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營銷?|如何寫140字微博文案?試試3板斧
文 | 麥青Mandy
文案是Marketing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Marketing是一門手藝活,無論入行多久、有多少資歷經驗、或是身居多高的位子,都不可忘記練習基本功。
微博營銷文案短短140字,如何才能寫精彩?如何既能表達品牌的目的、又能兼顧用戶的樂趣?如何能迅速抓住用戶眼球?如何能讓用戶主動搜索時、迅速找到你?如何能利用短短的140字吸粉并留住粉絲?(當然現在已不止140字,但人們的微博閱讀習慣、以及顯示出來的字數依然是140字)。
我的經驗是3板斧——抱大腿+表態度+獻哈達。
1.表態度
要有非常明確的態度/觀點,往往一句話去點題和升華。
如今的時代要求品牌/人必須要有明確的態度,尤其是互聯網上的文案更是如此。同樣一個觀點,放在書籍上,用20萬字才能說清楚,而在微博上就必須幾個字以內說清楚——這是媒介的要求,我們必須遵守這個基本規律。如果你沒有明確的態度,只是模棱兩口的表明現象,除非你是驚悚的社會新聞類短文案,否則很難在微博上收到回應。
最受歡迎的態度類型有3類,按照影響力大小,依次排序:
1) 歇斯底里的情緒:
情緒永遠是最抓眼球的。但傳統品牌往往不愛情緒類表達,追求專業逼格和調性。這就給那些愿意去表達情緒的互聯網品牌一定的發展空間。用戶的腦海就是一個水池,每天都有品牌進進出出,品牌營銷就是不進則退,所以很多傳統品牌都比較焦慮,頻頻擔心跟不上互聯網時代的表達方式而丟失用戶。
2)挑戰一般認知的特殊態度
并非每一條微博都得帶情緒,也有態度表達。但平鋪直敘的態度表達顯然不夠,一般要借助“樹敵”的方法去鋪墊。尤其是枯燥無味的數據報告類文案,往往都要自己為自己找敵人,比如你的觀點挑戰了哪個傳統觀念。
3)參考人們腦海中已經約定俗稱的認知
品牌要去宣傳用戶一時半會兒無法理解的新鮮事物/觀點時,普遍可以采用benchmark的方式,為自己打比喻、找參考,讓用戶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歸類,進而導出判斷與行動。
2.抱大腿
蹭熱點、蹭名人、蹭話題、蹭俗語、蹭觀點。
抱大腿這一招已經不新鮮了,現在的關鍵是“如何蹭的妙?”這就需要策略,并非每一條熱點和明星動態都要跟進, 而要根據自己品牌的目標與用戶需求來跟進。
一般來說,抱大腿的目標可以有幾個層次:
1. 單純蹭知名度;
2. 增強品牌好感;
3. 表達品牌觀點。
往往一條微博不可能3方面都兼顧,要有取舍、才能有的放矢。而且不同目標決定了你要抱大腿的對象不一樣。
3.獻哈達
獻哈達是指,要有一句話,方便別人轉發,送別人一程。
很多微博文案看起來整體很精彩,但當你轉發時就頭疼了,不想跟個白癡一樣空轉,還想寫點啥有智商有逼格的東西吧,還得費半天腦子。所以,這樣讓人看著挺爽、實際上無從下爪轉發的微博文案比比皆是。這就是很多品牌很納悶的,怎么這么精彩的文案內容,怎么參與者這么少?
往往有三種方式獻哈達:
1)非常明確的態度——如果你的觀點一句話寫明白,就讓別人不用自己總結,直接轉發點贊了。
2)非常明確的人群定位——比如獻給某個星座、某類女人等等。
3)提問誘導別人——比如問豆瓣和知乎經常有這樣的參與感問題,問你如果碰到16歲的初戀,會怎樣?一堆人參與其中進行討論。
【2個前提】
問題來了,到底3板斧好不好用?這取決于兩個前提,不懂這兩點,很容易陷入自說自話自high的局面。
1)一定要有非常明確且具體的人物性格,而不是新聞主播
比如我們常常把140字微博寫成了新聞公告,背后原因就是因為沒有把握住人物性格。
2)要說人話
并非指口語化,而是指要像你對著一個人說話,而非對著一堆密密麻麻的人說話一樣,更容易引起互動。微博文案偏口語、微信文案偏書面語。
【寫在最后】
我們做Marketing的人,容易一種身份沖突感。我們日常生活中是普通人,與人交流也是普通親切的。但一到做營銷文案,立馬可能就正兒八經起來比較難以personal、或者就走了另一個極端變成了一個戲劇場上的演員——這在很大程度是因為行業客觀現象和品牌需要。但如果條件許可,我們可以盡量的去personalize我們的廣告文案(人格化、具象化、有溫度、但也不要走極端)。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萬事都是要邊干邊學,邊干邊琢磨、邊干邊總結最適合自己的門道。這天下沒有天上掉餡餅的捷徑,也沒有適合所有人的干貨,同一個營銷文案,可能每個人技巧都不同,但是寫出來的都很好。總之要廣納百川、但要獨立總結。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號【麥青雜文鋪】(ID:mqzwp2015)——只分享最真實的職場管理、營銷經驗與美妝真相,偶爾心血來潮,也會碼點情感雜文。如要轉載,請聯系mqzwp2015@126.com. 麥青Mandy, 北大才女,資深的品牌營銷專家,歷經世界500強外企與私企,現SEED UNIED互聯網營銷公司合伙人。)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