平臺的手起刀落,這場鬧劇是時候結束了。
在近190萬人在線的直播間,
主播為演戲,直接下播
在快手,直播帶貨有一種獨特的玩法——掛榜電商。商家通過刷禮物,進入主播指定的排名內(比如前3),主播就會和其PK連麥賣貨。
用“刷最貴的榜,賣最便宜的貨”來形容掛榜電商可能最為貼切,意思是花20萬刷榜,連麥賣最便宜的貨,一般是29元、39元,不會超過59元。
掛榜電商為了賣貨,更是無所不用其極,賣貨多少,全靠演技。一位快手主播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賣家花錢給網紅主播打榜,獲得連麥資格,合起伙來表演砍價戲碼,用低質或劣產品收割粉絲已成為公開的秘密。”
在快手上,直播砍價的劇本屢見不鮮,除此之外還有各種出人意料的劇本。
深入了解后,我們總結了快手帶貨主播比較常見的三種演戲場景:
1. 掛榜電商
一般來說,商家都會提前和主播團隊溝通:刷多少錢到第幾名就可以連麥、是否需要交保證金、劇本怎么演等。
有媒體這樣定義掛榜電商的劇本:一位好的“導演”決定了一場掛榜的成敗。PK連麥的劇本充滿套路,最常見的連麥PK劇本寫法是:
① 用紅包將主播粉絲引流到自己的直播間。
② 介紹產品特點,不能一口氣把產品特點講完,需要留一部分在和主播互動的時候介紹。
③ 展示展品。
④ 根據主播問題,介紹產品優勢。
⑤ 和其他渠道的價格對比,強調連麥的價格已經很優惠了。
⑥ 和主播砍價,一般都會砍成“骨折價”。
產品快砍到底價時,主播和掛榜電商還有多種催促下單的套路:
① 掛榜電商哭著說自己虧本,只能限量搶購,然后會一直抱怨到下播。其實,根本沒有限量這回事,巴不得搶的人越多越好。
② 主播說自己補貼一部分,就為了給直播間粉絲送福利。你……信嗎?
③ 運營假裝改錯了價格,主播趕緊讓直播間粉絲搶購。
2. 主播品牌帶貨專場
很多主播都會有品牌直播專場,品牌一般都會派負責人前往直播現場。直播過程中,主播會先和運營一唱一和:
主播:“這件衣服市場價999米(快手用戶對“元”的代替詞),今天專場是什么價?”
運營:“今天是599米?!?/p>
主播:“那我們今天就賣199米,上小黃車!”
此時,品牌負責人會在一旁很著急地說:“這個價格我們賣不了,虧太多了!你這樣子我回去沒法交代!”
然而事實上,199元就是他們此前溝通的產品低價。主播和品牌負責人會配合演戲,讓粉絲有種“撿到便宜”的感覺。
3. 主播日常帶貨直播
通常,電商主播都會給自己設立人設。有的主播會給自己設立“性情甩貨”的人設。比如,老公和老婆搭檔賣貨,老公是性情甩貨的人設,說:“今天這件衣服,我們就59米虧本賣了!”老婆會在一旁,試圖阻止他。兩人為價格太低,吵一通架。
除了這3種最常見的演戲套路,每天都有新劇本令人拍案叫絕。最近,小伊伊716感恩節臨時下播是否是劇本表演,引發快手用戶熱議。
小伊伊是快手頭部主播,擁有3638.6萬粉絲,扛旗快手六大家族之一的“716家族”。
7月16日,小伊伊原本打算舉辦一年一度的感恩節直播帶貨活動。令人意外的是,一開播,小伊伊就眼泛淚光,稱因為有人在背后搞鬼,開播前有一大半品牌方決定中止合作,同時,聯系不上原定在直播間發上億禮物的老板。
新快數據顯示,當晚小伊伊僅直播了16分鐘。下播時,直播間在線人數近190萬。下直播后,她發視頻說自己已經聯系上老總,第二天晚上7點會開直播給粉絲一個交代。
第二天,小伊伊直播帶貨到一半時,神秘老總終于出現了,竟是楊子(黃圣依丈夫)。在直播間中,楊子表示,小伊伊發視頻和直播間抽獎的獎品自己全補。新快數據顯示,當晚直播中,小伊伊上架了41款產品,單場預估銷售額超3299萬元。
為什么主播那么愛演戲賣貨?
