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鏡頭下的觀察與思考
2020年,直播行業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一方面得益于平臺的成熟,另一方面來自于疫情的加速,大眾的工作、娛樂和消費被全面線上化,而電商直播的發展,每天都在刷新行業認知,前有初代網紅羅永浩躬身入局引發淘快抖三家爭搶,首場帶貨成交1.1億,后有格力總裁董明珠在快手和京東上先后賣出3億+和7億+,還有更多受疫情沖擊,被電商直播拯救的線下商場和賣家,李佳琦和薇婭的故事正在各個地方發生,如《人民日報》時評所言,“‘直播帶貨’正在創新消費方式”。
今天我們梳理了直播的演變,當下直播中的“人貨場”,研究了幾個出圈兒的直播案例,又暢想了直播的未來發展方向。
當然,最重要的是我們重新思考了廣告公司在這場潮流中的角色和效用。
單純來說,直播真的不是一件新鮮事。
就算沒看過PDD反向抽煙,也見過喬碧蘿連麥撒嬌,已婚女星鐘欣潼一晚打賞抖音帥哥6萬人民幣被頂上熱搜。
秀場直播雖然輝煌不再,但也一直延續至今。
靠觀眾老爺們打賞是秀場主播的主要變現來源。
除此之外,高人氣主播還會開淘寶店售賣自己的周邊產品,比如游戲主播出售自己設計的鼠標墊、鍵盤等等。
但在我們所要探討的直播領域中,主播的變現方式發生了完全的改變。
主播的新身份變為銷售,通過坑位費和傭金獲取收入。
前不久姜茶茶在發布的一篇文章里,計算了薇婭一場直播的傭金大概3151萬,馮提莫的B站首秀吸引了1023萬觀看,而薇婭差不多每晚都有1800萬觀眾。
從“直播一姐”馮提莫到“直播一姐”薇婭,直播在短短幾年中明顯跨越了兩個時代。
或許很多人從來沒有為唱見(投稿翻唱作品)小姐姐充過錢,但他/她說不定就在薇婭的直播間里下過單。
我們先來談談直播中的人。
無論是秀場直播還是當下的帶貨直播,一個核心要素就是主播一定要“討人喜歡”。
觀眾愿意看你才能相信你的推薦,掏出真金白銀。
個人在直播間里的力量被無限放大。
李佳琦在2019年11月份上微博熱搜16次,登上包括《時尚芭莎》在內的多家一線雜志,與明星同臺成為“吐槽大會”主咖。
粉絲zqsg地組建了李佳琦后援會、個人站、BOT(原意是robot,可理解為定期更新的投稿箱)。
(豆瓣小象組是集中討論網紅的集散點,李佳琦在組內被稱為“+7”,是常駐首頁貼的頂流網紅。)
而同樣,很多明星也開始進入直播間。
明星親自下場的優勢在于自帶流量,明星從熒幕“下放”到屏幕,本身就極具話題性。
李湘從去年5月份開播到現在,也曾被質疑不帶貨,但一路堅持下來成為明星帶貨TOP1。
李湘的人設特點是“姐不差錢”,把好用又便宜的東西介紹給大家。
她的直播間布置了價值上萬的進口鮮花背景墻,極具個人特色。
當然像李湘這樣敢于親自下場的明星還是少數。
多數明星選擇到頭部主播的直播間做品牌嘉賓,比如朱一龍做客李佳琦直播間推廣歐舒丹。
未來配合產品直播也許會被明確寫進明星的推廣代言合同中。
未來會有更多的行業翹楚進入直播間。
現在的主播有明星、總裁、線下銷售員,但還是太單一。
未來可能會有產品經理、專家、發明家進入直播間。
隨著技術的發展,甚至會有永遠不會“人設崩塌”的虛擬IP形象成為主播。
(天貓奢品推出了全新虛擬偶像“Amiee”,是一位穿搭實力超強的全新概念時尚博主,擁有完美的外貌與身材,還可以唱歌跳舞,實力與顏值并存。)
直播的形式也會發生變化。
隨著5G技術的成熟,也許在短短幾年后,我們就可以自由選擇看什么。
以奶粉品牌為例,關心有機牧場環境的寶媽們可以一鍵點擊產地直播頁面,而關注明星推薦的寶媽們可以一鍵切換到明星活動現場。
甚至可以隨機點開線下商場的貨架,放大高清畫面,對比線下價格標簽和直播間的差額。
自由場景切換和高清放大是未來短期內的直播發展方向。
未來的直播可能會像“雙微一抖”一樣成為品牌的常規傳播陣地。
直播被納入長線規劃中,品牌需要更長遠的規劃和更大格局的策略。
這不是某一波爆單所能實現的。
而這正是廣告公司的行活兒。
他們更懂甲方,資源整合的能力也更強。
這些都是優于MCN機構的地方。
鏈路整合是未來廣告公司的機會點。
當下,直播的幾個小時是品牌與用戶間聯結最強的時刻,但品牌與消費者的見面更像是一場“偶遇”。
一次性的交易完成后,品牌與消費者的聯結立即被切斷,只能等待下一次的“偶遇”......
關注開播前與下播后,拉長強聯結環節是廣告公司更應該關注的重點。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