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熒之上”的背后,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就在上周五,我們AbleSlide的周年展“幻熒之上”在北京798藝術區正式開始。對我們而言,策劃這場藝術展,就像是把AbleSlide過去一年的故事,導演成一部名為“幻熒之上”的電影。讓大家走進我們的故事,從一幕幕的劇情之中,了解我們的理念,參與我們的愿景。
時隔一周之后,我們為“幻熒之上”寫下這篇影評,帶你重回展覽現場,回答那些你隱約能感覺到的、展品背后的設計思路,以及每一個細節的涵義。要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是有科學根據的。
讓我們開始吧。
故事的開始
每一個故事的開始,都會有背景與角色的設定,讓讀者對故事有一定的認知框架。而在“幻熒之上”這個故事中,“總章”和“歷史墻”就分別對應背景和角色。
總章
走進展覽的現場,首先會看到的,是這段對于“幻熒之上”藝術展的闡述,讓所有進場的觀眾,初步了解整個展覽的架構,以及我們辦展的理念與價值所在。為什么命名為“幻熒之上”?為什么以PPT選項卡作為五大主題篇章?你都能在此找到答案。
歷史墻
是對整個AbleSlide團隊的影像紀錄,總共有6個主題(一線、綻放、制片人、共勉、時光、P屆A班)。在此,你可以看到我們活躍于各大發布會的現場、收到甲方的高度贊譽、與KOL們的交流,以及線下課與學員的互動等,可說是我們工作日常的幕后大公開。我們期待藉由照片的展示,讓參展的觀眾對AbleSlide這個團隊有基本的認識。
設計風格演變史
在看過“總章”和“歷史墻”之后,故事隨著一頁頁的PPT作品展開。我們首先遭遇的劇情是“設計風格的演變”。
2017-2019設計年鑒
風格的演變,可以從宏觀和微觀兩個維度來探討。在宏觀的維度,我們從兩年來積累超過一萬張的PPT頁面,整理并挑選出四種常見的風格類型:科技風、時尚風、奢華風、中國風。
盡管我們分出四種設計風格,但當你仔細去觀看這些作品時,就會發現每一種風格在視覺元素的設計與整體氛圍的呈現上,都是截然不同的,甚至在同一場發布會中,盡管主視覺還是具有一致性,但細節上往往還能根據講者及其內容的不同,做出更細致的差異設計,比如下面這幾張“騰訊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幻燈片:
在副總裁侯曉楠的頁面中,用來呈現科技風的元素,是底部竄起的漸變線條。
在姚建華博士的頁面中,以帶有紋路的圓環,模擬生物基因的螺旋感。
在提到騰訊AI Lab成長歷史時,用2.5D風格描摹科技感的時間線。
在德州撲克的項目中,除了用漸變色繪制卡牌以外,兩旁也添加仿真電路板的線條作為科技風的裝飾元素。
從上述這樣的變化,我們會發現所謂風格并不是得依照固定套路的。如果你去看坊間的PPT教程,也許都會告訴你科技風很簡單,就用深色背景、無襯線字體、具科技感的圖片。但對我們來說,每一次與甲方的合作,都是一場新的冒險與挑戰,我們必須根據不同品牌、不同對象、不同內容,重新設計出最符合他們需求的作品。而設計年鑒這項展品,正是我們兩年來不斷追求設計創新的最好證明。
一頁PPT的誕生
從宏觀的層面來說,我們能看到設計風格的演變。但這些演變,卻是基于每一頁幻燈片的不斷優化,才逐漸成形的。所以設計風格的演變,從微觀的層面來說,就是“一頁PPT的誕生”。面對客戶提出的需求與反饋,以及作為設計師的自我挑戰,我們也不斷對作品的設計做出修改與創新。而最終的成果,就是對設計風格有更多的創新與突破,讓自己始終能走在審美的最前端。
模板作品進化論
當我們說起PPT模板時,我們想到了什么?可能是粗糙濫制的PPT文件,是5G、10G批量賤送的資源包,也可能是華麗但不實用的幻燈片頁面。對大多數人而言,PPT模板就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不過,如果你來到“幻熒之上”展覽現場,底下的作品也許會顛覆你對于PPT模板的既有印象。
作為一個PPT設計團隊,我們對于模板作品也不斷有新的嘗試。我們的思考是,PPT模板能否擺脫原有的廉價感,讓它本身就是有傳播價值的藝術品。從《復仇者聯盟3》、《權力的游戲》到《新褲子樂隊》,都是在這樣的思考下產出的作品。
《復仇者聯盟3》
除了對電影整體背景的介紹以外,我們還在其中埋了彩蛋。一方面是對電影本身的致敬,另一方面也是讓PPT模板不再只是單純的作品,還是一場讓大家能夠挖掘、探索與互動的小游戲。
《權力的游戲》
在內容上區分出6個主題:國度、家族、龍、戰役、對白、演員表,對《權力的游戲》的故事背景作整體的介紹。值得一提的是,這份作品在設計上已不局限于PPT本身,而是使用更多工具,讓平面作品也能營造出華麗的動態效果。
《新褲子樂隊》
如果說前兩個模板作品,對于內容的介紹還停留在官方給出的基本設定,那在《新褲子樂隊》模板里,我們對于信息的重組與創意,就是這份作品最大的亮點。除了對新褲子樂隊成員的介紹外,還另外將他們的歌詞,以我們的理解重新詮釋為視覺上的創意設計。此外,整份模板的撕紙風格,對我們來說也是新風格的嘗試。
《全屏反YING》
有了上述這些模板作品的探索,我們進一步在PPT模板往藝術品的方向推進。和晨生合作出品的《全屏反YING》,除了宣傳“持續反YING”這個環保藝術展以外,也是我們在解構這些藝術品的設計理念之后,根據設計師的體悟和設計語言來還原并重新詮釋這場藝術展的內容。
在AR世界尋找寶藏
由我司男神阿文所創造的“AR世界”,是這場藝術展中互動性最強的展品。走進這片空間,對準墻上的二維碼掃碼,就能將“AR世界”搬到現實,開始你的尋寶之旅。
這邊設置的問題有二:
1-在AR世界中,AbleSlide的LOGO共有多少個?
