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情緒”的時代,只有“歇斯底里”的態(tài)度才能活么?
文 | 麥青Mandy
這大概是每個品牌、每個營銷人在思考的問題。
這個時代越來越浮躁喧囂,一睜眼一刷屏,滿滿當(dāng)當(dāng)要溢出來的小紅圈,到底點開哪個小紅圈呢?今天的我們,如同舊時的天子一般,嘴里嘖嘖,手里翻牌,腦子空空,心里落寞——后宮佳麗三千,朕選不出來哪!
君不見,微信微博熱文榜中,永遠把持首位的,不就是“歇斯底里”的態(tài)度文/情緒文么?
要不要消費“情緒”?要不要隨大流、做這種“歇斯底里”的態(tài)度文?要不要請情緒性大號做營銷合作?這大概是每個品牌、甚至每個寫手琢磨的問題。
比如很多品牌,傳統(tǒng)都比較喜歡傳遞正能量,但是,往往一塵不染的正能量作品,得不到大量轉(zhuǎn)發(fā)(水軍操作除外),品牌就很苦惱,怎么才能讓更多消費者看到呢?但又擔(dān)心一旦消費情緒,容易帶歪品牌調(diào)性。當(dāng)然也有很多天性就“歪”的品牌,在如今喧囂的時代更容易有聲音。
又比如很多寫手,如果你不寫一夜暴富\一年讀完哈佛\貓狗打架\剩男剩女鳳凰男等能充分調(diào)動人情緒的文章,就很難有影響力嘍。那到底要不要改變性子、做做情緒文?
哎呀,情緒文,不是你想做,想做就能做的。情緒營銷,也不是品牌想做,就能做好的。
它首先取決于你的本性與價值觀,以及品牌的調(diào)性與價值觀。
如果你本性是非常理智、冷靜,價值觀很少走極端,不是非要向世界證明什么,就很難做情緒文。
如果一個品牌的品類屬性、或者自身調(diào)性,是非常理智冷靜的,那也很難做情緒營銷。有很多高逼格的品牌,寧可不要知名度,也不愿自掉身價。
其次,取決于你的欲望大小,以及品牌的操盤人欲望大小。
品牌背后也是人,每個操盤人的欲望與風(fēng)格,決定了一個品牌當(dāng)時的狀態(tài)。很多表面看起來冠冕堂皇的官方事件,背后都是一個個的人在操作,人性的欲望與特點顯露無疑。欲望越大,越容易促使人或品牌去隨大流。
最后,取決于能力。
能力這個詞得要小心界定,當(dāng)今社會推崇的能力和過往迥然不同,整個社會都在走向“娛樂化”的深淵。娛樂能力,比一切傳統(tǒng)意義上的能力更重要。而鮮明的情緒與態(tài)度,往往是娛樂大眾的殺手锏。那么傳統(tǒng)的能力還有用武之地嗎?也許有吧,但結(jié)果可能就是——除非向娛樂能力歸降,否則就只能是小眾群體的消費品。
這個時代和以前任何時代沒什么區(qū)別——人總是在和時間作斗爭,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獲得最大報酬。只是因為這個時代的溝通媒介方式不同,所以讓“情緒”比以往任何時代都備受吹捧,讓“有名”比“有名聲”更受推崇。
人類社會的真相永遠都是——少部分在騷動,大部分人在仰望,然后新陳代謝、代代相傳。當(dāng)今時代的種種歌舞狂歡,早在上世紀波茲曼的《娛樂至死》中白紙黑字的寫明。也許,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在這時代車碾的轟隆聲中,盡量獨立的生存。
(本文首發(fā)于微信公號【麥青雜文鋪】(ID:mqzwp2015)——只分享最真實的職場管理、營銷經(jīng)驗與美妝真相,偶爾心血來潮,也會碼點情感雜文。如要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mqzwp2015@126.com. 麥青Mandy, 北大才女,資深的品牌營銷專家,歷經(jīng)世界500強外企與私企,現(xiàn)SEED UNIED互聯(lián)網(wǎng)營銷公司合伙人。)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