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別著急,企業(yè)這么做能增加營業(yè)額,轉給你身邊的人!
疫情不知道什么時候能結束,這是個非常嚴峻的一年。今年,多做離變現最近的事。
其他的事,能少做就少做,能不做就不做,能外包就外包。
今天我們來說一個非常沉重的話題:疫情期間,企業(yè)怎么辦?
疫情不知道什么時候能結束,我們能做的事情就是,把我們過去的事情來一次復盤,重新的來深度思考一下。
疫情導致工廠不能開工,市場不能營業(yè),商鋪不能開張。
可以說,直接跟人面對面接觸的行業(yè)都會受到影響。
當然,這次疫情結束后也會迎來很多行業(yè)的爆發(fā)。
比如03年的非典,造就了淘寶。
此次疫情后,所有能夠線上化、IP化的行業(yè),跟醫(yī)療健康相關的行業(yè),電商、短視頻、在線游戲、無人配送、無人機等行業(yè),預計也都會爆發(fā)。
疫情后的十大趨勢
這里,我們不做過多的探討,有朋友總結了以下十大趨勢:
1、電商、短視頻、游戲、線上教育、知識付費等線上項目,將遇到空前的發(fā)展機遇,乃至會井噴!
2、無人零售、無人餐飲、無人機配送等高科技行業(yè)會強勢崛起,未來的服務業(yè)里沒有服務員。
3、各種配送平臺和上門服務平臺,比如蔬菜配送、定制化餐飲配送、清潔/保姆/搬家等各種上門服務。
4、線上辦公軟件,尤其是能夠實現個體協(xié)同的辦公軟件,是未來的趨勢,工作不再受地理空間限制。
5、家用辦公家具、家用娛樂設備,個體崛起的時代,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人在家里辦公,遠程辦公。
6、同城物流,跑腿服務等,未來的人會變的越來越來懶,越來越獨立,越來越不喜歡跟人接觸。
7、私人醫(yī)生,私人心理醫(yī)生,以及各種線上咨詢服務,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人心理需要撫慰。
8、VR/AR等場景體驗類項目,將再次受到關注,再加上5G的成熟,其應用方面會加快進展,虛擬世界,將一步步的變成現實世界。
9、各種能夠深入社區(qū)的項目,包括鄉(xiāng)村,幫助社會進行網格化管理的項目。
10、醫(yī)藥健康,養(yǎng)生保健行業(yè)繼續(xù)保持高昂的增長勢頭,人們掙得錢更多的用于購買健康,包括身體和心理健康。
疫情當下,企業(yè)怎么辦?
那么,現在已經被深度影響的我們,應該要怎么做呢?
1、嚴控成本,確保現金流
絕大部分商家,只要是在節(jié)假日有更多訂單的商家,都想在新年來一波現金的回流,但今年都被疫情給卡死了。
以下是韓都衣舍創(chuàng)始人趙迎光的述說:
如果可能的話,最少要保持,假設沒有任何收入的情況下,6個月的現金可以流動,多更好。
不過,這個是后話了,疫情結束之后,需要囤積這樣的"糧倉”。
很多已經進了貨,沒賣出去的商家怎么辦呢?
