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播課回顧丨井玉欣:AI中臺助力企業智能化轉型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 “AI中臺如何助力企業數字化以及智能化轉型”,以及我在構建 AI中臺方面的一些心得和經驗。
企業數字化旨在利用數字化技術改變企業業務模式,優化生產過程以及尋求新的商業價值。但能夠做到真正數字化的企業并不是很多。那么在數字化的征途上,企業都需要做些什么呢?
企業首先要做的事情是數據連接,也就是進行數據的收集、整理,以及標準化和統一化的數據操作,形成統一的數據平臺。進而基于這些數據去進行分析,制定數據指標,再基于這些數據指標進行一些挖掘和洞察,最后依據數據的洞察做決策。
智能化其實想想已經離我們并不是那么遙遠了,在很多領域我們都有一些智能化的賦能和應用。我將它總結成兩個維度:
從一個橫向的維度來講,有一些通用化的AI技術,比如說計算機視覺、CD還有NRP,這是自然語言處理。還有聲學處理,這樣的一些通用化的AI可以應用在各個領域。
從垂直的角度來說,企業可以對垂直領域的數據進行專門的分析挖掘。比如企業可以深入某一個營銷場景,做一些業務探索等。
這兩個維度結合,就可以組合出各種各樣的智能化賦能。第一大類賦能就是智能化的流程管理,比如智能運營、金融企業里的風控、運營過程中的一些業務助理,包括底層的技術運維等等。
第二大類就是我們非常熟悉且討論很多的智能化精細營銷。例如精準推薦、客戶畫像、客群分析,還有智能客服等等。
第三大類是智能化決策領域,這個領域里包括智能顧問、知識圖譜,還有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報告分析并預測趨勢,最后輔助企業做決策。
所以智能化賦能已經走進了企業的日常研發工作流程。
那么企業進行智能化建設有哪些痛點呢?
1、實施過程它比較復雜:研發環節比較多、流程重復、以及缺少過程的固化、優化與自動化,業務響應緩慢。
2、部署維護困難:模型研發與部署割裂,缺少統一的運行、監控平臺,以及更新維護機制。
3、缺少反饋與更新:生產模型缺少持續的數據反饋,導致模型性能隨時間偏移,難以更新。
4、模型重復建設問題:“煙囪式”開發,目標重復、過度重復,缺乏資產復用與能力沉淀。
5、高投入低產出:項目建設相對緩慢,投入高,收效低,完成后應用范圍小,無法擴大。
6、研究缺乏管理:缺少統一標準,研究力量分散,資源利用率低,AI資產缺乏管理,易流失。
中臺化理論是幾年前阿里提出的,他們在企業內部進行了一系列的中臺化改造。阿里強調的是服務沉淀,能力共享,打破系統的壁壘,用大中臺的能力去支持小前臺不斷變化的需求,實現對前臺業務需求的敏捷化支持,最終實現業務的快速的創新。
那么我們平時聽到最多的中臺是什么?是數據中臺。
數據中臺統一了數據的標準,沉淀公共數據,實現數據實體化、標準化、統一化的融合。事實看來中臺化是有效的,因為數據中臺里固化下來的那些有價值的資產和能力,在支撐工具的幫助之下,并且加以統一的標準化約束,就能夠向外充分地實現資產和能力的復用、共享,對外提供敏捷而高效的服務,不斷地滿足前臺紛紛擾擾各種各樣的業務需求。
總體來說,從資產向外輸出,實現相關的復用和共享之后,再次進行能力的沉淀,納入到中臺,再把這些資源再重新地再共享出去,最終實現的是一個有機的循環,以及對于資產和能力的集約化管理。
中臺化的事項對于AI研發是否有幫助?
我們構建 AI中臺,上面對接業務前臺,下面依賴于數據方的支持,對外提供一個標準化統一化的服務。我們只加工利用可復用的能力和資產來進行標準化產品的加工,并且整個過程是可追蹤、可維護、可更新的,可以有效或者說合理地進行循環的,這就是AI中臺的形成。
首先,AI中臺可以對復雜的實施過程進行標準化流程規約,也就是企業可以充分復用算法和特征,通過特征引擎進行固化,再通過可復用的模型和算法,利用數據來重訓練模型。目的是實現復雜實施過程的標準化、流程化和自動化,并盡量加快其學習的過程。
另外針對流程化部署維護方面,AI中臺可以提供一套標準化的模型封裝工藝,對外企業只要維護一個統一的服務接口,實現統一模型運行維護統一的平臺。
企業還可以在運行平臺之上,建立一系列的監控機制和反饋機制,定期進行數據樣本的收集與導出,性能指標定義與報表展示。這依賴的是對服務持續性的監控,AI中臺實現的是持續健康地反饋和更新。最終這些持續的反饋更新反過來還會作用到最開始復雜實施過程的流程化與自動化的一個環節里去優化模型。
總而言之,AI中臺是充分利用企業現有的能力。當前端有新的需求出現時,后端可以用自動化的工具迅速迭代功能。此外,AI中臺還可以利用企業已有的一些能力來對前臺提供支持,讓企業服務越來越敏捷。如果有重復的需求提出,AI中臺可以幫助企業直接利用現在已有的服務,通過一些簡單的改造或者封裝,提供一個充分復用、充分共享的服務,避免重復性建設。
從戰略維度上,企業在進行中臺化建設的時候,必須有明確的決心和目標,以及針對中臺化實施所制定的一系列長期或短期的規劃和方針。
從技術維度上,中臺化本身應該有一個核心的技術支撐,有時也包括中臺化的產出物,是中臺化實施的核心。
從組織維度上,實際上是通過對組織的調整,構建建設中臺所需的組織基礎,方便中臺的建設和實施。但是反過來中臺的建設和實施本身就包含了對組織的集約化重塑。
從流程維度上,企業對相關的生產流程肯定需要進行適配改造,這樣才能適應中臺的建設。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