2-在AR世界里的某個角落,藏有4個英文字,是哪4個?
(識別圖片二維碼后,將網頁以Safari打開即可,點擊網頁中的模型圖即可)
這邊給個小提示:在上述第一個問題里,阿文設置了很多似是而非的干擾項,所以不是看著是三角形就能算我們家LOGO了,都不算的。別嫌棄我們團隊在細節上的較真……
有個小插曲是,在展覽時曾有人問:“這個AR世界和PPT有什么關系呢?為什么要放這個呢?”
這里就體現了我們對PPT理解上的不同。對大多數人來說,PPT是個軟件,稍微做得好一點的,可能會覺得是個相對簡單的設計工具。但對我們來說,PPT是信息的載體,你完全可以利用其他工具(比如“AR世界”本身就是由一款在線做3D模型的工具所完成),不受限地做出各種各樣的設計,最終讓它們匯聚到PPT上。這才是PPT最大的價值所在。
要知道,隨著互聯網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線上設計工具,以及手機移動端的APP,開始顛覆傳統的電腦版設計軟件,阿文一直在探索的代碼生成藝術(webGL),就是最好的例子。作為工具,你現在就能找到很多比PPT效果更好、處理速度更快的神器。但只有掌握PPT思維的人,才能以PPT為樞紐,以簡馭繁,在技術與工具的更迭下,仍然屹立在時代的頂峰。
在藝術展學習知識
在玩過“AR世界”之后,劇情繼續往里推進,你會看到以“得到”為主題的一面墻,以及兩側各六幅豎排畫布。這分別是兩個作品:“知識就是力量”和“品控手冊”。
知識就是力量
這項展品出自我們去年與“得到”合作的節目《知識就是力量》。由羅振宇老師主講,我們團隊操刀PPT設計來進一步傳播與推廣。其實這項展品在去年第一次周年展時,就已有部份精彩頁面的展出。而今年則是更改為長幅畫布的形式,讓大家可以現場閱讀PPT長圖上的全部內容,是PPT作為信息載體的最佳體現。
品控手冊
“品控手冊”這個展品,可說是集AbleSlide整個團隊在PPT設計經驗上的大成之作。我們以PPT操作界面中的功能,來引出PPT設計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也就是品控手冊的內容),讓在場的觀眾能以最直觀的方式,理解其中所蘊含的標準、流程與方法論。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有來到現場觀看展覽,就知道這個作品是直接放大投射到一整面墻壁上的,而電腦截屏肯定無法做到這樣高的分辨率。再細看還會發現,雖然外觀的確是PPT操作界面,但選項卡或者功能的排列方式,似乎又有些不同。說到這里,你也許能猜到,這個看似從電腦截屏的PPT操作界面,實際上卻是我們一個個圖標手繪拼湊而成。對于AbleSlide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只有這樣細致的處理,才能表現出我們的對于極致的追求。
另外,你再仔細看看就會注意到,這幅“品控手冊”的PPT界面里頭,除了拼湊了原本PPT的功能,還加入了iSlide這款插件。是的,對于講究設計感和效率的PPT設計團隊來說,iSlide已成為PPT設計里不可或缺的一環,甚至它的設計功能都成為我們“品控手冊”的一部份,成為行業內設計標準的基礎。也由于這樣的重要性,我們選擇在“幻熒之上”周年展的開幕式上,正式公告與iSlide達成戰略合作關系,在未來攜手為PPT行業創造更多的價值。
最后,在這么一幅巨作之中,我們還埋藏了一個小彩蛋。你,發現了嗎?