尤其是餐飲企業(yè),很多都想著在過年期間大干一場,因此囤積了很多的原材料。
現在也沒啥更好的辦法,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原材料賣給周邊的居民,以降低損失。
已經有很多店這么做了,總體效果不錯。
我的老家,有好幾個飯店在賣,飯店門口賣原材料。
雞不管大小,10塊錢一只,雖然虧本,但也能回收一些資金,并且還能維系住餐廳和大家的關系。
2、多關心老顧客,降低老顧客顧慮
在這個時候,拓客的成本可以說是最高的了,就別想著拓客了。
因此,更好的選擇是喚醒老客戶,尤其是會員。
老客戶對產品和品牌更熟悉,更信任,喚醒的成本也更低。
比如,給每一位老客戶發(fā)微信信息,關心他們的健康狀況,積極的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并且,告知自己的情況,自己可以提供安全免費配送等等。
如果有多余口罩的,可以在配送的時候,贈送給顧客。
如果可以的話,盡量做到客戶自提。
以下是我收到“西少爺”肉夾饃的短信,當然,還可以做到更好。
同時,在朋友圈、社群等公共接觸客戶的渠道,使自己的店鋪可視化。
積極主動公開自己已經做好消毒工作。
如果是餐飲店,積極的擁抱外賣,取消堂食提供免費打包服務,減輕客戶顧慮。
下面是我在樓下拍的一家店,雖然他們做的很趕,但還是有人去打包的。
如果能做的醒目一些,再加半成品的外帶,就更好了。
3、及時調整產品應對特殊時期需求
疫情期間,大家對產品的需求都會有所變化,尤其是對健康的需求,會變得極其的敏感。
一定要出能夠提高免疫力的產品,比如餐飲,告知大家里面增加了提升免疫力的原料,一定要真有,不能馬虎。
再比如各大教育培訓機構,尤其是針對企業(yè)的培訓,最近紛紛都出現了免費培訓的產品。并且這些免費的培訓,也都會植入收費的預定課程。
4、提升預售,降低損耗
此次疫情,影響最大的,就是聚集人比較多的行業(yè),比如餐飲、教育、旅游。
餐飲還能想辦法把囤貨給低價處理掉,而教育和旅游,面臨的卻是各種各樣的退款,甚至可能還有訴訟。
特殊時期,也沒有更好辦法,都不是雙方的原因。仍然需要從成本的角度,想辦法讓大家少退款。
更好的辦法就是,如果大家不退款,等到疫情結束之后,提供高于現在服務的補償。
或者,進行預售,進行客戶的基本確定。
比如疫情結束后,請大家旅游,9.9元預定價值XXX元的泰國游,疫情結束后,抵扣XXX元(舉例內容,文案一定要寫好)。
自己一定要熬過這段時間
根據03年的非典時期的數據顯示,疫情平息之后,消費會迎來爆發(fā)式增長。
只要擁有客戶,客戶還有好感,就一切都還在。
疫情結束之后,一切都有機會。
疫情結束后,企業(yè)該怎么做?
疫情一定會過去,疫情也很有可能帶來很多方面的改變。
疫情結束之后,也是各個企業(yè)發(fā)力的時候。
那么,疫情結束后,我們要怎么做呢?
1、不要盲目轉型
上面說到過,疫情結束之后,將會出現的十大趨勢。
相信,這個時候就會有人想了,自己是不是可以轉型做上面說到的趨勢。
這里要說的是,一定要仔細的想一想。
比如說,假如你想轉做口罩行業(yè),先不說別人也會這么想,迎來很多的競爭之外。
就光行業(yè)的摸索和各種證件的審批,就會消耗自己的很多精力,更不要說產品的更新與技術的提升了。
另外,后進入市場者,如果沒有獨特的賣點和差異化的需求滿足,以及高級的運營手法,很難和已經存在品牌競爭。
完全的跟隨者,很難有出路。尤其是當自己踏入的時候,可能已經從藍海變成了紅海,就更沒有出路了。
不如重新審視自己,重新給自己的產品和市場來一次深度思考,重新看一下攝像頭下的自己。
2、建立企業(yè)的反脆弱性
反脆弱,是美國作家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的書《反脆弱》里面提到的概念。
里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黑天鵝事件無法避免,那就想辦法從中獲取最大利益。
這次的疫情,毫無疑問是最大的黑天鵝事件。
我們無法預知黑天鵝事件什么時候會發(fā)生,但一定會有。我們一定要建立抵御黑天鵝事件的能力,從而建立自己的反脆弱性,能夠從不確定性中獲益。
記得馬云在《贏在中國》中說過,他有一次去拜訪李嘉誠,他問李嘉誠為什么做的這么成功?