7月10日和7月17日,快手兩次發布PK連麥違規用戶和電商公告,稱平臺發現部分主播在PK或連麥的過程中,通過惡意砍價、吵架、辱罵、演戲等方式誘導粉絲購買劣質電商團伙的商品,平臺將堅決、持續予以打擊。
左圖為7月10日公告,右圖為7月17日公告
快手官方連續兩周對演戲賣貨出手,至少這幾天夸張的演戲賣貨稍微消停了點。但目前,我們并沒有看到演戲賣貨式微的跡象。
一位直播電商觀察人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快手封禁主播不觸及問題本質,上述現象普遍存在的根源是快手電商對貨的把控出現了問題,平臺要承擔主要責任:“目前來說,快手缺少有效的治理措施和規劃,也沒有能力控制平臺的假冒偽劣商品,只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p>
演戲賣貨早已成為快手部分帶貨主播獨特的營銷方式。其實,演戲賣貨并不完全等同于“假”或“騙”。我們很難將演戲賣貨和營銷完全切割來看。常見的賣貨
本其實靈活使用了多種營銷技巧,如饑餓營銷、互動砍價、名人效應等。
有同行認為,從一定程度上來說,用戶可能也“需要”看主播演戲賣貨。
內容型平臺的用戶原本就更關注內容,想通過刷短視頻直播消磨時間。雖然很多用戶明知賣貨有劇本,但基于看熱鬧的心理,還是愿意看。比如直播砍價就像是把線下店砍價的場景搬到了直播間,有比你底氣更足、更豪橫的主播為你砍價,看商家痛哭流涕地看著價格被砍到“虧本”,產生一種爽感。
如果和貨架電商一樣,掛榜電商和主播一上來就報底價,粉絲按需購買,那粉絲為什么不去淘寶、京東或拼多多買?
其次,主播不演,可能真的賣不出去。
基于平臺的內容屬性,直播帶貨更依靠用戶的非確定性消費。商家不僅要給出具有極致性價比的產品,還要給用戶沖動消費的原因。演戲賣貨讓用戶產生“不買就虧了”的心理,瘋狂剁手。
此外,快手直播帶貨的產品以白牌為主,良莠不齊。用戶很難分辨產品質量,只能基于對主播的信任和商家自己的敘述,決定是否購買。有時只要產品價格、質量夠好,用戶也希望產品價格能夠一步到位,不要讓演戲砍價過多浪費時間。
比如在某些主播的品牌專場中,有粉絲在評論區留言:“不想看砍價了,直接上吧”,“別演了,上小黃車”。而對于有帶貨實力的頭部主播,比如辛巴來說,他直播賣貨直接報下產品名稱和價格,喊“321”,就能直接秒空。
快手電商負責人余雙說:“如果非確定性需求能夠轉移上來,那就會形成一個日銷邏輯,直播更多成了一個導購形態而存在,而不僅是拼低價了。直播電商的業務形態本身一直在演化,賣貨的場也在變化,只是目前以低價換銷量的邏輯還是占大頭,但未來它的比重會逐漸減小?!?/p>
從長遠來看,隨著品牌入駐,快手演戲賣貨的風氣或許終將趨于平靜。
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現在仍有一部分演戲賣貨的用戶可能并不知道主播和商家是在演戲。他們可能真的以為,商家工廠確實在清倉、直播間59元到手的產品原價真的是1999元。他們因為信息不對稱,被演戲賣貨的套路愚弄是活該嗎?
更何況,據業內人士透露,有的掛榜電商在培訓時會特別強調,不要連麥沿海地區的主播,要盡量找偏遠地區,如青海、寧夏、甘肅等地區。因為粉絲淳樸,更容易下單,轉化率高。
演戲賣貨和營銷方式可能只有一線之隔。如果一直用低價、送贈品、改錯價的套路誘導用戶下單,且產品質量不過關,用戶買一次就上當,還會相信快手電商?相信能在快手直播買到好東西嗎?
創作短視頻時,達人可以夸張表演,為內容服務。但在賣貨時,達人能否為自己的粉絲想一想,維護粉絲對自己的信任?還是少點套路,多點真誠吧。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