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營銷人不知道的45個商業冷知識
原標題:百草枯喝到停產、星巴克有小杯...90%的營銷人不知道的冷知識
01
飛利浦創始人是馬克思的姨媽。
02
六神花露水經典裝(玻璃瓶)沒有宣傳過驅蚊的作用(但可以止癢);專門驅蚊要買加驅蚊酯的驅蚊花露水。
03
香味和聲音一樣是有專利的,大牌都會買斷香氣專利權。
04
風油精可以內服,滴露可以外敷。
05
不要太迷信體脂率一說,一般情況下,家豬的體脂率在15%左右,而維多利亞的秘密超模們體脂率通常在17%左右。
06
麥當勞的市值比肯德基高得多;百事可樂的市值比可口可樂高得多。
07
2019年上海通用汽車一半以上的銷量來自合資公司寶駿和五菱。
08
茅臺是世界五百強里歷史最悠久的企業,超過400年。
09
國內很多app都有防自殺干預機制,當你輸入“自殺”的時候,它們會第一時間勸阻你。
10
Coca-Cola的名字來自于古柯葉(Co-Ca)和熱帶可樂樹籽(Cola)。前者是可卡因的主要原料。所以,早期的可口可樂具有提神醒腦的功效,是在藥店里出售的。
11
北大校徽是魯迅設計的、林徽因有參與國徽設計。
12
希特勒命令保時捷(人)發明甲殼蟲,后來成立大眾來生產甲殼蟲,再后來保時捷(企業)被大眾收購。
13
百草枯因為藥效太好,被人喝到停產。
14
從2013年開始,印度廉價航空公司“Go Air”只雇用女乘務員,因為她們體重較輕,據說每年可節省高達400萬人民幣(當時匯率)的燃料費。
15
巧克力的主要成分——可可豆中,它含有的單寧和多酚可以阻止牙齦結石和蛀牙的形成。
16
“.tv”是原本是圖瓦盧(Tuvalu)的國家域名,后來被Helvetica租到并逐漸成為國際域名,現在該國超過10%的GDP都來自于.tv域名的注冊。
17
資生堂取自《易經》中的“至哉坤元,萬物資生”。
18
三星集團最早是賣蔬菜的,出口對象是我國。
19
1974年,飛機上有供應茅臺酒和熊貓牌香煙。
20
宜家招牌“瑞典肉丸”是源自土耳其。
21
有些公司的副業很野,比如萬科養豬、五糧液造車、愛奇藝開餐飲。
22
老干爹不是山寨,它比老干媽出現還早,二者還共同起草過油辣椒標準。
23
名創優品和“哎呀呀”背后是同一個boss。
24
全國開店最多的奶茶店叫“蜜雪冰城”, 已經開出9500家;最多的便利店是中石化的易捷,已經開出27000家。
25
飛鷹刀片的老板靠山寨飛鷹刀片起家,后來生意太好把飛鷹收購。
26
按揭貸款的英文mortgage來自于古法語,直譯為英語是"dead pledge",字面意思為"死亡契約/抵押"。
27
微信通話744分鐘會被系統自動掛斷、微信好友上限為5000個,有近100萬人加滿、朋友圈的消息數可以達到5位數、動態評論最多1000字。
28
百事可樂最開始是治療胃病的,其英文“Pepsi-Cola"和胃蛋白酶的英文“pepsin”類似。
29
快手《在快手點贊可愛中國》、銀聯《我們都是答卷人》和嗶哩嗶哩《后浪》都是勝加拍的。
30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校訓:不做假賬。
31
急支糖漿廣告里豹子追人的設計是有寓意的:糖漿英文treacle,來源于中古法語triacle,指解毒劑,用來治療蛇類等野獸咬傷的膏藥。
32
蘋果公司生產過運動鞋、蘭博基尼生產過拖拉機、宜家最開始是賣火柴的、五菱造過飛機。
33
QQ的以前的logo是一只瘦企鵝,后來發福了(手動狗頭)。
34
耐克的標語“Just Do It”來自一個死刑犯的遺言Let's do it;農夫山泉的標語“有點甜”來自家住靜安寺的一位小朋友。
35
KISSES好時之吻的logo里藏著小彩蛋,“k”和“i”中間是它們的產品形狀。
36
不僅有旺旺醫院,還有麥當勞大學,分別坐落在芝加哥、東京、倫敦、悉尼、慕尼黑、圣保羅和上海。
37
很多人小時候常看的漫畫《老夫子》被傳是抄襲的,真實作者是朋弟(原名馮棣)而非王澤(原名王家禧)。
38
中華鉛筆和老鳳祥銀樓是一家公司。
39
Vans的中文名叫做范斯,而不是萬斯。
40
Nike的標志是1971年從一位學生那花了35美元買的,阿迪達斯的“三道杠”花了1600歐元。
41
藍牙“Bluetooth”是愛立信以丹麥國王哈拉德二世(King Harald Blatand)的綽號“Bluetooth”命名的。
42
涪陵榨菜以前會在包裝上寫上廣告公司的名字。
43
新浪的英文"Sina"是由拉丁語Sino“中國”和英語“China”組合而來。
44
國內排名第二的自提柜中郵速遞易的曾用名是“成都我來啦”。
45
星巴克的中杯真的是中杯,而是不營銷手段。只是在國內很少賣小杯。
參考資料:
知乎:茶木木
微博:天眼查、冷知識bot
其他素材來源于網絡,侵刪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