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衡量營銷內容的質量?
文 | 麥青Mandy
營銷的硬數據很好衡量,但是內容質量卻很難衡量——品牌主都很頭疼,如何去衡量質量呢?有沒有量化工具呢?
是有。往往調研公司會組織一群消費者,對某個品牌的電視廣告進行量化打分。打分的指標非常復雜,包括知名度、回想度、正確回想度、購買傾向等等,最終會形成一個綜合指數——用以判斷這個廣告是否質量過關?
但顯然,這招不太管用。原因在哪兒?
一是因為衡量指標太復雜,只會讓廣告內容越來越復雜,既想要這個、又想要那個,反而不利于廣告公司去創作簡單有效的廣告。
二是因為市場調研公司不會提前告訴你,到底怎么才能做一條保證能過分數線的優質廣告呢?往往品牌主的新員工,甚至是老員工,都不太清楚,到底廣告質量如何提前把控?如何能在正式投入巨資之前、就設定好足夠有把握的優質廣告內容?
三是因為如今的營銷內容形式非常復雜,不再是原來的電視廣告。調研公司往往只有一種打分體制,只適合電視廣告。那么,數字營銷的質量如何衡量?其他形式的營銷內容如何衡量?
幸運的是,無論營銷媒介如何變化,營銷的本質目的依然沒有變,依然是兩點:
1.是建構品牌/產品在消費者腦海中的認知結構
2.是在具體的購物場景中能夠影響消費者的購買選擇
而要達成這兩點目的,不僅需要媒介的覆蓋效率,更需要內容的高品質。那么,如何判斷,什么是高品質的營銷內容?以及如何在制作營銷物料之前,就已經能給廣告公司明確簡單的原則呢?
其實很簡單,還是從上面兩點入手,看這個內容:
1.是否有利于建構和翻新消費者的認知結構?
2.是否有利于影響消費者的購買傾向?
至于其他判斷內容的指標,譬如獨特性、精簡性、傳達品牌信息的準確性、容易記憶性、創新性——都不是最重要的。因為,它們都只是中間判斷指標而已,切忌舍本逐末。
太多品牌只追求營銷的創新性,而不管不顧品牌營銷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品牌成長。這樣做,除了滿足營銷經理自己YY的私欲之外,對品牌成長并沒什么實際價值。
還有的品牌只追求營銷內容的準確性,比如一定要處處植入產品的官方信息,也往往適得其反,反而容易激起消費者反感。
總之,大道至簡。萬事都不要想太復雜,越簡單越好。我曾讀過很多所謂專家的營銷干貨,每篇都超過1000字,故作深奧,整一堆新的復雜理論出來,沒有必要。
當然,你會注意到,在明白如上兩點判斷標準之前,你得先知道3點:
1.你的消費者到底是誰?你所謂定位的消費者,真的就是你的消費者嗎?
2.你的品牌在消費者認知結構中,到底是什么樣的?
3.你的消費者會遇到什么樣的購買場景?
好吧,這又是一大堆功課了。日后有空再談吧。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號【麥青雜文鋪】(ID:mqzwp2015)——只分享最真實的職場管理、營銷經驗與美妝真相,偶爾心血來潮,也會碼點情感雜文。如要轉載,請聯系mqzwp2015@126.com. 麥青Mandy, 北大才女,資深的品牌營銷專家,歷經世界500強外企與私企,現SEED UNIED互聯網營銷公司合伙人。)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