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當紅明星做營銷,小心掉進過度曝光的“坑”
在廣告界,找明星為品牌做推廣是發展成熟卻也帶有風險的營銷手段。成功的明星營銷能讓產品大賣、品牌走紅。但若是失敗,可能投入的財力物力都將付諸東流。由于明星推廣的投資回報難以在事前進行估算,因此,其中涉及的每一步都要小心地掂量著走,畢竟,誰都希望能確保利益最大化,讓每一分錢都花得值得。
品牌喜歡找當紅明星擔任代言人,希望借助他們的形象和影響力贏得消費者,但如果不當心,可能會踏進過度曝光的“坑”。
刊載于《消費者研究期刊》(Journal of Research for Consumers)上的一篇關于“明星推廣對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影響”的研究發現,如果明星過度曝光,其代言的產品通常面臨以下幾個困境:
消費者缺乏購買動機
比較曝光過度和非曝光過度的明星代言的產品,消費者對前者更具有抵觸情緒
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感下降
消費者認為產品顯得缺乏吸引力
作為一名成功的品牌代言人,明星不僅需具備可信度、公信力和影響力,其個人形象也需與品牌理念相符。隨著明星代言的品牌數量增多,其可信度和吸引力可能逐漸下降,造成消費者的購買沖動減弱,進而影響到品牌的收益。
為避免入“坑”,最直接的解決方法是與沒有過度曝光且擁有較大可塑性的名人合作,例如:
與愛惜自己聲譽的明星合作:愛惜自己聲譽的明星了解過度曝光所帶來的負面效應。
與國際名人合作:國際名人普遍在國際上擁有較高的公信力,并且于品牌而言選擇面也更廣。鑒于越來越具有國際化視角的亞洲消費者,與國際名人合作不僅能避免過度曝光的尷尬,還能側面體現品牌的專業度和國際化。另外,國際名人強大的國際影響力與號召力還能有效幫助品牌在全球的業務拓張。
簽訂長期或排他性協議:明星代言是一項高額的投資,著眼點在于它能夠帶來的長期效益,而不是曇花一現的飯后話題。為確保代言人不會跳槽到競爭品牌,適當的合同規范是必需的。
在明星數量不足的市場中,尋找一個理想的代言人不容易,這也是為什么亞洲市場易出現明星刷臉過度的問題。隨著亞洲經濟的快速發展,消費者愈加挑剔,市場需要更能打動消費者的廣告。近年來,中國品牌使用外國明星做推廣的案例不斷增加。預計這種趨勢會在未來持續增長,特別是在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正走向國際化、加速全球化業務布局的情況下。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