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釘大戰小學生,?「別人家公關」神在哪?
最好的「機」總是藏在「危」中。2020年的噩夢開局,恰恰給在線辦公、在線教育App們一個天大的契機。
疫情導致各地學校延遲開學,阿里系的釘釘就被教育部選中作為給小學生上網課的平臺,據中新網報道,截至2月10日,廣東、江蘇、河南等30多個省份、300多個城市的學校加入阿里釘釘“在家上課”計劃,通過釘釘在線課堂的方式開展教學工作,預計覆蓋全國5000萬學生。
但「危」與「機」總是共同存在。釘釘雖然得到最高級別的力推,已累計攬下十多億次下載,但在應用商店的整體評分卻一度被打到一星。(目前已回升到2.6分)
甚至開始有人造謠老師可以打開學生的相機,以及在網上課堂直播時監控學生的電腦手機屏幕。逼得釘釘不得不站出來辟謠。
然而無奈小學生們的怒火已被點燃,不想上課的「小學生」集體出征,有種當年「帝吧出征」的錯覺,釘釘一口氣收到了10萬+條惡意一星差評。面對這樣不講理的評分,連釘釘都扛不住啊……
B站上,還有UP主把這些差評集合唱成了歌,《你釘起來真好聽》,這洗腦水平,連釘釘自己都忍不住轉發了!
一場阿里公關部和全國小學生之間戰斗正式打響。哦不,這場戰斗剛打響,釘釘就在線求饒了
前一秒一本正經辟謠,后一秒表情包式道歉,大概也只有阿里公關能做到這么能文能武,可鹽可甜了。
這還沒完,阿里公關見招拆招,同樣在B站發布了一支鬼畜「求饒歌」,作為在線求饒升級版,回應了洗腦神曲。
「跪求各位少俠饒命,你們都是我爸爸」,唱出無數辛酸淚。釘釘公關的一連串騷操作,立刻收到了應有的效果,不但評分回升,也再次封神,被大家奉為「別人家公關」的又一神代表作。
普通公關怎么做?
遇到「造謠」和「惡意差評」,這樣的危機本也不稀奇,普通公關能操作的手段畢竟有限。無非也就是寫篇PR稿,說明情況,找媒體傳播傳播,實在不行CEO出面,拋幾個網絡段子梗,這樣的手段效果如何,想必也能猜得到。
甚至有個別公司的公關手段更謹慎保守,也許連回應都省了,這樣的情況大多數是因為企業高層擔心硬剛的回應會引來更大的反彈,擔心兜不住,無奈選擇冷處理。所以到執行層面,公關部能做的就變成花點錢做ASO優化,刷刷好評。
「別人家公關」神在哪?
可釘釘畢竟是釘釘,就算賭上阿里公關的尊嚴也要力挽狂瀾。
公關是對大眾情緒的管理,而我認為公關的所有手段無非只有兩種,要么「講道理」,要么「談感情」。釘釘面對的問題在于這上百萬的小學生們對于假期被占用的負面情緒無處宣泄,屬于誤傷釘釘。
一言蔽之,釘釘要管理好這些小學生們的負面情緒。
要管理好小學生們的情緒,首先要融入小學生們的溝通語境,在釘釘發布的表情包上,「討個生活而已,少俠手下留星」、「我還是個五歲的孩子,求求手下留情」這樣的小學生式文案,以及洗腦神曲中充滿00后梗,都是在融入小學生們的溝通語境。光是這一點,就把一大批企業公關甩開了。
釘釘的騷操作,看起來是品牌自降身份的自黑,但其實只不過是其品牌人格化的長期實踐,微博的藍V時代培養出了一大批極具人格化的藍V和藍V運營者,近幾年政務體系內也出現了類似人格化的線上運營方式,比如@月球車玉兔二號、@東風快遞,甚至這次疫情中的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也涌現出了一批這樣的人格化操作。
回到釘釘,又不得不說其背后阿里經濟體的加持,阿里經濟體內數十個品牌官微,素來都是人格化運營的典范,號稱「阿里全家桶」的藍V們,在這次釘釘的危機中挺身而出,背后這樣的支持力度,也是一般企業無法企及的。
從「別人家公關」身上學什么?
說實話,阿里公關的水平和操作手法確實不具備太強的可復制性,極具網感的公關團隊、滴水不漏的產品保證、整個經濟體成員的團結相助,都是不可或缺的成功因素。
但我們還是可以從中收獲到一些靈感。
普通公關和別人家公關的最大區別就在于對「公關」的理解,因為營銷和公關模糊了邊界,branding、social、marketing、PR、甚至文案、設計,崗位職責不斷出現交叉重疊,不協同作戰是不可能的了。
公關需要三頭六臂。網易公關說,「什么是PR?核心是洞察,媒介和策劃」。越來越多企業需要的是能夠輸出基于社會化媒體的創意傳播方案和多媒體創作內容的「復合型人才」,或者叫「內容型人才」。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