視覺元素的跨界與融合
你可能還記得“幻熒之上”藝術展有五大章節。其中,“插入”就是所有PPT選項卡中,最能體現它作為一個視覺元素載體的功能,也象征著信息的跨界與融合。我們可以在PPT中插入文字、圖片和圖表,讓它們共同構筑一頁頁承載了信息的幻燈片。而“插入”區的三項展品,正好就對應了三種主要的視覺元素:“有靈魂的易拉罐”對應文字、“剪貼畫”對應圖片、“洞察”對應圖表。
有靈魂的易拉罐
這項展品對應的是“文字”,我們在形式上借鑒了安迪?沃霍爾的《金寶湯罐頭》,聯合熊貓精釀以及字魂網,打造出“有靈魂的易拉罐”。以212個定制的易拉罐,標記上106個版權字體。在場的觀眾可以作為“作品贊助人”,自由選擇購買喜歡的字體標記的易拉罐,以拍立得記錄后替代原先位置上的易拉罐。通過這樣的呈現方式,希望能提倡大眾對于字體版權的重視。
剪貼畫
這項展品對應的是“圖片”,我們在形式上借鑒了“設計工作室modulwerk”的拼貼作品。以一整面墻呈現太空主題的畫作,并提供貼紙讓在場的觀眾自行選擇合適的位置粘貼,以共同創作的形式,一同完成這幅“剪貼畫”。而這種互動形式的設計,一方面是為了帶大家一起回憶致敬Office 2003版本中的剪貼畫,另一方面是為了讓每個人都能根據自己的創意與理解,在原有畫面的基礎上,為它再賦予新意義。這是群眾創意的匯聚,也是共創精神的體現。
洞察
這項展品對應的是“圖表”,主要都是由阿文設計的作品。與一般呈現數據的、冰冷的圖表不同,這些作品融合了阿文對于當今社會現象的觀察與思考,并將這些思考以極具創意的方式來展現。讓看到作品的每個人,在讀懂作品之后,都能會心一笑。這也許就是有態度的設計師,在個人表達上最佳的展現方式吧。
打開設計師的腦洞
前面我們看過阿文的系列作品“洞察”,但這只是他所有腦洞的一小部份。而他最具代表性、也最為人所知的系列,莫過于“PPT 365”。在展覽最后的部份,我們一起來看看如何打開阿文的腦洞吧。
PPT 365
在決定公開展出所有PPT 365的作品時,我們的思考是,單純的循環播放展出有些乏味,如果能有點互動性會更有趣,也更符合PPT 365最初的宗旨與調性。
還記得預告文章里的這個腦袋嗎?
我們把這個道具,搬到了展覽現場。只要你用力擠壓它,就能不斷切換PPT 365系列中的不同頁面的作品。我們將之稱為“壓榨阿文的腦洞”。
不過,盡管提供了小小的互動形式,但觀眾更關心、也更有興趣的話題也許是:
這么厲害的PPT作品,都是怎么做出來的?
于是,就有了兩天共計7場的“PPT快閃工作坊”。
PPT快閃工作坊
如果讓大家投票,在“幻熒之上”藝術展中,選出自己最喜歡的項目,那“PPT快閃工作坊”肯定能擠進前三之列。畢竟能現場聽阿文老師分享的機會不多啊,活動現場的火爆程度,就是最好的證明。
在兩天的“PPT快閃工作坊”中,阿文分享的內容都圍繞著工具和設計思維兩個主題,前者提到了善用APP可以幫我們快速做出酷炫的設計,后者則是如何打開設計的腦洞、如何為自己建構一個充滿設計靈感的日常。篇幅所限,這邊就不詳細描述了。如果你還沒聽過,就請持續關注我們AbleSlide的活動公告吧。
其實,在阿文分享的內容里,也貫徹了我們AbleSlide的理念—PPT不只是工具,更是最好的信息載體與傳播媒介。我們不要將自己局限在它的功能上,而是該拓展自己的思維,善用各種合適的工具,最終將它們匯集到PPT上呈現。讓PPT不只是PPT,是我們一直以來不斷努力的方向。
寫在最后
在“幻熒之上”藝術展的三天期間,我們也遇到過一些類似的提問:
“為什么會想到用PPT辦展呢?”
這也就是本篇想回答的問題。
我們想證明PPT的價值。
我們想賦予PPT新的意義。
我們想開拓PPT更多的可能性。
而我們所做的,就是為PPT辦一場藝術展。
在這場藝術展里,所有展品的設計,背后都有共同的理念:
PPT是信息的載體,是價值傳播的媒介,是全民審美升級的起點。
所以,我們所有的故事,小到細節上的極致堅持,大到方向上的探索創新,都是為了證明:PPT,不只是PPT。
在這場藝術展里,我們最開心的時候,不是門票大賣,不是大佬云集,甚至不是收獲小伙伴們無數的贊嘆。
我們最開心的時候,是看著往來經過的路人,從陌生到好奇,從好奇到參與,一步步走進我們的故事,認同我們的理念。
我們在北京的寒風中舉起了火炬,這將會是所有改變的開始。
武超在“幻熒之上”開幕式致詞時說:“我們租了個場地,辦了這場藝術展,就是為了把久違的所有人,再一次聚到這里。和你們分享這一年來我們做了什么,和你們聊聊天、說說話,讓你們知道,我們還在。”
我們還在
因為我們知道你們
一直都在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