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寶典:帶你看破IP神功
CBNDATA發布2019年雙11明星消費號召力榜單,肖戰代言的雅詩蘭黛限定禮盒在預售首日1小時內賣出852萬,推薦產品1小時預售額超過4000萬;王一博代言和推廣的所有產品在1小時內銷量突破1億元,獲封“王億博”的稱號;不在流量或小花一列的李湘,也在雙11期間實現96萬單的成交量,銷量破億元……這其中除了明星驚人的消費號召力外,還有粉絲的積極和壕無人性。
因此,這期我們將以明星IP為重點,分析其背后的粉絲經濟和粉絲畫像。
粉絲經濟的蓬勃發展
粉絲經濟,簡單點說就是因偶像推動的粉絲消費,總體可以由偶像產業和粉絲產業兩部分構成,偶像產業是指偶像本身帶來的產業收入,主要包括核心音樂產業、綜藝影視產業等內容和廣告代言;粉絲產業是指粉絲消費與偶像相關的產品,主要包括購買明星同款商品、購買周邊、會員付費和對偶像的線下支持。
近年來,中國偶像市場發展穩步上升。據艾瑞數據預測,2020年中國偶像市場總產業規模有望達到1000億元。其中,核心音樂產業——包括周邊衍生品、實體唱片、數字音樂、音樂現場及演唱會和互聯網演藝等,規模可達495億元;綜藝影視產業——包括電影、綜藝、網劇、二次元作品等內容,規模可達355億元;另外廣告代言規模可達400~500億元。同時,中國粉絲產業市場規模也進入快車道。央視財經在本年7月27日報道表示,有數據顯示,中國的追星族超過5億人,年市場規模高達900億。由于數據來源不一,無法確認偶像產業規模和粉絲產業規模之間有沒有重合計算的部分,但初步看來,2020年中國粉絲經濟總值不低于千億人民幣。
如此龐大的粉絲經濟市場,也為品牌帶來巨大的效益。
2018年品牌使用明星代言后,對品牌微博熱度貢獻環比增長68.2%,品牌微博的互動量環比增長518.8%。
同時,粉絲對代言產品的消費力普遍上升。90到00后追星一族中,69.04%會為追星消費,其中有73.59%平均每月消費在200元以內,有15.75%平均每月消費在201到500元之間,還有7.53%平均每月消費高達5000元,甚至還有粉絲透支為偶像買單。在這些追星消費中,超過80%是購買偶像代言產品,比購買明星周邊產品更高。
快消品就是粉絲經濟的最大受益者,一是因為快消品的相關代言作品更符合年輕人的喜好,容易引起粉絲關注,二是由于高頻、剛需、低門檻的消費粉絲更容易買單,并且容易產生多次、重復的買單。
新時代下的粉絲狀況
面對這群視偶像為珍寶、視金錢為糞土的粉絲們,達咖IP賦能商學院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調研。
粉絲的男女比例接近3比7,以女性為主,同時62%都是未婚人士。
年齡分布在20-29歲之間的90后占比高達71.2%,30-39歲的80后以20.2%斷崖式占據第二位,20歲以下的00后目前僅占比4.8%。不過,追星群體的年齡趨于年輕化,年齡越小,追星人群占比越高。在90-95后中,追星群體占26.78%;而在95-00后中,追星群體超過一半,占50.82%;在00-05后中,追星群體高達70%,堪稱能是追星一代。綜合而言,90后女粉是追星的中堅力量,00后是未來潛力股。
他們遍布在大江南北,但總有一個地方能找到他們,那就是微博。超過99.8%的粉絲會通過微博關注明星動態。除此之外,粉絲對各類追星平臺的使用頻率也比較高,超過51%的粉絲表示每天至少使用一次,超過89%的粉絲表示每周至少使用一次,每月至少使用一次的高達94%。因此超級星飯團、O!What、視頻網站中的追星頻道(如愛奇藝的泡泡社區、騰訊的Doki、優酷的飯團)、偶像相應貼吧、愛豆APP等追星平臺,也是可以找到并且影響粉絲的重要渠道。
