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我們造了一座城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世界停止了腳步。在全球戰疫的進程中,我們迎來了后疫情時代。
越來越多的線下營銷事件與活動,
開始遷移至線上,
并依托于數字化技術與云端服務,
通過創新的前沿科技與互聯網數據,
讓信息跨越山海,跨越時間與空間,
聯結在一起! 于此,我們接受了一項來自"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云端峰會"的特別挑戰:
用30天,造一座城——3D版AI家園
先看一段視頻
這座城,向全大家展示了后疫情時代線上展覽的全新打開方式,定義了2020年線上展覽的高度與新體驗,也見證了我們的堅持與努力!
今天是“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云端峰會”正式開幕的第一天,讓我們一起回顧這次不一樣的挑戰!
ONE
#要分毫畢現,更要分秒必爭#
3D版AI家園在立項之初,從概念設定到模型營造再到效果渲染,我們力圖“逼真效果”“100%還原”。
然而整個AI家園的“建造”定位于橫跨電腦、手機、平板多個系統與平臺,這也意味著涉及到許多復雜的技術與交互體驗,考慮到不同設備的性能與表現,我們從最底層的3D引擎的選擇開始,就不斷地追求極致效果與流暢體驗的平衡。
隨著效果的不斷累加,文件包體積和加載時間成倍增長!
我們問自己,最多愿意等待多少秒?
大多數人的答案是“30秒”,于是我們迎來了新的挑戰——為了縮短加載等待時間,我們在影視級高模的基礎上,關注每一個3D模型的減面調教,每一張貼圖大小的優化處理,我們在每一個動畫效果都反復優化打磨,甚至打算從每個動畫腳本文件中擠出幾KB的空間。只是為了減少哪怕1秒的加載時間,從1分鐘,50秒,40秒,38秒,35秒......
我們不但在和30天賽跑,也同時在和30秒的預設目標賽跑。
最終我們在最大限度保留3D細節的前提下,將參觀者瀏覽AI家園的平均加載時間控制在15秒以內。
TWO
#構建看不見的底層能力#
AI家園作為表現層,為參觀者來了不同以往的會議展覽體驗,而整個AI家園是以更為底層的平臺架構和系統能力作為支撐,這個平臺在疫情之前便已投入開發,經歷了從1.0到2.0再到完全適配云端會議、展覽、直播的3.0版本。
這個平臺以功能強大的在線會務系統為核心,將主辦方、展商、嘉賓、觀眾等不同用戶角色整合進大會務平臺之中,不同的角色調用相應的權限和能力,實現會務信息的云端管理以及數字可視化,通過及時推送的消息流改變傳統會議的運營模式,改善主辦方、展商、嘉賓、觀眾不同角色的參展體驗。同時依托云端智能的平臺將會議內容24小時不間斷地推送給觀眾,同時結合當下熱門的直播,為展商提供品牌和產品展示空間。
THREE
#盲盒式游覽,激發探索欲#
我們認為,一場好的展覽,不是用高曝光、強密集度的信息包圍用戶,植入用戶腦海,我們希望能夠在展覽中,通過創新的互動方式,激發人們自主的探索欲,讓用戶在探索中,形成對信息的場景化記憶。
在AI家園中,我們為它量身定制了區域打卡玩法,當用戶瀏覽不同的AI+區域入駐的品牌時,可對該品牌進行點贊、收藏、咨詢客服等互動,這些互動行為會讓用戶獲得額外的AI能量,可用于兌換華為P40 Pro、天貓精靈方糖2等超值禮品,如此正向循環的獎勵機制,能使用戶主動活躍于各大AI+區域。
除此之外,我們還在AI+區域中放置了八大鎮館之寶,如同八個充滿無窮魔力的神秘盲盒,在打開它之前,用戶無法獲知它的任何信息,只有親自找尋并開啟,才能揭開鎮館之寶的真面目,這樣的互動機制,能激發用戶自主探索AI家園的每一個角落,讓品牌信息的傳遞不是單向,而是主動的、具有深刻互動性的。
長按掃描二維碼,或者點擊閱讀原文,
一起體(榨)驗(干)A(手)I(機)家(性)園(能)吧!
—— END ——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