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永亮:能“看到改變”的超級產品戰略,發現用戶需求和真正痛點
打造超級產品,一旦無法直接了解用戶需求,產品經理就很容易陷入細節問題,而偏離整個目標。當企業目標不明確時,則需要了解清楚情況:機會和問題是什么?對打造超級產品有什么影響?再確立解決方案,有效地進行需求分析。
“為什么這次又無法更新?”
“用戶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什么時候產品可以重新上線?”
“這功能怎么那么難用,強烈要求回到舊版本!”
“........”
看著用戶充滿疑惑的評價,產品經理表示這可真讓人無奈了。
相信這個場景是不少產品經理所經歷過的。
如果是小需求的更新也還好,涉及到核心流程的更新,相信程序員三兩下就能搞定.....
產品無法確定重新上線的時間多半是因為無法確立用戶需求,還在探索的過程中,那么產品經理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找不到用戶需求,是因為產品經理對于用戶需求分析與挖掘還不夠了解,但很多時候,用戶往往對自己的真實需求也是模糊且想一是一。
企業該如何通過分析用戶需求,打造超級產品?
想要打造超級產品,首先,產品經理要了解用戶需求。
打造超級產品的方式分為這三大方向:目標與企業愿景、聚焦產品、用戶需求。
一、了解用戶需求
很多時候企業在了解用戶需求洞察時,大概會遇到這三種情況。涉及到的部門同事有的表現無所謂、甚至是不搭理的情況,有的卻表現積極、其實這就是因為他們所面對的情況不同。
當他們以用戶的身份在使用產品時,也會遇到讓他們無法理解的操作和頻繁重復的操作,他們會對你的需求調研展現出熱情,恨不得把一切的訴求一股腦地告訴你。
反之,產品用著挺好,這時對產品進行迭代升級,但不能打破用戶使用產品時的習慣,因為那樣會造成用戶的不安感,因此,想要打造超級產品,唯有足夠了解用戶在操作產品時會遇到的問題,找到更為快速且高效的方法,提高用戶預期,創造新需求的機會,只有這樣才能打造出超級產品。
當企業在了解用戶需求的過程中,還要學會識別這是機會還是問題。在不同的情況下了解用戶需求的套路不同。
二、機會場景
面對打造超級產品的機會場景可分為三個角度。
1)新技術:關注新技術的應用趨勢,找到用戶的痛點以及產品功能的缺陷。
2)超級產品:做標桿、賽同行、必要時借鑒其它行業。
3)鎖定用戶群體:將產品鎖定在固定的用戶群體,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該用戶群體由于每個人的社會背景不同,其需求也會逐漸發生變化。想要長期生存下去,尤其是垂直化產品更要關注這一點。
三、問題場景
當出現問題場景時,主要是由外部和內部的原因。
外部原因下的三種情況。
1)競品分析: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2)明確目標:了解用戶背后的需求,以防瞎創新。
3)聚焦產品:找到一款現存且還有發展空間的產品。
內部原因,員工內部崗位分布不明確,哪怕遇到問題也無法詳細闡述,這就很考驗企業的管理模式。
四、準確定義機會
面對用戶,最核心的一點在于,先了解場景再談數據,如果一開始用專業的術語去進行詢問,用戶絕對會被問到一臉蒙圈甚至是無法理解,影響溝通結果。
那么產品經理該如何準確發出問題?
產品經理應該從用戶最關心的產品操作問題進行詢問,例如,在使用產品過程中有哪些習慣,為什么會使用產品,想要解決哪些問題,花費了多少時間,有哪些方面需要改進的。用戶的反饋是企業能否造就超級產品的關鍵。
五、打造超級產品
1)找到產品問題影響了哪些用戶,甚至可以指明由哪個部門負責。
2)分析產品迭代后帶來的影響以及后果。
3)找到適合自己的超級產品戰略,層次清晰。
很多時候,企業無法打造出超級產品,是因為沒有將用戶需求和企業利益結合起來。當用戶沒有觸碰到企業利益時,許多企業管理者都會云淡風輕,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無視用戶反饋,如果一旦觸及到企業的利益,就會變得很著急,一切的創新都由被動轉為主動。殊不知,只有為用戶帶來價值,滿足用戶需求的超級產品才能為企業帶來高利潤,讓其基業長青。
如果你想學習產品經理打造超級產品的方法,請搜索關注“艾老思”公眾H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