線下渠道則以傳統媒體廣告為主,占比54%,大幅低于微博,也略低于超級星飯團APP。
想要了解粉絲,除了由大數據入手,更加重要的是從粉絲內部去分析。達咖IP賦能商學院深入粉絲內部,通過兩個角度挖掘粉絲的情況。
第一,通過粉絲圈層將一眾粉絲分門別類。
粉絲分類也分為兩種,第一種是根據忠誠度和影響力劃分,可以分5層。最忠誠、最具有影響力的就是粉頭,也就是俗稱的“飯圈KOL”,他們受到許多小粉絲們的關注,在飯圈有一定的號召力。接下來是熱愛并忠于愛豆的死忠粉,他們還有個標志性行為,就是日常性地為愛豆消費和付出,包括打榜打投做數據以及購買各種偶像產品。再往下就是普通粉絲,他們喜愛并持續關注偶像,并偶爾為偶像消費和付出。一個明星的核心粉絲主要就包含這三種。接下來就是路人粉,即對明星有好感,會關注該明星信息但不會為他付出和消費。路人粉之外就是普通路人,對明星有了解,會通過大眾信息被動接受明星信息。
第二類是根據粉絲屬性劃分,種類就非常多了,包括以喜歡的對象分類有唯粉、團粉、CP粉、博愛粉等等,以喜歡的方式分類有事業粉、老婆粉/女友粉、媽媽粉/姐姐粉、老公粉/男友粉等等,以喜歡的地方分類有顏值粉、肉體粉、人品粉等等。另外,還有一種粉絲叫私生粉,特指那些行為極端、嚴重騷擾明星私人生活的一種粉絲,不過在飯圈中并不認可這群人為粉絲。
目前中國粉絲大環境中,以唯粉和理智粉為主,分別占比超過50%。接下來就是媽媽粉/姐姐粉,操心明星相關的一切事情,像媽媽一樣鼓勵支持者明星的發展和成長。再往下就是老婆粉/女友粉,這類型的粉絲將偶像視作自己的伴侶,如果偶像談戀愛或結婚,他們就會或傷心或憤怒的脫粉,比較出名的事件就是鹿晗官宣與關曉彤的戀愛造成的人氣下滑。在飯圈中,一個粉絲組織為了長遠發展,會將唯粉維持在偏高的水平,并且最好由唯粉占據主導權和話語權,其他各屬性粉絲共同發展。
第二,通過粉絲組織了解粉絲的行為。
粉絲作為一個社會團體,通過扎堆和團結積沙成塔,釋放出巨大的勢能。而他們聚集起來,就會形成一種叫“粉絲組織”的神奇存在。
粉絲組織中最具有權威性和規范化的就是明星官方后援會,基本上所有的明星都會有且只有一個官方后援會,一般是由經紀公司直接授予的,因此后援會和經紀公司的關系比較密切,經紀公司有什么最新的企劃和宣傳資料,會第一時間提供給官方后援會進行宣傳。官方后援會內部就像一個4A廣告公司,具有文案組、美工組、網宣組、繪圖組、前線組、數據組、資源組、后勤組等等,負責給偶像做各種宣傳產出。后援會的核心管理者是后援會會長,如果規模較大還會有副會長做輔助。雖然大家普遍認為粉絲年齡較低,但粉絲團隊中真正占據主導地位的一般會在25歲以上,有一定社會地位、有極強自主策劃能力、能有效落地實施方案的人。
但由于不是每個粉絲都能進入官方后援會,其他希望為偶像付出的粉絲就會建立粉絲個站、粉絲群或者小粉絲團。粉絲個站的負責人是站長,也叫站姐,他們一般會根據自己的特長組建相關的個站,如擅長設計的站長會建立圖博站,擅長拍攝的站長會建立前線站。個站也會吸引不少普通的散粉關注和追隨。
每個明星的具體粉絲組織情況不一,有許多大明星雖然國民知名度高,但粉絲組織架構不完善,活躍度偏低,比如姚晨、孫儷等;而有些流量明星雖然知名度較低,但粉絲組織架構非常成熟,活躍度高,比如晨藝、連淮偉等。具體每個明星的粉絲都還需要作進一步的詳細調研和分析。
相信到此大家都對粉絲有了一個基礎的認識。
之后我們將繼續深挖粉絲,了解粉絲背后的心理,讓大家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馬上關注不錯過下期精彩內容。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