李嘉誠說,一定要有一個業(yè)務,就是天塌下來也能掙錢的。
比如餐飲店,可以想辦法增加除了堂食和外賣以外的營收。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增加半成品和半成品的配送。
這個時候,顧客就再也不是周圍3公里和路過的人了,而是周邊所有辦公樓里辦公人員,要想辦法打進去,并且和他們交朋友,邀請他們來體驗等等。
這里,就需要配合私域流量的運作,來進行維護運營。
如果能做到二次壓縮成本和標準化,甚至可以做到其他店鋪和渠道的供應。
這一點,吉祥餛飩做的比較早,上圖是每日優(yōu)鮮的截圖。
他們在門店火了不久之后,就開始在做袋裝的餛飩,供應給商超和叮咚買菜、每日優(yōu)鮮等生鮮電商平臺,并且在淘寶、京東上售賣。
雖然此次疫情對他們的門店影響很大,但其他渠道卻供不應求。
未來,要想辦法把自己的產品變成工廠化、料包化。
比如我們看到的大部分的連鎖性包子店,都是工廠生產,然后配送給門店。
而這樣的生產設備,阿里巴巴上便宜的1000塊就能買到。
逐漸的把自己變成輕資產化的企業(yè),如果無法輕資產的企業(yè),比如B2B行業(yè)的大部分企業(yè),那也要想辦法變成相對輕資產化。
B2B的企業(yè),產品的核心優(yōu)勢和門檻建立好之后,就可以想辦法把成本來進行轉移或者外包。
比如,非核心的生產,外包給第三方公司。
這一點,美國的企業(yè)做的尤為優(yōu)秀,把核心的品牌牢牢的抓在自己的手里,而且生產轉移到成本更低的第三方國家。
B2B企業(yè)也一樣,同樣的可以把成本轉移到其他城市,自己牢牢的抓住品牌的核心、產品的壁壘,要是能建立政企合資,那就更好了。
3、增加產品的可追溯性
明確產品在何時、何地,由何人生產,從原材料采購到生產、消費,直至廢棄的全過程,呈現為可追蹤狀態(tài)。
這有點區(qū)塊鏈性質的感覺。
除了讓客戶知道產品是安全健康的之外,還為了加快解決客戶的需求,以及提高自己的效率,從而降低成本。
比如,你是賣工業(yè)設備的,你的產品,不同的部件,都做成對應的編碼。當客戶要更換時候,直接發(fā)對應的編碼產品就好。
對于制造者來說,在產品發(fā)生意外問題時,可及時調查原因和回收。
另外,對于顧客來說,可追溯性可以作為高信賴度產品的選擇指標,并消除對于虛假標示等的擔憂。
4、縱向拓展產品,橫向拓寬市場
通過縱向深度的需求挖掘,拓展橫向的廣度市場空間,打通產品和需求市場的間距,這也是本賬號“營銷縱橫”的核心方法論。
舉個例子,360在占據PC端殺毒市場之后,在12年又陷入的困惑。12年移動互聯(lián)網的爆發(fā),手機成為了移動互聯(lián)網的核心戰(zhàn)場。
此時,周鴻祎教主也在想做不做手機。
就在深入討論之后,他們發(fā)現,到了移動互聯(lián)網,網絡安全會變得更加的重要。甚至,安全再深度的挖掘,還可以上升到企業(yè)的安全,國家的安全。因此,360圍繞著”安全“戰(zhàn)略,做了一系的戰(zhàn)略調整和布局。
并且,還舉辦世界信息安全大會,從行業(yè)的高度來操作。建立360網絡安全大學等等,一舉成為最大的網絡安全公司。
同樣的,對于我們大部分人來說,不是一味的想著拓客來拓展市場,沒有核心競爭力和差異化產品的拓客,永遠做不成自帶流量的產品,產品就是購買原因。
多想一些,產品在滿足現有客戶的同時,還有哪些需求沒有被滿足或者可以再挖掘的?現有的客戶,通過產品的拓展,還有哪些市場可以拓寬的?
這些,都是我們要好好要思考的地方。
寫在最后
最后,2020年,毫無疑問是最艱難又非常重要的轉折年,多做離變現最近的事。
其他的事,能少做就少做,能不做就不做,能外包就外包,能線上化的就線上化。
同時
我們一定要加快品牌化、數據化、在線化的建設。
相信,明天,一定會更好!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