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 MONOCLE,這 6 本小眾雜志也能成為你的美學指南
來源:河馬旅居指南(微信號:hemalvxing)
原標題:除了MONOCLE,這 6 本雜志也能成為你的生活指南
你最后一次翻看雜志是什么時候?最后看的那本雜志叫什么名字?是不是覺得閱讀紙質雜志已經落伍?即使看書也要在 kindle 上進行閱讀?
其實小眾雜志已經悄然引領全球風潮。讀者不再按傳統的年齡性別收入來劃分,而更多以愛好、共同關注點、審美取向甚至價值觀來區分,形成社群式的閱讀與交流體驗。我們向你推薦這 7 本小眾雜志,希望為你更好的生活提供一些有效的建議 ,讓你重新回歸閱讀的傳統。
/ 1 / MONOCLE
在一個號稱 “ 紙媒已死 ” 的年代
《MONOCLE》就是如此強勢而清晰地表達他們的態度
介紹這本雜志前,必須先隆重引出創刊人 泰勒·布魯爾 ,他職業生涯的兩個標簽 Wallpaper*(28歲創辦)和 MONOCLE(39歲創辦)就足以令其榮登全球最著名雜志人的寶座。
曾作為戰地記者在阿富汗戰爭時受傷, Wallpaper* 創刊方案是他在醫療期間想出的。由于雜志設計精美,定位明確,剛推出就攻陷了歐美中產市場,不久便被時代華納高價收購,之后才有了 MONOCLE。
MONOCLE 創刊人 Tyler Brulé
Affairs 事件;Bussiness 商業; Culture 文化;Design 設計。非傳統的 MONOCLE 帶你從ABCD 走到不同地域,全新角度了解世界。
雜志內容只有你想不到,沒有 MONOCLE 做不到的,比如:
☆ 貼身采訪報道日本海上自衛隊以及它所影響的地區前景;
☆ 關心挪威,如何被她的經濟繁榮所自困;
☆ 花整版論證荷蘭北部的Groningen為何是世上最好的自行車友好城市,并為你解讀世上最好的自行車設計;
......
More than a magazine. MONOCLE 還設立了電臺,24 小時播放世界新聞和流行音樂;實體店也逐漸在倫敦、紐約、東京、香港等地開設;并開始與各品牌開發聯名商品;此外還有 14 個城市指南(截至目前)。
MONOCLE Cafe @ London
Kioskafé @ London (cafe + bookstore)
MONOCLE Shop @ Beijing
/ 2 / Wallpaper*
從現代住宅的螺絲
到服裝、跑車這都是一種生活方式與態度
正如上文所提,阿富汗的經歷使得死里逃生的泰勒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對于又一次的生命,他想要做一個認真、高品質生活的項目,這個想法就反映在后來的 Wallpaper* 里了。
這個認真,高品質并且極致的雜志,得到了業界的一致認可。而同名設計大獎,也被設計師、建筑師奉為行業權威。從 2005 年舉辦至今,一年一度的 Wallpaper* 設計大獎,已成為全球設計圈的風向標。
Wallpaper * + architecture
Wallpaper * + design
Wallpaper * + Art
Wallpaper * + lifestyle
Wallpaper * + fashion
Wallpaper * + bespoke
/ 3 / THE PLANT
“親植物”浪潮方興未艾
西班牙三位創意女性的誠意之作
這不是一本追求奇花異草,講花藝搭配和展現完美主婦的完美園藝的雜志。THE PLANT 的定位是對于普通植物及其他綠植好奇的觀察者。接地氣,是它最大的特點。
雜志從非常私人化的視覺來觀察生活里尋常的植物們,以影像或插畫呈現植物的 “個性” ,融合和植物有關的創意人群的采訪,關注都市街道或農場、花園、旅途中的植物生態,將植物拓展至藝術、攝影、電影等領域。
還有類似于采訪蘇丹難民如何栽培一片花園的故事。這樣的雜志容易閱讀,也可以使人開闊眼光。
/ 4 / flow
紙可以做很多事情
而不只是拿來印字
這是一本少女心滿棚的雜志。flow 的內容編排非常有趣,融合了黑白照片、名人話語、插畫、彩色空白頁、給讀者的信紙,不同的紙張分隔雜志不同的章節,還嵌入了很多紙質贈品。因為 flow 認為 紙張小物的形態、氣味、觸感都會讓讀者發自內心地感到快樂。
對 flow 最初的印象一定是 “小清新” 的。但深入了解后,不止是小青年會喜歡,創意型的 “熟女” 、 “熟男” 也是其 “涉獵范圍” 。因為里面有很多心理學等科學性的內容。且它關注的并非高大上的藝術,更多的內容是鼓勵讀者動手創作,比如畫畫涂鴉編織等各種手工活。
flow 被稱為插畫與身心相結合 并融入 DIY 內容的雜志
/ 5 / The Gourmand
一本美食雜志
但找不到太多的美食圖片
這是一個以法語 “飲食” Gourmand 來命名的英國獨立美食雜志。可能法語特有的浪漫濃稠的讀音非常貼切雜志本身的含義,充滿魅力和優美。
作為一本美食雜志,你卻在書里面找不到太多的饕餮美食的誘人圖片,因為雜志將飲食視為一種流行文化,而不僅僅是料理本身,觀察與探討的方式也前衛大膽,甚至帶有些許英式黑色幽默。
美食不是獨立存在的,時尚、建筑、人物故事等很多元素都與食物有著意想不到卻又合乎情理的聯系。結合藝術等充滿創意的方式讓人們對食物有新的思考和認識,這才是The Gourmand 真正的獨到之處。
/ 6 / KINFOLK
來自波特蘭的雜志:食物+家居+旅行
高逼格擺拍道具
主編內森?威廉姆斯 Nathan Williams ,最初是想把平日與朋友家人聚餐這種生活方式通過雜志進行傳播,于是就和博客上結識的藝術家、設計師出品了第一期的 KINFOLK。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全球的攝影家、畫家、造型師、布景師都有份參與雜志的創作。目前已經在 30 多個國家出版。對于這本雜志的褒獎不再做多描述,從以下的讀者評語中,可見一斑。
“ 生活方式很玄乎,人們都在追求更好更向往的生活方式, KINFOLK 就是把這種某部分人向往的生活方式,以雜志的形式呈現。”
“ KINFOLK 是小清新們標榜「生活態度」,經常被用來擺拍的雜志。”
“ 擁有好的文字,好的圖片,好的裝幀設計,這足以使得 KINFOLK 成為一本高品質的雜志。”
“穿什么樣的衣服,住什么樣的房子,吃什么東西, KINFOLK 告之的生活方式通常反映了一個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KINFOLK + 食物
KINFOLK + 家居
KINFOLK + 旅行
/ 7 / INVENTORY
7年 13期
停刊
雖然收檔但仍精彩
創立于 2007 年,坐標加拿大,男裝雜志。INVENTORY,一向以其細致獨到的專訪及知識性的文章在眾時裝文化雜志中獨樹一幟,成功樹立他們的雜志品牌。
有線上線下的品牌店,售賣個性男裝,家居品牌以及開辦創意顧問公司。也是標榜優質清新的生活品質,尤其關注時尚簡約的都市男性。
雖然也做了維度上的延伸,但似乎不如開篇介紹的幾個雜志,在新媒體浪潮中突圍失敗。雖然最后只能無奈引退。但 13 期內容集結著創刊人在內的所有 INVENTORY 人在內對于美好優質生活的向往。
INVENTORY Store
希望你能喜歡這一期關于 小眾雜志 的文章,也希望這些雜志能為你更好的生活提供一些有效的建議。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